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發佈2022財年三季度財報(注:阿里巴巴財年與自然年不同步,從每年的4月1日開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結束)。這是一份阿里巴巴組織架構大調整之後的首份財報,也是一份涵蓋雙11這樣大促節點的財報。
我們看三項重要指標:
用户數: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生態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AAC)數量達到12.8億,單季增長4300萬。其中,中國市場消費者單季淨增長2600萬至9.79億。基本接近實現“為中國超過10億消費者客户提供服務”的目標。
利潤:季度內,淨利潤為192.24億元(約合30.17億美元),同比下滑75%。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淨利潤為446.24億元(約合90.74億美元),同比下滑25%。對於利潤下跌的原因,阿里巴巴方面給出的原因包括數字媒體及娛樂領域的商譽減值,及公司持有的股權投資的公允價格變動。
營收:季度內,阿里巴巴營收2425.80億元(約合380.66億美元),同比增長10%。其中,中國商業是營收的主要貢獻者,營收1722.26億元,同比增長僅7%,收入貢獻比為71%。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商業收入當中,客户管理,也即廣告及佣金營收1000.89億元,同比負增長1%——前所未有。
之所以如此,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宏觀上消費疲軟,疫情之下消費者捂緊了錢袋子。據國家統計局就宏觀情況發佈的數據,12月份零售總額的增長僅為3%。以阿里巴巴的“江湖地位”,其業績情況某種程度上是消費景氣情況的體現。
其次,阿里巴巴方面主動作為。也即,“對正展現穩健業務增長的關鍵策略領域投入的增加,以及支持商家的舉措,於商業分部內的關鍵策略領域(如淘特、本地生活服務、社區商業平台及Lazada)的投入同比增加。”
再次,競對的衝擊。阿里巴巴旗下電商業務基本是平台模式,本質上是“流量販子”,外部買入流量,內部通過競價排名等方式賣出。然而,短視頻等平台如今如黑洞一般佔據着用户時長。不僅如此,這些短視頻平台紛紛探索電商模式,以期實現流量閉環。
就在阿里巴巴發佈財報的前一天,快手電商發佈公告表示因第三方電商平台與快手合作協議變更,自2022年3月1日0點起,淘寶聯盟商品鏈接無法在直播間購物車、短視頻購物車、商詳頁等發佈商品及服務鏈接。京東聯盟無法在直播間購物車發佈商品及服務鏈接,不過可在短視頻、商詳頁等發佈商品及服務鏈接。
而在一年半之前,抖音就已經切斷第三方平台外鏈,早前也在嘗試構建自己的電子面單系統。不僅如此,近來抖音也在提升電商等版塊的傾斜度,更新版的抖音APP顯示,其已闢出商城、種草等版塊,並且力推抖音商城。另外,也可以看到,抖音電商等平台的商品品類也和淘系重合度較高,比如服裝、美妝。
與之對應,淘系電商的老對手京東,無論是因為自營自建,亦或者是品類原因,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比如,針對快手“斷鏈”的消息,京東回應稱:京東和快手電商直播更多是基於供應鏈層面的合作,此次調整對京東幾乎沒有影響。
怎麼應對?根據現有信息看,阿里巴巴至少已經開出了以下“藥方”:
1.加大自營
此前,阿里巴巴已經有所佈局,比如高鑫零售、盒馬、貓超等。財報顯示,季度內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商業業務項下的「直營及其他」收入為人民幣679.06億元,相較2020年同期增長21%。該增長主要來自包括高鑫零售,盒馬及天貓超市的直營業務的收入所貢獻。
早前,晚點LatePost曾報道,阿里巴巴B2C零售事業羣將圍繞大品牌開設天貓自營旗艦店,首先從3C品類推進,近期會通過手機天貓App改版正式上線,屆時該App將更名為“貓享”。不過,而後阿里中國數字商業板塊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天貓App不會改名,貓享只是天貓App裏的一個探索項目。天貓轉自營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沒有必要的。
即使如此,物流指聞也留意到“貓享”已經羞答答上線。物流指聞查閲發現,上週手機天貓App已經更新到12.0.0版本,正式上線“貓享自營”服務。不過,相比於一開始為“貓享”設有專門的類目入口,如今似乎只能通過搜索才能發現。
加碼自營是否和平台商户產生正面競爭,顯然也是外界關心的話題。對此,在財報後的分析師電話會上,阿里巴巴高管回應稱:關於直營和平台模式,阿里沒有偏好,只要能服務消費者需求就行了,用户利益第一。從商家和客户角度,無論直營還是平台,我們都是為了幫助商家銷售產品,還有推廣品牌、連接用户。直營不是在用户和商家直接豎一道牆,讓商品以高效和靈活的價格到達用户手中,在這個服務的過程中,我們為商家提供跨越多場景的業務,平台和直營、全國和本地,遠場還有品牌直營、渠道直營等。
2.尋找增量
就在阿里巴巴財報發佈後一天,《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發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296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3.0%。可以説,因為人口基數為互聯網增長帶來的紅利正在逐步消減。就像阿里巴巴高管提到的“我們擁有10億高質量的 aac 的用户,我們相信已經基本覆蓋了中國絕大部分有購買力的消費者。”既如此,增量何處尋?出海與下沉。
財報顯示,阿里巴巴海外市場消費者首次突破3億。據悉,阿里的國際電商板塊包括Lazada、速賣通、Trendyol及Daraz,整體營收增速18%。整個國際業務的訂單同比增速是25%,尤其是Lazada,訂單同比增速高達52%。另外,可以看到蔣凡也執掌海外數字商業板塊。
面向下沉市場,阿里巴巴推出了淘特和淘菜菜。本季度末淘特AAC達到2.8億,單季度淨增3900萬,支付訂單同比增長超過100%,淘菜菜季度GMV也環比增長了30%。二者也承擔了為阿里拉新促活的任務。“淘特為我們的中國零售業務獲得了大量新增用户”,“在淘菜菜業務的AAC中,有超過50%的用户是第一次在我們的平台購買生鮮產品。”
3.精耕細作
“低垂的果實沒有了”,只好花費更多的精力提升質量了。比如發展質量,以淘特和淘菜菜為例,阿里巴巴高管稱,“未來我們會更注重兩個業務的質量,預計未來虧損會逐步收窄。”
再比如服務質量。當用户數增長放緩,提升GMV的重點落在了提升高用户黏性及購買頻次。就像阿里巴巴高管所指出的:“未來的重點將從用户增長轉移到用户留存和 ARPU 增長。”
而用户體驗則是其中關鍵。以貓享為例,其實也是為了提升用户體驗。根據介紹,“貓享自營”服務組建官方專業採購團隊,精選全球正品好貨,提供售後無憂的官方客服,並逐步在全國範圍內實現「送貨上門,當/次日到家」(用户主動要求驛站代收及特殊收貨地址除外)。
除了以上部分,阿里巴巴也在組織上做了變革,通過“放權”激活各個業務版塊。各個業務版塊也在做着各自探索,像本地生活服務,財報顯示季度內(包括餓了麼、高德等)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約3.72億,單季淨增長1700萬,訂單量同比增長22%。在新商家數量快速增長及用户滲透率提升的推動下,「到家」業務(包括餓了麼和淘鮮達)訂單量穩步增長,其中來自非餐的訂單比例上升。本季度,由於有序投入於用户獲取及降低派送成本,餓了麼的單位經濟效益同比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季度內菜鳥物流也有着不俗的表現。阿里巴巴最新發布的財報中,首次單獨披露了菜鳥的業務數據,而且菜鳥也首次彙報抵銷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前收入。財報顯示,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前,菜鳥當季總營收同比增長23%至196億元。主要由於為中國商業零售業務提供的履約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的增長,以及跨境和全球商業中第三方商户收入的增長。本季度,總營收的67%來自外部客户。另外,其經調整EBITA為虧損9200萬元,2020年同期為虧損2.41億,虧損大幅收窄。主要得益於業務的規模經濟和跨境及國際業務毛利率的提高。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菜鳥的長遠價值和對各個業務版塊的支撐作用。就像阿里巴巴財報發出後,菜鳥所展示出的成績單,其既深入消費互聯網,又開拓產業互聯網。既聯通國內外,也深入末端。經過多年發展,如今打出“自營”牌的菜鳥,已經是阿里巴巴多業務發展引擎。
“現在還有淘特下的產地倉到落地配的能力,還有跨境物流能力,後續跨境B2B上也有很大空間,我們希望菜鳥有服務我們各個業務的能力,也有服務其他客户的能力”,“物流網絡的建設是我們全球化戰略的重點,是跨境和本地的一體化產品供應的基礎,是高質量的消費者體驗的支撐。目前通過 Lazada、全球速賣通和 Trendyol 提供的業務場景,菜鳥形成了東南亞和歐洲的物流能力。我們未來會將其作為全球化戰略的重點繼續投入。”
當然,物流服務質量也體現為前述提升服務體驗的需要。除了貓享的上線,近日天貓平台也對《天貓送貨上門服務規範》進行了修改,擬增加由菜鳥驛站提供的送貨上門服務保障。
而這也可以更加理解多多買菜為何佈局代收,且不説之前數據、服務依賴於競對,就説當下,隨着菜鳥驛站在送貨上門方面的改革,當淘系和拼多多的包裹都到達了驛站,不同的政策、不同的管理強度,服務質量自然可能有所差別。展望下階段,驛站是流量與鏈接用户的入口,是社區生活服務的中心,承擔社區團購的站點也是淘菜菜和多多買菜角力的場所。
菜鳥驛站的反擊也在情理之中,畢竟誰願意為他人作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