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復甦經驗有重要借鑑意義

當地時間1月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對中國的第四條款磋商報告結論,肯定中國採取有力措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出台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為經濟持續復甦提供支撐,同時在結構性改革方面取得進展。

第四條款磋商是IMF每年對成員國經濟表現和宏觀政策的例行判斷與評估。此次對中國的第四條款磋商於去年11月到12月間進行,被認為是對中國經濟的一次“年檢報告”。

“中國的實踐證明,採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能促進經濟恢復,對其他國傢俱有重要的借鑑意義。”IMF亞太部助理主任、中國事務主管黑爾格·貝格爾表示,疫情防控期間,中國推動並強化許多在線服務,對經濟復甦大有裨益。儘管外部環境艱難,但中國出口保持良好勢頭。中國國內迅速復工復產,滿足了全球對醫療和防護設備以及居家辦公相關電子產品的強勁需求。隨着全球經濟復甦提振外部需求,中國的出口結構將進一步豐富。

IMF認為,中國在結構性改革方面持續取得進展,結構性改革將是提升潛在增長、減少外部失衡以及建立更具韌性、更為綠色、更加包容經濟的關鍵。IMF注意到,中國金融業繼續開放,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進一步縮減,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限制也已取消;户籍制度等改革提高了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專利法的修訂加強了知識產權保護並促進了創新。

IMF歡迎中國對參與國際合作應對全球挑戰作出的承諾,認為中國在支持以規則為基礎的開放國際貿易體系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包括在提供新冠疫苗、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温室氣體排放和增加綠色投資等方面作出貢獻。“中國可以幫助其他國家,尤其是低收入國家克服危機帶來的挑戰,希望中國在多邊合作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貝格爾説。(吳樂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8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經濟復甦經驗有重要借鑑意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