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業盈利能力偏低!白雲山“成績單”亮眼,三大業務背後各存隱憂

大商業盈利能力偏低!白雲山“成績單”亮眼,三大業務背後各存隱憂

白雲山(600332)剛剛發佈的2021年年報顯示,期內實現營收690.14億元,同比上升11.90%;淨利潤為37.2億元,同比上升27.6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達56.73億元,同比上升869.52%。

  從數據上看,白雲山業績表現亮眼。

  但在這背後,白雲山面臨一系列問題,例如:大健康業務營收見頂、研發投入低於同行、醫藥流通業務毛利率低……

  大商業盈利能力偏低 分拆廣藥已獲批

  目前,白雲山主營業務涉及大健康、大南藥(醫藥製造)、大商業(醫藥流通)和大醫療四大板塊。

  分板塊來看,營收最高的是大商業業務。報告期內,大商業業務實現營收467.79億元,佔白雲山總營收的67.78%。雖然如此,大商業業務的毛利率卻僅為6.64%,盈利能力偏弱。

  實際上,白雲山大商業業務的毛利率長期不足7%,遠低於同行業平均值。據華金證券研報,2021年上半年醫藥商業板塊毛利率為12.69%,而白雲山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1年,公司大商業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6.91%、6.69%、6.41%和6.64%。

  儘管盈利能力偏弱,但白雲山仍對大商業業務十分重視。2018年至2021年期間,白雲山大商業業務的成本不斷上升,分別達211.71億元、395.52億元、404.07億元、436.72億元。

  白雲山加大對大商業業務的投入顯然是寄希望於做大規模。然而,和醫藥流通龍頭企業相比,白雲山大商務業務目前的規模顯得有些“小兒科”。據中泰證券研報,截止2121年前三季度,大參林(603233)的藥店數量為7610家,而截止2021年年末,白雲山的醫藥零售網點僅154家。

  目前各大醫藥流通龍頭企業均在收購藥店,以期搶佔市場。在行業競爭不斷加劇的巨大壓力下,白雲山大商業業務規模相對較小,盈利能力也偏弱,如果後續不能迅速做大規模,提升盈利能力,其前景或不容樂觀。

  值得一提的是,白雲山正在積極推進廣州醫藥分拆上市,並已收到中國證監會的核準批覆。

  “頂樑柱”王老吉增長放緩 大健康業務或“營收見頂”

  從盈利能力來看,大健康業務無疑是白雲山四大業務板塊之中表現最好的。報告期內,大健康業務實現營收108.51億元,毛利率高達47.34%。

  不過,相較於2020年,白雲山大健康業務的毛利率卻下降0.53%。

  這或許與公司加大了促銷力度和營銷投入有關。財報顯示,報告期內白雲山銷售費用為59.55億元,較2020年增加15億左右。白雲山表示,銷售費用上漲的主要原因是隨着國內新冠疫情影響的逐步緩和,市場需求回升,加大了對市場的產品促銷和廣告宣傳的投入。

  梳理大健康業務歷年財務數據發現,除2020年受疫情衝擊外,該業務營收增長緩慢,似乎已有見頂之勢。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白雲山大健康業務的營收分別為94.87億元、104.79億元、78.59億元、108.51億元。

  這與涼茶行業的發展狀況有着緊密關聯。

  財報顯示,2021年,王老吉大健康公司(下稱“王老吉”)的營收為97.29億元,是白雲山大健康業務的主要營收來源。

  王老吉的主營產品為紅罐、紅瓶王老吉涼茶以及王老吉無糖型、固體型、現調型涼茶等新形態涼茶產品。而涼茶行業滲透率較高,增速較為緩慢。據長城證券研報,2016年、2017年涼茶市場規模增速已下降至個位數。

  營收“頂樑柱”涼茶增速放緩,導致近年來白雲山大健康業務營收表現平緩。

  值得留意的是,2021年,王老吉的淨利潤為12.88億元,佔白雲山淨利潤總額的34.62%,一旦涼茶賣不動了,對白雲山業績的影響不容小覷。

  化學藥受政策影響大 研發投入跟不上同行

  報告期內,大南藥業務實現營收107.89億元,同比增長5.78%,毛利率達44.07%,盈利能力僅次於大健康業務。

  不過,當期大南藥業務的營收不及2019年。數據顯示,2019年,大南藥業務實現營收116.49億元。

  按產品類型劃分,可以將大南藥業務分為化學藥和中成藥兩個部分。

  報告期內,大南藥業務的營收增長主要依賴中成藥。財報顯示,2021年,中成藥實現營收52.69億元,同比增長19.98%;化學藥實現營收55.19億元,同比下降4.96%。

  化學藥營收下降與集採、醫保目錄調整等政策有關。近年來,頭孢克肟、注射用頭孢硫脒抗生素產品使用範圍受到限制,而上述產品恰好是白雲山的主要產品,因此對大南藥業務化學藥的營收產生衝擊;2021年,去氫膽酸片、克侖特羅栓被踢出《國家醫保目錄》,健胃消食片適應症受限,而這三種藥物,白雲山均持有批文,這也對大南藥業務的營收產生了一定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帶來的影響具有持續性,上述事件或將繼續對大南藥業務產生影響。

  此外,白雲山的研發費用長期不足營收的2%,且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

  財報顯示,2021年,白雲山研發費用為8.75億元,同比增加42.94%,佔營收的比例為1.27%。同行業可比公司中,復星醫藥(600196)、上海醫藥(601607)、同仁堂(600085)2021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0.03億元、19.72億元、2.58億元,佔營收比分別為13.21%、8.31%、2.01%。與之相比,復星醫藥、上海醫藥的研發費用和研發佔比均超過白雲山,雖然同仁堂的研發費用不及白雲山,但研發佔比同樣高於白雲山。

  從整個醫藥行業來看,藥企對研發費用的投入呈現上升趨勢。據西南證券(600369)研報,我國A股醫藥企業研發投入保持高增長,2019年研發投入額達到426億元,2020H1研發投入額達到186億元,同比增長12%。

  此外,全球前15大藥企研發費用佔收入比重從2010年的14.5%逐步增長到2020H1的16.11%。西南證券認為,研發費用佔收入比重未來仍將持續向上。

  在同行紛紛投身藥品研發創新的情況下,白雲山的研發投入較少或不利於提升自身競爭力,這一點值得投資者留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37 字。

轉載請註明: 大商業盈利能力偏低!白雲山“成績單”亮眼,三大業務背後各存隱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