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着華為賣車的光環,一飛沖天的國產車企,今年前9月卻虧超10億

頂着華為賣車的光環,一飛沖天的國產車企,今年前9月卻虧超10億

文/球子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華為的標籤絕非“萬金油”,並不是放在任何一家企業身上就能發揮出理想的效果,比如與華為合作的小康股份,算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11月2日,小康股份發佈了前三季度的財報數據,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入114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高達10.89億元。

頂着華為賣車的光環,一飛沖天的國產車企,今年前9月卻虧超10億

需要明白的是,華為在與小康股份達成合作後,聯合推出的賽力斯華為智選SF5,華為是有幫助小康股份在售賣這台車,在上市之初,華為便宣佈,這款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在一週的時間,便收穫超過6000輛的訂單,已經可以並肩目前的造車新勢力。

不僅如此,在華為的光環下,與糟糕業績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小康股份的股價,自從與華為合作之後,小康股份市值可謂是一飛沖天,巔峯時期,市值更是達到千億,成功躋身“千億俱樂部”,即便到現在,小康股份的市值也穩定在900億。

頂着華為賣車的光環,一飛沖天的國產車企,今年前9月卻虧超10億

現如今看來,華為的光環並未讓小康股份營收出現大幅度增長,反而在今年前9個月的時間,虧損了超10億元。

看到這裏,相信不少人都在懷疑華為的科技實力。但在筆者看來,造成小康股份虧損的原因並不在華為的身上,畢竟華為只是一家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他們聯合打造的賽力斯華為智選SF5上,僅僅是搭載了華為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一些核心技術依舊由小康股份提供。

頂着華為賣車的光環,一飛沖天的國產車企,今年前9月卻虧超10億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小康股份接連虧損?在筆者看來,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小康股份瘋狂的收購行為,導致虧損了資產。

按道理來講,小康股份已經不需要以收購資產的方式,來提升自身的實力,因為,該車企的旗下已擁有多個品牌加持,其中包括賽力斯、東風風光以及東風小康等品牌。

頂着華為賣車的光環,一飛沖天的國產車企,今年前9月卻虧超10億

但是,小康股份在收購方面從未令人失望,在2018年,小康股份收購了瀘州榮大86.37%的股權,並承諾,在2018年到2020年實現淨利潤的增長,如果沒有達到預期,小康股份將對受讓方進行補貼。

實際上,瀘州榮大在三年期間的淨利潤並未達到小康股份向受讓方承諾的預期,不過,小康股份並未按期履行承諾,而是將淨利潤的補償延期至2021年,值得一提的是,在扣除業績承諾之後,小康股份還額外支出3.8億元。

毫無疑問,上述收購事件,無疑在2021年,給小康股份造成巨大的資金壓力,最關鍵的是,小康股份的公司負債率更是高達74.75%,資金流動比例佔比非常低,僅有0.75。

也因此,債務的壓力無疑進一步提高了財務費的攀升,如此一來,這也必將損耗公司的利潤。

頂着華為賣車的光環,一飛沖天的國產車企,今年前9月卻虧超10億

其次,在於小康股份自身的產品實力不夠硬。以賽力斯華為智選SF5為例,上市之初,銷量成績有目共睹,但是到了8月份,賽力斯華為智選SF5的銷量僅為642台,顯然,即便有華為光環的加持,這台車的銷量依舊不好。

而這主要的原因,還得歸結為小康股份的技術實力不夠硬。一直以來,小康股份在賽力斯身上使用新能源技術,一直飽受爭議,因為在純電技術背景下,賽力斯卻採用混動模式。

大眾集團研發中心負責人威德曼曾表示,賽力斯的混動模式已經屬於過時技術。

總之,打鐵還需自身硬,即便有華為的光環加持下,如果企業在運營以及技術方便不達標,依舊很難在市場中快速發展,顯然,小康股份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66 字。

轉載請註明: 頂着華為賣車的光環,一飛沖天的國產車企,今年前9月卻虧超10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