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證券行業盤點報告

本文來源:時代商學院 作者:孫一鳴

時代商學院 出品

作者 孫一鳴

2022年1月21日

目錄

前言

一、2021年資本市場大事記

二、個股走勢分化嚴重,財富管理領先券商獲青睞

1.證券指數跑贏非銀指數

2.多家券商年報業績大幅預喜

3.21家券商股全年跌幅超20%,僅9家收漲

三、行業承銷總收入大增18.28%,券商梯隊差異明顯

1.IPO:募資總額大增12.92%,兩大券商承銷金額超千億

2.增發:融資額達9082.58億元,中小券商差異化發展

3.債券:頭部券商優勢明顯,前十門檻達2200億元

四、展望:全面註冊制將壓實投行執業質量,業績增長仍可期

圖表目錄

圖表1:2021年證券行業指數與主要市場指數漲跌幅情況

圖表2:部分上市券商2021年業績預告情況

圖表3:2021年跌幅超20%的券商股

圖表4:2021年承銷收入排名前十的主承銷商(億元)

圖表5:2021年IPO募資金額排名前十的券商(億元)

圖表6:2021年IPO項目數量排名前十的券商(家)

圖表7:2013-2021年A股市場增發融資金額(億元)

圖表8:2021年增發募資金額排名前十的主承銷商(億元)

圖表9:2021年增發保薦項目排名前十的主承銷商(個)

圖表10:2021年債券募資金融排名前十的主承銷商(億元)

【前言】

2021年是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大年。深交所合併主板與中小板、北交所成立運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券商直接受益於註冊制改革、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主體融資渠道拓寬等方面,政策利好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回顧2021年,A股市場整體呈結構性演繹,市場交投活躍,日交易額突破萬億成為常態,局部賺錢效應可觀,但投資難度卻較往年大增。

2021年,非銀板塊大幅收跌,跑輸大盤,證券板塊則優於非銀整體表現,但券商個股表現顯著分化,證券板塊僅9只個股收漲。

上市券商在2020年相對高基數的情況下,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普遍實現高增長。

2022年1月12日,券商龍頭中信證券披露2021年業績快報。初步核算數據顯示,2021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65.7億元,同比增長40.8%;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9.79億元,同比增長54.2%,業績表現亮眼。此外,多家券商也年報預增。

那麼,2021年,證券行業迎來哪些新規?哪些券商最獲投資者青睞?哪些券商承銷業務最亮眼?2022年,證券行業變化趨勢將如何?

一、2021年資本市場大事記

1月,證監會發布《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自公佈之日起實施。該規定明確了檢查涉及單位和人員的權利義務,壓實了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

2月,經中國證監會批覆,深交所啓動合併主板與中小板相關準備工作,併發布《關於啓動合併主板與中小板相關準備工作的通知》,於2021年4月6日正式實施兩板合併。本次合併後,深交所將形成以主板、創業板為主體的市場格局,結構更簡潔、特色更鮮明、定位更清晰,有利於釐清不同板塊的功能定位,夯實市場基礎,提升市場質效。

3月,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實施,大幅提高了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機構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和操縱市場四類證券期貨犯罪的刑事懲戒力度,並強化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關鍵少數”的刑事責任追究,壓實保薦人等中介機構的“看門人”職責。

4月,證監會、上交所分別發佈修訂後的《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聚焦支持“硬科技”的核心目標,突出實質重於形式,實行分類處理和負面清單管理,進一步豐富科創屬性評價指標並強化綜合研判,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從源頭上提高科創板上市公司質量。

5月,深交所發佈《關於下調股票上市費收費標準的通知》。經履行相關程序,自2021年6月1日起,深交所將暫免收取總股本在8億(含)以下的上市公司上市費。

6月,滬深交易所分別發佈科創板、創業板重大資產重組審核標準,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佈《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同月,證監會制定併發布《關於註冊制下督促證券公司從事投行業務歸位盡責的指導意見》,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8月,滬深交易所發佈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核業務指南——投資者權益保護。

9月,中央宣佈成立北京交易所,為中小企業打造服務創新型陣地,並將繼續支持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同月,證監會對《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特別規定》進行適當優化,取消新股發行定價與申購安排、投資風險特別公告次數掛鈎的要求等。

10月,證監會發布通知,就《關於註冊制下提高招股説明書信息披露質量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11月,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揭牌開市;滬深交易所分別發佈營業收入扣除指南,旨在明確財務類退市指標中營業收入具體扣除事項,落實落細退市新規。

12月,滬深交易所分別就修訂股票上市規則公開徵求意見,對上市公司監管法規體系進行整合。同月,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實施《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與承銷特別條款》以及《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並上市網下投資者管理特別條款》兩項自律規則。

二、個股走勢分化嚴重,財富管理領先券商獲青睞

1.證券指數跑贏非銀指數

Wind顯示,2021年,上證指數收漲4.8%,創業板指收漲12.02%,滬深300指數收跌5.2%;申萬非銀指數收跌17.55%,大幅跑輸大盤,證券Ⅱ(申萬)指數收跌4.21%,好於非銀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在125個申萬二級行業指數中排名第92位。

2021年證券行業盤點報告

2.多家券商年報業績大幅預喜

2021年以來,資本市場跌宕起伏,但市場交投持續活躍,日均萬億成交額常態化。在2020年的相對高基數的情況下,上市券商業績表現依然出色,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和淨利潤普遍實現20%以上的增長,ROE也穩步抬升。

截至2022年1月16日,浙商證券、中信證券、中原證券、國聯證券和國元證券等券商陸續發佈2021年度業績預增預告或業績快報。

1月8日,浙商證券發佈2021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公司2021年度的歸母淨利潤將同比增加約4.88億元-6.51億元,同比增長約30%-40%。

1月10日,中原證券發佈2021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21年度歸母公司淨利潤將同比增加3.76億元-4.56億元,同比增長360.2%-436.9%。

1月12日,中信證券發佈2021年度業績快報,預計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765.7億元,同比增長40.8%;實現歸母淨利潤229.79億元,同比增長54.2%。

1月14日,國聯證券發佈2021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21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8.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92億元,同比增長49.72%左右。

1月16日,國元證券發佈業績快報稱,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60.76億元,同比增長34.18%;實現歸母淨利潤18.7億元,同比增長36.52%。

2021年證券行業盤點報告

3.21家券商股全年跌幅超20%,僅9家收漲

儘管券商2021年業績維持高增長在市場預期之內,但證券板塊內個股表現分化顯著,全年僅9只個股收漲,而跌幅超20%的個股高達21只。

Wind顯示,2021年,除新股財達證券(239.36%)外,證券板塊僅8只個股收漲,分別為廣發證券(55.77%)、東方財富(43.88%)、東方證券(30.04%)、興業證券(15.6%)、國泰君安(5.42%)、長城證券(1.68%)、華泰證券(1.34%)、西南證券(0.45%);跌幅前五的個股分別為中銀證券(-51.1%)、中泰證券(-45.51%)、華鑫股份(-38.65%)、中金公司(-34.65%)、國聯證券(-33.97%)。

2021年證券行業盤點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財富管理成為2021年券商行業的關鍵詞。多家券商成立資管子公司聚焦主動管理,或控股、參股基金子公司,分享權益市場發展紅利。未來隨着資本市場的開放和投資工具的豐富,券商作為最重要的參與者,在基金投顧模式下佔據先發優勢,有望在財富管理的產品設計和跨市場配置上獲得顯著優勢。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廣發證券、東方財富、東方證券、興業證券等在財富管理業務佈局領先的券商大獲投資者青睞,股價漲幅遙遙領先於其他券商股。

二、行業承銷總收入大增18.28%,券商梯隊差異明顯

Wind顯示,按發行日統計,2021年,77家主承銷商的承銷收入合計346.14億元,同比增長18.28%,主承銷商承銷收入均值為4.5億元。

其中,承銷收入排名前十的主承銷商分別為中信證券(46.46億元)、中信建投(27.18億元)、中金公司(26.46億元)、海通證券(24.34億元)、華泰聯合(24.25億元)、國泰君安(19.82億元)、民生證券(17.11億元)、國金證券(13.77億元)、招商證券(13.26億元)、國信證券(10.03億元)。

2021年證券行業盤點報告

可以看出,中信證券仍是當之無愧的券業一哥,即便是同處第一梯隊,其承銷收入仍遙遙領先於其他頭部券商,較第二名的中信建投高出19.28億元。

1. IPO:募資總額大增12.92%,兩大券商承銷金額超千億

Wind顯示,按發行日統計,2021年合計524家企業成功IPO,同比增加87家;募資總額為5426.54億元,同比增長12.92%。

從主承銷商IPO項目募資總額看,按發行日統計,2021年排名前十的主承銷商分別為中信證券(1098.25億元)、中金公司(1074.72億元)、中信建投(546.93億元)、華泰聯合(378.96億元)、海通證券(346.64億元)、國泰君安(302.83億元)、招商證券(201.89億元)、民生證券(181.3億元)、國金證券(141.9億元)、國信證券(134.88億元)。

2021年證券行業盤點報告

從IPO家數看,按發行日統計,2021年排名前十的主承銷商分別為中信證券(69家)、中信建投(46家)、海通證券(38家)、華泰聯合(35家)、民生證券(31家)、國泰君安(25家)、中金公司(24家)、招商證券(23家)、安信證券(21家)、國金證券(19家)。

2021年證券行業盤點報告

可以看出,無論是承銷企業募資總額,還是成功IPO項目數量,中信證券均是當之無愧的的龍頭,中信建投也均穩居前三;而中金公司儘管在募資總額位居第二,但IPO企業數量排名跌出前五,屈居第七。

2.增發:融資額達9082.58億元,中小券商差異化發展

Wind顯示,2021年,A股上市公司增發融資金額合計9082.58億元,同比增長8.84%;增發的上市公司合計520家,同比增加143家。

2021年證券行業盤點報告

從主承銷商保薦增發項目的募資金額看,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別為中信證券(1452.99億元)、中金公司(815.26億元)、中信建投(740.68億元)、華泰聯合(548.13億元)、國泰君安(342.19億元)、申萬宏源(194.85億元)、海通證券(193.22億元)、東方證券(179.64億元)、華英證券(129.75億元)、中泰證券(129.71億元).

2021年證券行業盤點報告

從主承銷商保薦增發項目數量看,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別為中信證券(82個)、中信建投(51個)、中金公司(36個)、華泰聯合(35個)、國泰君安(35個)、中泰證券(21個)、海通證券(20個)、申萬宏源(15個)、國金證券(15個)、東方證券(14個)。

2021年證券行業盤點報告

可以看出,無論是保薦項目數量還是募資總額,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華泰聯合、國泰君安均包攬前五。不過,與IPO領域頭部券商優勢顯著不同,中小型券商在上市公司增發項目這一領域尋求差異化發展,如東方證券、國金證券、中泰證券作為主承銷保薦項目均超13家,並躋身前十。

3.債券:頭部券商優勢明顯,前十門檻達2200億元

按發行日統計,從承銷的債券募資總額(債券統計品種包含可轉債、可交換債、地方政府債、金融債、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債、國際機構債、政府支持機構債,下同)看,2021年,103家券商承銷的債券募資金額合計8.56萬億元,同比增長15.23%。

其中,2021年排名前十的主承銷商分別為中信證券(1.15萬億元)、中信建投(1.02萬億元)、國泰君安(6612.31億元)、中金公司(5716.32億元)、海通證券(4044.56億元)、華泰證券(3930.51億元)、華泰聯合(3061.87億元)、招商證券(2755.09億元)、申萬宏源(2445.09億元)、光大證券(2234.92億元)。

此外,債券募資金額低於200億元的主承銷商合計51家,佔比為49.51%。

2021年證券行業盤點報告

可以看出,在債券承銷方面,頭部企業優勢十分明顯,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承銷債券的募資金額均超萬億元,遙遙領先於其他券商。

四、展望:全面註冊制將壓實投行執業質量,業績增長仍可期

2022年1月7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轉板的指導意見》,明確北交所上市滿一年可申請轉板至上交所科創板或深交所創業板,轉板條件與科創板、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的條件保持一致,其在原精選層掛牌時間和北交所上市時間可合併計算。

轉板機制的落地意味着北交所的地位進一步提升,有利於推動更多“專精特新”企業上市,與滬深交易所錯位發展、互聯互通,共同構成了一個體系完整、層次清晰、功能互補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架構。

同日,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試點規定(徵求意見稿)》,這是繼新三板之後,科創板在競價交易的基礎上也將引入做市商制度。引入做市交易利於增加市場活躍度,券商准入門檻相對寬鬆,可使用自有股票、從中證金借入的股票作為做市券源,增加券商收入來源。

2022年,A股全面註冊制有望加速落地,投行執業質量在嚴監管政策下將邊際改善。註冊制之前對證券公司的要求是“審批通過”,註冊制之後對證券公司的要求是“具有投資價值”,對其定價能力、銷售能力、質控能力要求更高。

時代商學院認為,在資本市場改革進一步提速的情況下,頭部券商在資本實力、投研實力、定價能力、風險管理等專業素質方面具備明顯優勢,行業地位或愈加穩固。對中小型券商而言,在資產規模等方面相對薄弱的劣勢下,從輕資本業務中尋找突圍之路或是一個選擇,財富管理、金融科技等業務對資本制約小,差異化發展有助於熨平業績波動,提升盈利能力。

光大證券在《證券行業2022年投資策略——莫道春意晚,暖風正當時》研報中指出,2022年,券商將直接受益於註冊制改革、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主體融資渠道拓寬等方面,政策利好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此外,監管對於證券行業資本金要求、業務功能管理及IPO審核趨嚴,資本實力更強的上市公司將更加受益。資本市場的政策紅利一方面將催化板塊估值修復,另一方面利於行業健康發展,尤其是龍頭公司市場份額的提升。同時證監會扶優限劣引導行業合規經營,在監管的引導下行業格局分化可能進一步加劇。

中銀證券在《證券行業2022年投資策略——成長性奠定投資價值,流動性催化行情》研報中表示,2022年,財富管理業務仍是券商基本面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投行業務、機構業務也將迎來成長和轉型機遇,並有望與財富業務板塊形成協同,相互“引流”共生,帶動券商持續性成長。其次,券商財富管理業務轉型與自營客需業務轉型均有利於降低收入波動,提升業績確定性,ROE的穩健增長有利於長期估值中樞的提升。再次,近年來對券商造成大量減值計提的股票質押業務規模已降至低位,存量風險出清,增量減值壓力較小,對券商業績的拖累大幅緩解。券商成長確定性強,抗週期性趨勢性提升,為行業帶來更強的價值投資邏輯。

湘財證券在《證券行業2022年投資策略——堅定財富管理轉型下的投資機會》研報中指出,目前券商板塊PB估值處於歷史30%分位數的較低水平,板塊安全邊際較高。預計2022年“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寬鬆的貨幣政策為市場持續活躍提供條件,券商板塊有望迎來估值修復。證券行業長期將受益於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以及提升直接融資比重的政策支持,資本市場將持續擴容,證券行業景氣向好,居民財富向權益類資產轉移,券商財富管理轉型加快,經紀業務穩定性增強。場外衍生品業務將成為券商擴表主要方向,頭部券商競爭優勢明顯,槓桿率有望穩步提升。

(全文6030字)

【參考資料】

《證券行業2022年投資策略——莫道春意晚,暖風正當時》.光大證券

《證券行業2022年投資策略——成長性奠定投資價值,流動性催化行情》.中銀證券

《證券行業2022年投資策略——堅定財富管理轉型下的投資機會》.湘財證券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648 字。

轉載請註明: 2021年證券行業盤點報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