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於11月28日發佈的優化房地產股權融資“新五條”,被業內視為“第三支箭”。“第三支箭”發出近兩週,房企迅速響應政策,掀起“融資潮”“定增熱”。
“新五條”的其中一條是,恢復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即定向增發方式融資,成為諸多房企未雨綢繆、自救的方式之一。
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6家A股房企加入定增隊伍。定增募資用途主要有完成“保交樓”任務、實現項目開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負債。
在同樣的政策下,不同的房企也會有不同的融資命運。受訪專家認為,市場會對房企的綜合情況做研判,優質房企獲得定增的可能性較大,市場對於出險房企的認購會更謹慎。此外,有些房企甚至會面臨認購不足的局面。
16家A股房企選擇定增
定增,即定向增發,是針對少數股東或者新股東發行股份融資。發行價格由參與增發的投資者競價決定。定增並無盈利要求,即使是虧損企業也可申請發行。
截至12月12日,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從“第三支箭”政策出台以來,已有16家A股房企宣佈籌劃定增事項。從加入定增隊伍的房企屬性來看,呈現出多元性,有央企、國企、民營企業。不僅包含了優質房企,也有出險房企。
其中,已有4家房企拋出定增預案,詳細公佈募資金額、資金投放、投資者結構、股票定價、股東回報等。
據紅星資本局觀察,響應速度最快的房企是福星股份(000926.SZ)、世茂股份(600823.SH)、北新路橋(002307.SZ),於11月30日發佈定增公告。福星股份還是首家發佈定增預案的房企。
在擬發行對象方面,華髮股份(600325.SH)、大名城(600094.SH)、嘉凱城(000918.SZ)目前已確定部分認購者。嘉凱城本次定增只面向深圳市建軻投資有限公司這一名特定投資者,發行對象擬以現金方式認購本次發行的股份。
從募資用途來看,有10家房企明確打算將定增募資的一部分資金用於還債,包括世茂股份、新湖中寶(600208.SH)、華夏幸福(600340.SH)、天地源(600665.SH)、嘉凱城、金科股份(000656.SZ)、冠城大通(600067.SH)、綠地控股(600606.SH)、中華企業(600675.SH)、迪馬股份(600656.SH)等。
↑“第三之箭”發佈後A股房企定增情況一覽表
經營狀況良好的優質房企
定增認購可能性較大
房企密集參與定增,市場認購意願如何?紅星資本局先後諮詢了券商、基金等機構,均表示“涉及到投資決策等非公開信息,跟行業法規有衝突,不太方便點評。”
“再融資政策確實會利好一些存在流動性壓力的房企。但是定增計劃能否通過,要看企業的剩餘價值是否有認購方買單。”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認為,地方型中小房企也紛紛加入定增募資的隊伍,一些運營良好、財務穩定、利潤可觀的區域性房企,通過定增再融資的可能性較大。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則認為,央企、國企獲得定增的可能性大。“從目前經營狀況、財務狀況、銷售回款、三道紅線等指標來看,這類房企資金實力雄厚,三道紅線控制得較好,銷售尾款相對穩定,認購風險相對小。”
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參與定增的央企有外高橋(600648.SH),國企有北新路橋、天地源、華髮股份、嘉凱城等。
“沒有爆雷的企業,有可能優先獲得定增。”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接受紅星資本局採訪時表示,因為這類企業財務穩健、質地優良、堅持主業。從種種政策信號來看,各地還是優先保優質企業。
李宇嘉補充説,即便是優質企業,市場前期對它們也有爆雷的預期,因此它們的股價下跌,債券價格低,下降幅度大。“認購方比較關注的是,此時是低位建倉,價位合適,應該是比較好的時機,認購可能性較大。”
出現債務違約的房企
市場認購會更謹慎
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在此次謀劃定增的房企中,出現債務違約的民營房企有世茂股份、華夏幸福、金科股份等。
對於募資還債的房企,陳霄則持保守態度,他認為市場認購意願會有所芥蒂。“尤其是出現債務違約頻繁的房企,認購方會採取更為謹慎的態度對待,以避免資金風險的出現。”
“不管房企募資的用途是‘保交樓’還是還債,關鍵是投資者、潛在投資者能否與房企達成共識。”李宇嘉認為,只要能夠解決企業當前的困境,增強企業發展後勁,對於股價未來的走勢有幫助,不論什麼用途,都會有投資者認購。否則,機構就不會認購。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坦言,如果“保交樓”背後產生的現金流不足,那麼認購者確實會比較謹慎。
需要注意的是,最終能否成功發行,仍是未知數。房企在定增公告上也坦言,“由於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尚未確定,該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
“認購不足的情況可能存在,但房企發佈定增計劃,基本上已經找到並且確定認購方,或者自身有良好的資產價值作為基礎,否則可能不會貿然發佈定增計劃。”陳霄坦言。
嚴躍進提醒,這需要大股東承擔更多的認購份額或兜底的角色,同時要積極引入一些戰略投資者。“這樣有助於此類投資者積極認購,否則單純從投資收益角度看,一些投資者顧慮增大,會導致認購不足的問題。”
紅星新聞記者 俞瑤 實習記者 盧月佳 範笛
編輯 餘冬梅 實習編輯 羅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