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暗戰”個人養老金!銀行蓄勢競逐新增長極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財經

作者 | 七七

繼國有大行面向首批小部分客羣內測個人養老金賬户後,近期,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股份制銀行“悄然”在其手機銀行APP內設置個人養老金賬户模塊。

雖然目前多數銀行此功能暫未投入使用和外宣,尚侷限在面向客户進行政策宣傳及推廣環節。但萬事俱備,只待具體實施細則東風吹來,便可即時上線。

在業內看來,由於個人養老金賬户具有唯一性,銀行積極佈局此項業務不僅是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個人養老金政策落地實施,還有助於搶先佈局個人客户資源。競逐未來業務發展新增長極,銀行已“整裝蓄勢”!

頂層靴子落地 政策連連加碼

作為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一直備受關注。

早在2021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就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會議提出,要推動發展適合中國國情、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與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相銜接,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

直到今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個人養老金制度靴子落地。《意見》明確,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

(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

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户制度,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實行完全積累。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户投資方向為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參加人可自主選擇,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户實行封閉運行,待參加人到達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或其他特定情形時,可以按月、分次或一次性取出。

今年9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所得税優惠,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税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徵税,領取收入實際税負由7.5%降為3%。

業內普遍認為,政策利好信號持續釋放,彰顯了相關部門對養老問題的重視,將有效擴大第三支柱覆蓋率,個人養老金大有可為。

銀行爭相佈局 搶佔獲客先機

由於個人養老金賬户具有唯一性,對於開立賬户的銀行而言,誰能搶佔先機,無疑就會成為最大受益人。

目前,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户具體實施細則尚未公佈,據媒體報道,此前已有試點國有大行面向首批小部分客羣內測個人養老金賬户;另外近期又有多家銀行先後在官方app上線了個人養老金業務板塊。商業銀行希望分羹個人養老金市場,打造新增長極的迫切可想而知。

例如,興業銀行手機App上線了“安愉人生”養老金融模塊,支持預約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户、養老金預測算等功能,目前尚未正式開通服務。

招商銀行也開設了“一文讀懂個人養老金”頁面,介紹個人養老參與對象、參與形式、如何開户等內容,暫未開放個人申請,用户可訂閲該業務,相關政策開放後將第一時間提供通知。

中信銀行在App上線了“幸福+養老賬本”模塊,圍繞客户養老需求,是集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個人養老三大支柱於一體的、為客户提供全生命週期的一站式養老金融服務平台,全面展示客户養老資產狀況。該行也開通了個人養老金賬户預約功能,待具體政策落實後即可上線。

(圖片來源:中信銀行App截圖)

平安銀行設置了“養老專區”,用户可在專區內完成養老金測算,同時支持養老目標基金和養老保險的購買。

郵儲銀行研究院婁飛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就銀行業而言,個人養老金明確採用賬户制,銀行業可以充分發揮其賬户管理功能,通過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户服務個人養老金髮展。當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户具體如何開立運作,還有待政策進一步明確。在此過程中,預計也會有一定的資金沉澱,從而為銀行業帶來穩定的負債。

展業空間巨大 新增長極可期

我國養老第三支柱仍在初始階段,但業內普遍認為其將成為商業銀行新的業務增長極。

華西銀行劉志平團隊在研究報告中表示,2000年我國65歲+人口占比首次達到7%,2021年達14.2%,步入深度老齡化階段,且近年來斜率更加陡峭,相較海外,我國老齡化進入時間相對較晚但進程也更快,同時“未富先老”的特徵明顯。老齡化帶來的一系列壓力使得完善養老體系需求迫切。

(圖片來源:志平金融研究公眾號)

參照海外養老金制度經驗,在老齡化程度加快以及第一支柱壓力提升下,個人主導的第三支柱養老金將成為養老金融體系的重要發展部分。

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以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為主,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為補充,第三支柱試點仍在起步階段。“因此在一二支柱滲透率和替代率提升空間有限的情況下,以個人養老金為代表的第三支柱未來有更大政策支持和發展空間。”劉志平團隊表示。

華創證券研究報告顯示,經其測算,到2023年,我國個人養老金賬户累計金額將達到33639億元,個人養老投向股市的資金總量有望突破萬億元。

面對如此廣闊的第三支柱發展藍海,商業銀行養老金融迎來前所未有的業務新機遇。一方面,銀行具有明顯的客户和渠道優勢;另一方面,未來依託個人養老賬户,商業銀行的賬户管理和資產管理能力的提升需求也會更加突出。

婁飛鵬認為,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發展勢必會推出更多的金融產品,比如養老理財、養老儲蓄。養老理財發展中銀行業在通過理財子公司發展該項業務的同時,銀行自身可以開展託管服務;養老儲蓄為長期儲蓄資金,可以為銀行業帶來長期的存款資金。

劉志平團隊表示,要實現穩健且較高的回報,商業銀行需加快提升全資產的主動配置能力和管理能力、加快投研體系的建設以及系統的科技投入等,形成覆蓋全生命週期的產品體系供給,築建自身的優勢或者壁壘。

同時,由於個人養老資金賬户具有唯一性,業內普遍認為,能否搶佔獲客先機,關係到各銀行個人養老業務的後續開展,各銀行機構將面臨的激烈競爭在所難免。

競爭大勢所趨 產品趨向多元

從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廣義上個人養老資金賬户可以購買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除銀行外,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勢必將共同“逐鹿”個人養老市場。疊加當前政策端發力、税收政策優惠,推動國內各金融機構積極佈局,未來這一賽道產品更加多元化勢在必行。

從現行金融產品類別及個人養老金政策規定來看,目前可進入個人養老金投資範圍的金融產品大體為:目標日期基金、目標風險基金;個税遞延商業養老保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商業人壽年金;銀行養老理財產品;銀行存款、公募基金、以及主要由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商業銀行、證券公司、資管公司各自開發的個性化的養老金產品等。

9月29日,銀保監會下發《關於促進保險公司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公募基金、保險公司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配套細則進一步完善。

東亞前海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徵求意見稿》的出台有助於更多保險產品被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範疇,有望提升保險產品吸引力和險企參與養老金融的積極性。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隨着基金版、保險版、銀行版個人養老金產品越來越豐富,金融機構參與個人養老金產品研發和業務創新也會極大地提升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讓個人養老金產品真正走進千家萬户。

“以養老為目標的家庭理財將轉向全生命週期的養老儲蓄與養老投資。從社保角度看,第三支柱養老金體系將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發展將更加有效和可持續。”董登新説。

招商定量任瞳團隊認為,個人養老金實施未來有兩項政策值得期待:一是對第二、三支柱養老金税收優惠額度的合併統計;二是針對低收入人羣的TEE納税模式,即繳納階段納税、投資運營和領取階段免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