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銀行,被稱為財富管理“皇冠上的明珠”,已成為各家銀行最為看重的業務之一,繼首家股份行私人銀行部獲批開業後,又一家股份行披露了私人銀行部籌建的最新進展。12月22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恆豐銀行處獲悉,目前,該行私人銀行部主要籌建工作已經完成,並按照相關規定和程序遞交開業申請。就在一天前,上海銀保監局也正式批覆同意興業銀行私人銀行部開業,並核發《金融許可證》。隨着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增長,財富管理行業駛入發展“快車道”,未來如何從初期“圈地”走向“精耕細作”,需要銀行繼續探索。
![又一家股份行披露私行部籌建進展 逐鹿高端市場,銀行如何“搶蛋糕”](http://p1.nanmuxuan.com/images/bb/061edabe4b1d2b89.jpg)
私人銀行部建設再提速
持牌私人銀行籌建工作再迎進展,12月22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恆豐銀行處獲悉,目前,該行私人銀行部主要籌建工作已經完成,並按照相關規定和程序遞交開業申請。今年5月,銀保監會發布批覆,同意恆豐銀行在上海籌建私人銀行部,為該行所屬分行級專營機構。根據批覆,恆豐銀行應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籌建期間接受上海銀保監局的監督指導,籌建工作完成後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提出開業申請,恆豐銀行也是繼興業銀行後十年以來第二家獲批籌建私人銀行專營機構的銀行。
就在12月21日,上海銀保監局才剛剛批覆同意興業銀行私人銀行部開業,並核發《金融許可證》,這是國內股份行近十年首家持牌專營私人銀行,也是十年來監管部門唯一批籌開業的私人銀行專營機構。
![又一家股份行披露私行部籌建進展 逐鹿高端市場,銀行如何“搶蛋糕”](http://p1.nanmuxuan.com/images/e0/e3312a668a87832a.jpg)
興業銀行私人銀行專營機構於今年4月獲批籌建,根據批覆,興業銀行私人銀行部業務範圍為:個人財富管理服務,個人資產管理服務,私人金融顧問諮詢服務,私人增值服務,個人跨境金融諮詢與服務,經銀保監會批准,並由該行授權的其他私人銀行業務。在同意其開業的同時,上海銀保監局還核准了興業銀行私人銀行部總經理戴敍賢、副總經理周忠興、副總經理畢玉、總經理助理鄭紅星、總經理助理劉道百的任職資格。
雖然參與私人銀行業務的銀行眾多,但除了已核發《金融許可證》的興業銀行外,此前我國僅有3家中資銀行獲得了私人銀行專營機構牌照,分別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零壹智庫分析師李薇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科技賦能與無接觸金融的疊加因素下,我國零售金融市場覆蓋度趨於飽和,在場景、支付、信貸等方面已經完成跑馬圈地,今後重點在於存量客羣的精細化管理。從銀行的盈利增長點來看,財富管理符合輕資本運營的發展理念,因此將成為2022年我國銀行業的佈局重點。本次興業銀行獲批後,將引領更多銀行深耕高淨值人羣,逐步做大財富管理市場規模。
銀行“逐鹿”高淨值市場
隨着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增長,財富管理行業駛入發展“快車道”,與此相適應的高端財富管理市場發展迅速。從半年報數據來看,今年以來,無論是私人銀行的機構設置、客户數量還是管理資產規模等均有顯著增長。
按照私人銀行管理金融總資產(AUM)來看,進入“萬億俱樂部”的銀行共有6家,分別為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農業銀行。從規模來看,招商銀行截至今年上半年管理的私人銀行客户總資產規模約3.1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78% ;户均總資產2795.29萬元,較上年末增加20.02萬元。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截至今年上半年管理的私人銀行客户總資產規模分別為2.26萬億元、2萬億元。
從AUM增長率層面來看,平安銀行、南京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銀行均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其中,平安銀行截至今年上半年私人銀行達標客户AUM餘額為1.3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南京銀行上半年私鑽客户月日均AUM達到 0.1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01.89億元,增幅達到13.5%。
在半年報中,多家銀行也將私人銀行業務上升至戰略發展高度。南京銀行表示,加強私人銀行顧問專業能力建設,創新培訓方式,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平安銀行稱,2021年上半年,該行全方位推進私人銀行財富業務發展,致力於打造“中國最智能、國際領先的私人銀行”。
興業銀行私人銀行部總經理戴敍賢表示,“我們將依託‘商行+投行’戰略優勢,加強自身專業能力與客户服務能力建設,不斷提升差異化產品與服務能力,同時做好企業家客羣踐行社會責任的同行夥伴的角色,助力個人、家庭和企業財富實現可持續傳承”。
激烈的爭奪背後,是巨大的市場蛋糕,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國內銀行對於私人銀行客户的統計口徑不一,國內銀行私人銀行客户門檻從600萬元到1000萬元不等。在李薇看來,越來越多的零售用户開始注重理財與財富積累,成為中產階層的人羣數量也在不斷擴張。有研究機構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擁有億元人民幣資產的“超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13萬户,比上年增加3000户,增長2.4%,可見市場潛力廣闊。
動態把握客户羣體的各項需求
搶佔私人銀行客户成為趨勢,不過由於我國中資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相對於歐美金融機構起步較晚,同質化現象、特色服務能力薄弱等問題依舊待解,再加上各類資產管理機構、財富管理機構的風起雲湧,如何從初期“圈地”走向注重“精耕細作”,需要銀行繼續探索。
“由於私人銀行業務提供的是私密性專屬服務,這決定了私人銀行服務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金融知識、豐富的從業經驗,還需要知曉投資、會計、法律、心理學等相關知識。”一位上市銀行私人銀行部門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當前私人銀行服務團隊中年輕人較多,雖然大多具有深厚專業背景和理論知識,但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尚淺、與客户交流時容易停留在表面,深入挖掘能力欠缺;相關的私人銀行培訓體系也剛剛起步、人員的認證體系、培訓體系都不完善,客户經理和財富顧問經驗有待積累。人才缺乏成了國內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的一大瓶頸。
除此之外,私人銀行金融產品研發和創新依舊有待提高。上述上市銀行私人銀行部門負責人強調稱,當前私人銀行產品創新機制並不完善。我國現行的金融監管體系要求金融企業分業經營,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之間的產品綜合化水平很低、產品同質化嚴重;現在銀行除了能夠提供各類標準化產品之外,難以適應複雜的個性化財富管理需求,產品創新度較低。且大多數複製國際市場產品,處於財富管理的初級階段,主要提供股票、基金和結構化產品等有限的產品組合。
“不容忽視的是,雖然財富管理領域已經湧入了一批國有大行與股份行,近兩年也有一批頭部的金融科技公司積極佈局,銀行要想打造獨特的財富管理品牌,必須採取開放銀行的廣連接、重體驗的互聯網思維,建設更加開放的投資生態圈,通過‘引智+融資’並行增強投資銀行功能,才能獲取持久的核心競爭力。”李薇説道。
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表示,當前部分私人銀行業務風控手段比較單一,數字化水平有待提升;其次,部分私人銀行獲利來源僅為手續費,未來亟待開拓多元化的收入方式。銀行一方面應當順應數字化轉型的潮流,在獲客營銷、客户留存方面提升科技效率,另一方面也需要動態把握客户羣體的各項需求,適時推出跟調整各項業務與產品,保持與客户的緊密溝通。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