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結構性牛市將公募基金行業徹底“引爆”,公募業獲得了史無前例的發展速度。這不僅創下了新基金髮行的年度新高,更是上一年度新高——2019年的兩倍還多。
這一現象在業內人士看來,A股市場的“成長牛”是新基發行火爆的直接推動力,而不少投資者也攜帶“增量資金”紛紛湧入這一市場。“炒了一年股,發現指數漲了卻沒賺到錢,不如基金賺得多,還是得買基金!”盤點2020年投資收益的時候,投資者們類似這樣的吐槽比比皆是。
2019-2020年基金的賺錢效應,為公募行業擴容“添磚加瓦”;同時,公募基金不遺餘力地推明星基金經理發行新基金,也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百億爆款基金神話。
但在火爆的新基發行背後,公募行業是否為“更上一層樓”的行業管理規模做好了足夠準備,以及新入場投資者如何去應對可能發生的市場波動風險,仍然埋藏着不確定性。
正如,在3萬億的2020年新發基金中,超過6成是權益基金所貢獻的。權益產品催熱新發基金市場的同時,基民們的狂熱也引發了市場新的擔憂。包括基金規模擴張得快,其未來是否縮水也快?
面對這一切,即將步入規模新台階的公募行業也充滿着未知數。
百億爆款基金頻出
統計顯示,以基金成立日計算,2020年全年新成立基金數量達1432只,合計發行份額超過3.16萬億份。
與此同時,在2020年共計發行的1400多隻新基金中,首募規模達百億元的新基金則多達40只,合計募資規模超6100億元,在新基金髮行總規模佔比已超兩成,一個明顯的特徵是,權益投資能力較強的基金公司異軍突起。
2021年投資者熱情依然沒有熄火,自1月4日至1月14日的9個交易日內,公募基金髮行的總規模近3000億。
從僅9個交易日募集的百億基金看,截至1月14日,今年以來就誕生了7只百億爆款基金,首募規模超過50億元的基金亦達到15只。
例如,僅1月11日當天,便有27只新基金髮行,而南方阿爾法、富國價值創造、工銀瑞信圓豐三年持有、易方達戰略新興產業和博時匯興回報等基金均公告“一日售罄”,提前結束了募集。
此外,記者統計,僅2021年1月便有共有85只新基金啓動發行,權益類基金佔比較高。其中有15只股票型基金、61只混合型基金(其中偏股型基金43只)。
症灶:3萬億的狂熱隱憂
這樣的發行節奏,不禁讓不少業內人士感嘆,公募基金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
而這顯然與該年A股市場的結構性行情和高活躍度密切相關。
以創業板為例,創業板指2020年全年累計上漲64.96%,僅次於2015年的牛市時期,而成交額則高達46.52萬億元,為成交活躍度最高的一年。
無獨有偶,中小板指2020年全年成交額亦達到49.97萬億元,超過2015年,成為成交額最高的一年。
“新發基金的火熱往往都是行情催動的,投資者會更有熱情的參與權益市場的投資。”一位基金銷售人士表示。
從新發基金的比例看來,也的確是權益基金做出了主要貢獻。
記者統計發現,代表權益類基金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兩類產品的合計佔比為64.22%。
這意味着,在3萬億的2020年新發基金中,超過6成是權益基金所貢獻的。
但在權益產品催熱新發基金市場的同時,基民們的狂熱也引發了市場新的擔憂。
首先,是公募基金在投研風格上的一致性“抱團行為”。在一些預期明確的白馬股和成長股中,大量公募基金的選擇了相似的行業龍頭作為重倉股,而這些行為也導致相關標的的估值持續走高。“因為公募在當下更加相信市場集中度的提高,以及龍頭公司護城河的不斷提高。所以公募基金出現了抱團行為,這也是資本市場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產物。”北京一家公募機構分析人士表示,“但一些成長股的未來增長預期的確存在被透支的情況,而且整個權益基金的風險集中度也會越來越高。”
其次,是基金公司在行情大好下的發行衝動,容易給新入場的基金投資者帶來風險。“基金公司總是在行情好的時候猛發產品,但實際上通常這種情況下市場也比較狂熱,容易給剛接觸市場的人帶來風險。”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大型公募人士表示,“一些渠道為了賺取佣金也在鼓勵投資者贖舊買新,也導致基金投資者成本的提高。”
最後,當下公募行業的管理能力,如何與未來可能不斷擴大的管理規模相匹配,也成為當下更多機構正在面臨的考驗。“很多爆款基金的出現,導致過去管幾十億的基金經理一下管上百億,甚至幾百億,這個變化是很明顯的。”上述大型公募人士坦言,“因為不同規模決定了不同的策略,而隨着規模越來越大,對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挑戰也越來越大,規模是越來越大了,基金公司也越來越賺錢,但是基民賺錢了麼,沒有人知道。”“而且很多基金規模擴張速度也非常快,未來是不是又有可能縮水,也是當下行業需要思考的。”該人士坦言。
解藥:投教還是投顧?
在新發基金頻頻超規模募集的背後,基民更多選擇在交投活躍度較高的市場高位入場並承擔更大風險,而公募機構也更樂此不疲的選擇這一時點大量發行新產品,始終是公募市場20多年來無法和解的一種矛盾。
一種聲音認為,是基金投資者教育的缺失,導致了基民面對狂熱市場行情無法理性判斷入場時機。“因為基金投資、權益市場投資大多還是口口相傳,有了財富效應才會吸引更多的人蜂擁而入,而基金公司為了規模肯定也會趁這個時間大舉發行新產品。”北京一家券商基金產品分析人士表示,“但這種正反饋環現象,不但給基民帶來風險,本身也加劇了市場波動,這背後和投資者教育的缺失有關。”
在該基金產品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國內缺乏投資理財類基礎教育,導致不少投資者在面對基金等理財產品時陷入了“選擇的盲從”。
“其實無論是基金,還是早年的P2P,都和國內投資理財方面的教育缺失有關,大眾缺乏科學的理財知識,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盲從的現象。”上述產品分析人士指出。
事實上,全市場投教工作缺位的問題也受到了監管層的重視。
例如去年底,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福建省舉辦的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培訓會上表示,證監會黨委高度重視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的根基,他們的理念、行為、結構,一定程度上決定着資本市場的發展水平和功能發揮。”閻慶民指出,“實現投資者教育的‘抓早抓小’,有利於從源頭上為資本市場培育理性投資者,提高他們對市場的認同、理解和包容,理性參與市場,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
“將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有利於幫助公眾培養正確的理財意識,從羣眾基礎上防範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閻慶民表示,“從源頭上提升投資者素質,增強其自我保護能力,讓投資者的知情權、參與權、分紅權、交易權等各項權利能夠得到充分保障和公平對待。”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核心的問題仍能讓出在銷售和投顧環節。“現有的銷售返點機制以及規模至上機制,決定了公募機構利益無法與投資者利益達成一致。”上海一家公募機構運營人士指出,“這也是牛市中很多基金公司熱衷發產品的原因,因為有利益驅使。”
在該人士看來,關鍵在於重塑一種機制,能夠平衡投資者與基金公司兩者的利益訴求。“需要建立一種機制,儘量確保讓投資者的利益和基金公司的利益相一致,也就是讓基金公司更多為投資者的利益考慮,而不是隻考慮自己的規模。”該運營人士表示。
在上述基金產品分析人士看來,一種理想的方式是完善當下的公募投顧市場。
“可以嘗試讓更多機構來加入投顧這個市場,讓他們來為基金投資者服務,讓他們引導、指導投資者來投資基金,進而促使多方共同受益。”上述基金產品分析人士指出,“如果這個市場逐漸發展壯大,也會讓基金行業更加健康。”
“此外還有一種方式是大力鼓勵FOF基金的發展,並且從低收取管理費,並且提高傳統權益基金的投資者適當性要求,讓更多的資金去投FOF,用產品的方式讓投資者享受更專業的基金投資服務。”上述產品分析人士稱。
(文章來源: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