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開年來的股票市場,為規避風險,有許多私募基金選擇降低倉位。而在上週五有媒體曝出私募大佬但斌疑似空倉的消息,一時之間引起了市場的大討論。
與此同時,一直被當做大跌“背鍋俠”的量化基金卻一直選擇滿倉運行。
但斌近乎空倉
今年以來,股票市場大幅震盪,私募基金浮虧嚴重,在投資端和客户端雙重壓力下,部分私募選擇降低倉位應對。
上週五,證券時報.券商中國刊發《私募大佬但斌疑似空倉,上百隻產品淨值幾乎零波動!多家大型私募發聲看多》一文,文章提到,私募大佬但斌旗下上百隻產品疑似空倉或輕倉運行。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自3月以來,但斌旗下產品均已更新了3次淨值,但幾乎所有產品的淨值波動都趨近於0。而其他更新淨值的私募產品,受3月市場大跌影響,均出現大幅回撤。
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但斌25日上午通過其個人微博回應“疑似空倉”報道,稱報道寫得比較客觀。其實每次重大決定都不容易,都要付出相當的“心智”,也要承擔相應的後果與結局,“從2021年2月始至2022年2月,整整一年我們的A股與港股投資做的非常不好”。
此外據一財報道,但斌回應稱,目前倉位的確比較低,大概在10%左右。
與此同時,私募降低倉位不僅僅是東方港灣一家。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3月11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74.83%,環比下降了0.97,並且創出年內新低。
其中倉位超過8成的股票私募佔比為54.86%,另有19.73%的股票私募倉位低於5成。
量化全力出擊
而與一些主動降低倉位的私募不同,量化策略多數滿倉運行。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量化多頭策略一般都是滿倉運行,這也是國內主流量化策略,這類策略是追求超越基準指數的,而且已經在期貨市場對沖了,因而永遠都滿倉。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量化私募基金近些年發展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量化私募實現超額收益;二是量化私募管理規模大幅提升。未來量化私募發展空間還很大,對提供市場流動性進程等將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而根據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國內量化私募基金近5年產品發行總量達到了27317只。其中,30家百億元級量化私募旗下產品合計有7647只,佔比達到了27.99%。
不過,每每市場有大跌的時候,量化基金總是會被當做大跌的元兇,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就要聊到量化基金的高頻交易了。
高頻交易是一種高速度,高頻次的交易方式,通過預設的計算機算法實現,具有低隔夜持倉,高報撤單頻率,高換手率等特點。操作上體現出以下幾種顯著特徵:
一是使用高速和複雜的計算機程序來生成、傳遞、執行命令;二是直連交易所的數據通道;
三是設立和清算頭寸的時限很短;四是大量發送和取消委託訂單;五是收盤時不留頭寸。
而過度的高頻交易危害是比較大的,首先,高頻交易行為,將會擾亂市場正常的交易秩序,損害其他投資者的利益,也有違市場的公平原則。中小投資者受制於資金、交易通道等多方面的限制,根本不可能實施高頻交易。
其次,高頻量化交易的本質是超短線投機,不僅與監管部門倡導的價值投資、理性投資、長期投資的理念不符,而且容易引發市場波動,放大市場的投資風險。
機構這樣看後市
最後不管是但斌近乎空倉,還是量化滿倉,都要回到A股市場上,那麼A股後市到底如何?
中信證券(20.460, 0.09, 0.44%)表示A股已從情緒驅動迴歸基本面驅動的常態,並將進入政策的關鍵發力期;近兩週來疫情對經濟影響較大,穩增長政策發力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迅速提升,多項政策組合將逐步推出,並形成合力;二季度經濟將逐步修復,A股也將逐步企穩,並進入中期上行通道。
首先,本輪國內疫情影響預計主要集中在3~4月份,對經濟的實際影響較大,或拖累一季度GDP同比增速0.5到1個百分點。
其次,穩增長政策發力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迅速提升,預計將二次發力,選項包括:地產政策加大託底力度、貨幣政策總量工具再發力、財政減税降費並加快支出項目落地、基建投資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地方政府針對微觀主體紓困方案落地等。最後,外部風險衝擊的高峯已過,俄烏衝突日趨明朗,港股和中概股的監管影響不改其中期修復趨勢。
興業證券(7.550, 0.03, 0.40%)則表示“政策底”+“市場底”已經出現。大概率情形,市場將進入一段指數震盪整固、投資者情緒逐漸修復的窗口。
但是二季度仍需關注以下潛在的超預期和風險點:超預期的可能性更多來自國內的政策放鬆:1)“穩增長”仍是“硬要求”,後續貨幣、信用均有放鬆的空間和動力。2)房企風險有望陸續“拆雷”,也需要更有利的流動性和政策支撐。3)決策層維穩資本市場的決心明確。風險點和不確定性則更多來自海外:1)美聯儲加息縮表預期仍將抑制風險偏好。2)流動性收緊的同時,美股盈利也面臨下修。若美股再度大幅波動,或對A股形成拖累。3)中概股的監管衝擊也未明朗,或有進一步擾動。4)俄烏衝突仍在繼續,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再度反彈,全球滯脹擔憂很難快速消退。
來源:證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