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窺報27|宋都物業:破發超跌、股價腰斬,難掩規模之殤

由 亓官天亦 發佈於 財經

(來源:鳳凰網房產杭州站)

“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句話放在自詡低調的宋都身上,十分契合。

拆分物業上市,首日破發超跌,緊接着宋都董事長俞建午被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市場一片譁然。

2021開年不過三個月,宋都已多次上榜行業“新聞”,而這一次,我們再度關注到它,是因為宋都物業上市之後的首份業績報告。

數據顯示,2020年宋都服務實現收入2.57億元,同比2019年增長15.4%,但淨利潤卻僅約3300萬元,同比下降6.5%。

業績報告發布的次日(4月1日),宋都服務(09608.HK)股價一度下跌超5%,收盤股價停留在0.125港元,相較0.25港元的發行價,剛好跌去50%,腰斬!

回看宋都服務的上市之路,面對不盡人意的業績表現,投資者或早已內心有數。

01

IPO首日破發 股價已腰斬

作為杭州老牌房企之一,宋都的表現平平,在崇尚高週轉、快節奏時代,宋都一直求穩,規模上沒有優勢,量級更是無法上升到另一台階。

2018年,不少房企們喊出“千億”口號,宋都房產才正式跨入“百億行列”,明顯落後他人。

2018年以來物業管理公司上市熱度持續,拆分物業上市,宋都也謀劃多時。

2020年初,宋都股份正式宣佈拆分物業公司上市,7月份宋都服務首次赴港IPO,不過很快便折戟而歸。同年9月,宋都服務再度衝刺IPO,直到今年1月份才得償所願,成功敲響了上市之鐘。

一頓操作之下,俞建午的女兒俞昀,宋都服務的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憑藉此次上市,成為港交所上市物業板塊最年輕的董事會主席。

然而,相比地產二代的故事,首日破發更為市場所關注。今年1月18日,宋都服務正式開盤,0.225港元的開盤價,較發行價下跌10%,當日報收0.16港元/股,下挫36%,成為港交所上市物業股中首日跌幅最大的一支。

此後,宋都服務的股價長期在低位運行。截至2021年4月1日,收報0.125港元,較發行價的跌幅50%。

02

利潤下行 港股物企倒數第三

為何破發,為何股價表現一直不盡人意,市場的敏鋭度顯然是超前的。

3月31日晚間,宋都服務發佈2020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宋都服務2020年實現收入2.5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2019年的2.23億元增長15.4%。毛利0.78億元,同比增長20%,歸屬股東淨利潤3268萬元 同比減少7%,淨利潤約3300億,同比下降6.5%,為港股物企榜倒數第三。

對於淨利潤的下滑,宋都服務解釋,主要是由於2020年產生上市開支1900萬元,拉低了年內收益。剔除上市開支及税後影響,其2020年的淨收益為4710萬元。儘管如此,宋都服務並沒有展現良好的盈利能力。

房企的物業公司,大多有一特點,對母公司依賴度極高,宋都服務同樣如此。

從財報來看,宋都服務主要有四條業務線,其中物業管理服務佔總收入比例近約50%。2020年,宋都服務在管項目達到46個,新增17個項目,獨立第三方物業開發商外拓項目7個。從在管面積來看,2020年母公司宋都股份貢獻了58.5%。

作為宋都服務的母公司,宋都股份本身規模並不大,屬於百億墊底梯隊。2017年宋都提出高週轉,2018年實現破百億,2019年亢奮之下一度提出300億的銷售目標,然而據克而瑞數據當年只實現了近186億元,2020年銷售額依舊不到200億,難掩規模之殤。

03

老舊社區 “吃螃蟹”

宋都服務也提及將積極開展第三方項目外拓,降低關聯方比例,多種渠道實現規模增長,但這一路途或道阻且長。

除了物業管理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有所增長,宋都服務別項業務都在下降。倚重母公司,開拓第三方項目,然而宋都服務引以為豪的幾個業務卻並不賺錢。

以老舊社區的項目管理為例,2019年宋都服務接管杭州江乾區採荷街道36個老舊小區,成為最早一批接管城市老舊小區物管業務的“吃螃蟹勇士”。

老舊小區物業市場雖然巨大,但基礎物業費卻很低,一時難以盈利。據瞭解,採荷街道紅菱社區物業費每平米1毛5,在行業普遍2、3塊錢的水平,這個價格堪稱奇低。面對低價收費,物企需要通過增值服務的收益來彌補基礎服務的可能虧損。

社區的增值服務收入主要來自物業維修及維護、廢物清潔、裝修裝飾及社區空間服務等。而據最新財報,宋都服務2020年社區增值服務收入0.43億元,同比下降22.2%,佔總收入16.6%。其他業務上,長租公寓、酒店物業,宋都的表現同樣並不理想,2020年收入僅0.17億元,同比下降18.4%,佔總收入6.6%。

2020年,疫情讓物業行業迎來一波爆發,且在“三道紅線”下,分拆物業也成為房企去槓桿、加權益,改善財務的辦法之一。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重視物業板塊,市場估值不斷提升,新的房企不斷加入賽道。

而今一些規模物企已開始走上收併購擴大在管面積規模,做大基本盤。宋都服務在規模、實力都難以實現突破,加上母公司董事長醉心“酒業”、大健康等“副業”,未來之路註定難以順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