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沒買房?經濟日報:不能簡單等同

在近日舉行的2022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年會上,有經濟學家表示,當下新能源相關的產業是未來最有希望、最具爆發力的領域。從長遠看,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沒買房。這種觀點似乎點燃了投資者的熱情,本處於反彈階段的A股新能源板塊再次加速上漲,大有重回風口之勢。

新能源到底是不是20年前的房地產?對於這個熱點話題並不能簡單下結論。如果從投資規模、經濟拉動效應和增長潛力來看,那麼新能源與房地產儘管有相似之處,但不能簡單等同。

據分析,一個產業的增加值佔比達到5%時就成長為支柱產業,而房地產對我國GDP的貢獻曾一度超過10%。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不僅能直接拉動建材工業、建築設備工業、建築機械工業以及冶金、化工、運輸機械、儀表等行業發展,還會影響家用電器、傢俱等民用工業以及旅遊、園林、運輸業、商業、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發展。從2000年起,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確與房地產業密不可分。

新能源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電力兩大產業。先看新能源汽車,經過100多年的發展,汽車製造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產值最高的產業之一。汽車產業對各國工業結構升級和相關產業發展有很強的帶動作用,具有產業關聯度高、涉及面廣、技術要求高、零部件數量多、附加值高等特點,同時具有明顯的規模效應。目前,我國已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形成優勢,拉動經濟效益已經顯現。有數據顯示,未來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規模將超10萬億元。

再看新能源電力,按照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測算,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發電裝機將達到數十億千瓦,成為電力供應主體。分析表明,到2050年面向中國碳中和的直接投資至少可達140萬億元,若考慮到關聯投資,實際投資潛力遠大於該規模。

不同於房地產投資的短期刺激效應,新能源投資的長期效應要遠高於短期效應。隨着經濟不斷髮展,過高的房地產投資比例和過熱的房地產業發展現狀成為突出問題。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應從“蓋房子”逐漸轉移到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零碳能源系統和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重構上去。

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提出,在國家層面上,“競爭力”的唯一意義就是國家生產力。國家經濟升級需要生產力持續提高,而能源是其中一大關鍵生產力要素。縱觀能源發展史,能源體系的每一次重構都釋放出推動經濟效率提升的巨大力量,有效促進了經濟增長。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煤炭成為主角。煤炭能量密度比木材更高,且儲量豐富,人們可以以低廉的成本為蒸汽機提供動力,生產力大幅提高的同時,大規模遠距離貿易成為可能,也加速了處於供應鏈每一環節的產業的發展。這個階段英國率先完成轉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石油成為主角。石油能量密度更高,生產過程更簡單、安全,也更清潔方便,可以精煉成多種燃料和化工原料,各方面都優於煤炭。石油的出現進一步提高了現代經濟的生產力,使得更快速的遠距離飛行成為可能,進一步深化了全球化進程。在20世紀上半葉,美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產油國,藉助豐富、廉價的石油,美國國力得以極大增強。

與前兩次工業革命不同,新一輪工業革命將以分佈在世界各地、隨處可見的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科學家指出,太陽光線一個小時的照射所產生的能量足以支撐全球經濟運行一整年。新一輪能源要素的切換無疑將改變整個世界。當前,我國在新能源利用方面已經領跑全球,只要有先進、經濟的綠色技術,我國不僅能有效保障能源安全、實現能源獨立,也可最大限度地實現能源的有效利用並維持經濟的低成本、高效、可持續發展,最終在全球範圍內建立競爭優勢。

因此,從長期視角來看,顯然不能將新能源簡單等同於20年前的房地產,新能源將給人類進步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更為深遠的影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繫(0531) 8519 682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3 字。

轉載請註明: 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沒買房?經濟日報:不能簡單等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