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科技觀察】2020年7月23日,小熊電器股價一路飆升最高達165.90元/股的歷史新高。結果卻未能在高位中持續下去,之後股價開始回落。
截止12月8日,小熊電器收盤價為61.83元/股。股價腰斬後的小熊電器還有回調的能力嗎?
不過,小熊電器的創業史是被人津津樂道的。
2006年小熊電器創始人李一峯湊齊20萬資金開始創業。最初的夢想只是想做好酸奶機。很快,他們的夢想就實現了,小熊電器憑藉酸奶機嶄露頭角。酸奶機的成功也帶着小熊電器一路高歌猛進,並且在2019年成功IPO。
就是這樣一個曾被很多投資者看好的企業,最近卻因為股價回落以及上半年扣非同比下降而被唱衰。事實上,企業的起起落落都是兵家常事,看一個企業能否值得投資,股價預期如何,不能看短期走勢,而要看企業的長期發展,看這個企業是否有核心競爭力。
01 下滑勢頭明顯,資本慌不擇路
得益於“懶人經濟”和“顏值經濟”,小家電市場這幾年持續爆發,作為市場的排頭兵,小熊電器也享受到了這一波紅利,股價一路“扶搖直上”,一時風光無兩,成為了資本市場的“寵兒”。
但是,乘風破浪的小熊如今似乎“翻船”了。
根據最新財報,小熊電器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6.34億元,同比下降4.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39億元,同比下降45.3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25億元,同比下降48.77%。這是小熊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扣非下滑,一路高歌的小熊突然唱不下去了。
上半年財報的不理想在第三季度並沒有得到扭轉。從小熊電器第三季度業績公告看到,小熊電器第三季度營收約為7.31億元,同比下降6.2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4996.50萬元,同比下降26.25%。
本以為財務數據“一團糟”的小熊電器會在雙十一發力,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結果小熊電器似乎有心無力。相關資料顯示,今年雙十一小熊電器的銷售額只是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並沒能交出一份讓投資者滿意的答卷。
對於小熊電器近期的頹勢,有聲音認為這是其轉型的必經過程。但是時代不相信眼淚,股市不相信故事,嗅覺最靈敏的股市已經率先用真金白銀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自去年7月小熊電器到達最高點165.90元/股之後,小熊電器的股價就如同陷入了沼澤一般,怎麼拉都拉不上來。今年1月29日,小熊電器股價首次跌破百元,8月27日,股價跌破50元。到12月8日,小熊電器的股價雖回漲到61.83元/股,但是與最高點相比其的跌幅將近63%。
市場迴歸理性,給予小熊電器的估值也回落。小熊電器的股價如果重回100元/股以上,靠什麼支撐?
02 重營銷,輕研發,弱服務,小熊難長大
作為資本曾經的“寵兒”,小熊電器如今為什麼“失寵”了呢?
一方面,隨着國內疫情的控制,消費者對小家電的熱情消退。曾經讓消費者愛不釋手的空氣炸鍋、榨汁機、早餐機使用率降低。奧維雲網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小家電零售額共計250.8億元,同比下降8.6%;零售量11911萬台,同比下降8.2%。
市場整體環境低迷,小熊電器作為其中一員無法獨善其身。
另一方面,原材料價格持續走高也對小家電市場造成一定的衝擊,尤其是對小熊電器這種主打性價比的企業。原材料價格一直漲價,如果產品不漲價企業就要虧損,如果產品漲價就意味着要失去看中性價比的那部分客户。不管怎麼決策,對小熊來説都是“輸”。
當然,造成小熊電器“失寵”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在小熊電器內部。小熊電器雖然號稱“創意小家電第一股”,但實際上就是小家電界的“網紅”,產品基本上都是靠營銷出圈,其產品的科技含量不算高,核心技術並沒有優勢。所謂的護城河與其他企業相比也不突出,不具備不可替代性。
一直以來,小熊電器也因為“重營銷,輕研發”為人所詬病,這個問題在財報中尤為明顯。
回看往年的財報數據,小熊電器從2016年到2020年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45、2.47億元、2.86億元、3.96億元、4.40億元。根據小熊電器2021年半年度財務報告,其上半年的銷售費用為2.47億元,預計今年的銷售費用將達到4.94億元的新高度。
相比之下,研發費用則略顯“窮酸”。小熊電器2016年到2020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0.17億元、0.25億元、0.47億元、0.77億元、1.05億元,僅為銷售費用的11.72%、10.12%、16.43%、19.44%、23.86%。今年上半年,小熊電器的財務費用為6014萬元,預計全年研發費用將達到1.20億元。雖然研發費用每年都在漲,但總體並不高。
小熊電器質量也經常被用户病詬的。黑貓投訴平台顯示,小熊電器多次被投訴有質量問題,例如烤箱玻璃門在正常使用過程中爆炸、水壺在燒水過程中爆裂、刀筷消毒機電線燒壞導致全屋跳閘、電燉鍋引發火災、煮茶器漏水等等。
不僅如此,小熊電器在服務的投入上也不足。今年雙十一期間,小熊電器多次因為逾期發貨、虛假髮貨等問題被投訴。黑貓平台顯示,對小熊電器的投訴量多達130多條。長此以往,小熊電器好不容易攢到的一點“人氣”也會被自己敗光。
靠營銷“搏出位”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研發實力才是企業的真正實力。小熊電器要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重新獲得資本的青睞,必須想清楚自己的定位,想清楚消費者在眾多選擇中為什麼要買小熊。
03 差異化優勢不明顯,成長路徑被複制
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家電市場“擁有姓名”,小熊電器一開始就另闢蹊徑,確定了“創意小家電”的差異化品牌定位,以高顏值、高性價比的小家電佔領市場。
正如前面所説,小熊電器產品技術含量不算高,其成長路徑的可複製性也強,這就導致了小熊電器的差異化優勢並不明顯。
在家電領域擁有更多經驗、更強技術實力的美的、九陽、蘇泊爾則更有優勢。這三家如今也在強攻小家電領域,畢竟傳統家電市場逐漸趨於飽和。
數據顯示,城鎮家庭空調、冰箱、洗衣機的滲透率已經達到149.6%、103.1%、99.7%,這三種家電在農村家庭的滲透率也已分別達到73.8%、100.1%、92.6%。
不同於傳統家電市場“無地可容”,小家電市場“風景這邊獨好”。國際知名市場研究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全球小家電市場的零售額 2023 年將達到1446 億美元,2018 年至 2023 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 8.0%,兩項數據都高於大家電市場的 2.5% 以及廚房電器行業的 7.3%。
如此龐大的藍海市場,註定了參與角力的玩家會越來越多。方太、老闆這些企業就不用説了,就連做“保鮮盒”的樂扣樂扣也來分一杯羹。
而當初購下10萬台酸奶機幫助小熊電器一戰成名的格蘭仕,如今也開始進軍小家電市場。今年7月,格蘭仕推出了子品牌“易廚”,定位同樣是瞄準Z世代,走差異化路線佔領市場。
顯然,背靠擁有更強研發實力和全產業鏈的格蘭仕,“易廚”比小熊電器更有優勢。
國內家電巨頭加緊蠶食市場份額,國外的小家電企業也坐不住了。有關消息顯示,北美小家電Vesync、英國品牌JOHN BOSS鉑市小家電、西班牙品牌法格也把目光盯住了國內小家電市場。
諸強環伺,小熊電器是否還能單靠營銷拿下更多的市場份額不得而知。小熊電器想要突圍,就必須擁有可持續的“造血”能力,保證產品更有賣點,甚至具有獨家性。
否則,小熊能否扛過這個“寒冬”真的不好説。
本文原創於藍科技 未經授權任何網站及平台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