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四季度股市怎麼走?公募基金最新策略來了

由 忻素芹 發佈於 財經

  金秋十月,A股市場已拉開四季度的帷幕。經歷前三季度的跌宕起伏之後,四季度市場將如何演繹?哪些板塊有望企穩反彈?公募基金又將採取怎樣的投資策略?

  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南方基金博時基金、平安基金、萬家基金、創金合信等十餘家基金公司,對四季度行情加以展望,為投資者提供參考。

  受訪公募普遍認為,四季度A股將維持震盪走勢,結構性機會仍然突出。目前部分調整充分的賽道已具備左側佈局價值,後續在“四季度效應”催化下,市場風格或將進一步平衡。A股投資策略而言,短期建議關注中美緩和(電子、汽車、機械等)以及三季報超預期(電新、交運、煤炭、醫藥等)兩條線索,以及傳統板塊估值修復與風格再平衡需求。

  中長期公募基金將持續擁抱大方向,“以長打短”,繼續逢低佈局以“專精特新”與科創“小巨人”為代表的優質成長核心主線。

  四季度整體保持震盪

  結構性機會為主

  展望四季度A股市場趨勢,多家基金公司認為震盪大概率仍是主旋律。公募對四季度行情整體持樂觀謹慎態度,預計市場結構性擾動因素仍存,但並無系統性風險。

  創金合信基金認為,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與防風險壓力並存。9月美聯儲釋放鷹派信號,taper腳步越來越近,加息的節奏可能比市場預期提前。不過國內CPI壓力遠小於美國,貨幣政策有一定調整空間,大概率會根據自身節奏進行,總體維持中性偏寬鬆的格局。本次央行例會更強調貨幣、財政、產業、監管政策的配合,顯示當前地產市場以及限產相關政策帶來的下行壓力可能並非完全能依靠貨幣政策對沖,而是需要各方面政策協調。

  博時基金表示,當前A股整體估值處於合理位置,相比歷史並不極端。截至2021年9月23日,A股剔除金融和兩桶油、創業板指滬深300最新PE(TTM)均僅比2010年來58%的時間段要高,主要估值整體處於均值附近。PPI-CPI創新高驅動三季度淨利率繼續上行,疊加整體估值合理,博時基金認為四季度 A股整體仍以區間震盪為主。

  平安基金預計四季度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大於上行機會,國內資金利率有望受益於再度貨幣寬鬆而再度向下,且價格因子頻繁變動,市場將呈現熱點散發、震盪的格局。但從股債大類資產性價比來看,A股仍然具備較高的吸引力,在宏觀流動性充裕和ROE上行的支撐下,四季度指數運行中樞有望抬升,且高景氣高成長、政策紅利等板塊存在較多投資機會。

  萬家基金策略分析師錢海認為四季度政策是決定市場的主要矛盾,考慮到10月的政治局會議需要對未來經濟趨勢重新定調,我們預計10月份是觀察政策走向的關鍵窗口期。“總體,我們認為四季度通脹壓力可控,而能耗保供、穩增長等相關政策有望出台,基於此,我們認為四季度依然有結構性機會。”他説道。

  中信保誠基金表示,國內方面,經濟下行壓力下政策持續寬鬆、中美緩和預期也將支撐風險偏好。經濟下行壓力下,四季度預計政策將持續放鬆。8、9月份經濟數據持續不達預期,9月PMI回落至榮枯線下,疊加“能耗雙控”與“限電限產”,國內經濟快速下行。

  內外部壓力下,四季度政策將持續放鬆。一方面,監管層已在保障煤電企業購煤等合理融資需求,加快釋放煤炭產能等,推動經濟恢復正常運行;另一方面,當前貨幣已然寬鬆,專項債發行也在提速,甚至房地產政策也有鬆動跡象,四季度財政、信貸有望持續發力。海外方面,市場波動加劇,但對A股均為階段性擾動。

  景順長城投研團隊認為,隨着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未來政策託底預期有所提升,中國可能率先開啓寬鬆週期。受基數影響,企業盈利三季度可能出現單季增速低點,四季度或將邊際回升,全年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增長仍有望維持較高水平。

  隨着市場對互聯網、教育、集採等行業的監管預期逐步企穩,投資者情緒有所回升,近期市場成交額連續多個交易日維持在萬億以上,顯示市場交投活躍,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所提升。

  A股在率先調整後,目前市場風險與估值壓力已有一定釋放,在流動性較為寬裕的背景下,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概率不大,往後看市場或將以結構性機會為主,建議投資者在震盪的市場中把握結構性投資機會。

  展望四季度,南方基金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權益)史博也比較樂觀。他的整體看法是,市場有望繼續保持較高熱度,指數有一定的上行空間。

  “這一判斷的主要依據有:其一,國內經濟降温趨勢明顯,這一背景下,整體流動性環境有望維持寬裕;其二,儘管局部板塊有高估,但整體A股估值處於中位數水平,港股估值處於偏低水平;其三,目前國內對地產的高壓政策預計仍將持續,債券收益率已經處於低位,權益資產的配置吸引力相對突出。市場有些觀點擔心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對新興市場的衝擊,我們認為影響不大。一方面美聯儲退出過程會非常審慎,避免對金融市場形成衝擊;另一方面,供給側改革之後,我國在經濟和宏觀政策上獨立性非常明顯,外部變量很難對國內市場形成持續的影響。”史博談到。

  展望未來行情,東方基金提示,投資者應一定程度對於滯脹行情做出準備。具體而言,年內經濟走勢因基數原因呈現前高後低,四季度出口鏈具有較大不確定性,近期地產銷售也有加速下滑的趨勢,消費增長若無新增刺激措施也將趨於乏力,四季度總需求可能出現失速。

  同時在供給方面,雙碳疊加能耗雙控,導致供應受限,上游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海外方面,歐美疫情趨於穩定,以航空為代表的出行需求持續復甦,為油價上行帶來新的支撐,若冬季發生極端氣候,能源價格可能進一步上行,進而推升國內相關產品價格。因此,綜合來看,四季度需預防滯脹情形的出現。

  市場風格或一步平衡

  成長風格或不再單邊佔優

  市場結構方面,多家受訪公募認為,步入四季度,風格預計將出現一定均衡。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當前市場風格已經趨於均衡,部分調整充分的賽道已具備左側佈局價值。四季度利率和社融增速可能小反彈,仍建議相對均衡。

  國泰基金認為,四季度市場風格可能將出現一定均衡。一方面,消費、金融等板塊基本面存在改善預期或者具備一定的估值修復動力及空間;另一方面,從過往十年的季節效應來看,步入四季度,前期高收益板塊表現將相對較弱,而前期跑輸風格則會相對佔優。

  九泰基金戰略投資部基金經理袁多武展望道,“四季度有望出現更加寬鬆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在中國經濟邊際放緩但具韌性、政策預期向好的背景下,權益市場具有一定配置機會,並可能出現明顯的結構分化和風格轉換。”

  恆越基金則發表觀點稱,展望四季度,消費領域相關數據仍較低迷,行情短期趨勢性反轉概率不高,但部分確定性較強品種逐步呈現左側佈局機會。成長風格單邊佔優的局面或已改變,資金開始關注明年的估值切換。市場震盪幅度加大,部分前期漲幅較大的高景氣賽道回調明顯,趨勢性交易資金的介入一定程度上放大了這類波動,但短期交易性風險正逐步釋放。

  在恆越基金看來,在重點產業政策方向明晰之前,A股風格仍將較為糾結,短期內領先與落後板塊之間的再均衡可能是常態,中期產業政策仍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風格或仍偏成長。10月起,上市公司三季報盈利情況披露的窗口期逐漸開啓,產業景氣度向上的新能源、科技領域以及部分週期類品種,其成長性或將進一步被驗證。

  創金合信基金指出,在下半年以來的結構性行情中,中小板塊成長賽道整體表現強於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除了一部份高景氣行業自身的高增長以外,也有公募基金等趨勢性配置力量的助力。

  分行業看,近幾個月表現強勢的半導體板塊整體估值偏高,繼續上行空間有限,但在貨幣政策相對寬鬆的狀態下,估值合理且景氣度較高的細分賽道仍有機會。新能源汽車、光伏板塊需要時間消化前期的上漲,進入四季度,板塊也會開始進行估值切換。

  在具體的風格因子上,平安基金認為中小盤與週期風格性價比佔優結合。估值與業績兩方面,中證500與中證1000估值性價比相對佔優,同時科創50憑藉“高增速”也具備一定優勢。

  在風格層面,週期仍兼具“高增速”和“低估值”的屬性,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而由於成長風格整體處於增速與估值“雙高”階段,配置性價比有所弱化。

  儘管如此,當前機構對於後市風格如何演繹仍有爭議。博時基金認為,創業板相對滬深300業績預期重新佔優,支撐四季度成長還有機會。此外,觸發8月以來高增長成長賽道跑輸價值的主因在於成長/價值的股價比值處於歷史高位,部分資金有高低切換所致。

  “事實上,2010-2020年成長牛中交易行為引發的風格再平衡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2個月。我們以成長風格跑輸價值,且價值指數絕對收益為正定義成長牛中的風格再平衡階段,該階段自2010年以來總共出現過10次,這10次中有9次時間跨度均在2個月以內,且多在成長風格上漲的後半段,價值股容易補漲。” 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詳細解釋道。

  基於此,魏鳳春表示本輪成長風格明顯跑輸價值從8月開始,按照2個月的過往風格再平衡時間跨度歷史經驗,四季度高增長方向有望再次跑贏價值,我們建議投資者別放棄高增長成長方向的主倉位,用高增長穿越週期。

  短期關注中美緩和

  及三季報超預期兩條線索

  投資策略方面,多家基金公司建議短期關注中美緩和(電子、汽車、機械等)以及三季報超預期(電新、交運、煤炭、醫藥等)兩條線索。

  部分公募建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下政策持續寬鬆、中美緩和預期也將支撐風險偏好。因此,四季度結構仍是主要矛盾,重點關注三個方向,科技成長、消費、新基建。

  華南一家公募投資總監則表示,“從業績增速和市場估值水平來看,市場目前上升空間有限,更多的是市場結構的調整。2021年市場基本上是結構平衡的過程,在四季度預計仍將延續。因此指數看市場將維持震盪的格局,但是結構機會上依然不缺。因此也決定了投資機會將依然是避高就低的策略。市場在完成結構性調整之後,隨着經濟的迴歸常態將逐漸以業績為驅動走出震盪格局。”

  九泰基金戰略投資部基金經理袁多武稱,風格切換正在進行的過程中,或許兼具性價比的中小盤總體佔優於大盤的風格將更加明顯。短期而言,穩增長的政策預期可能會帶來傳統板塊的機會。

  萬家基金策略分析師錢海表示,低估值+政策受益是勝率較高的配置思路,按照估值、風格、資金、需求、供給五維度的打分排序,篩選行業作為參考,結合自下而上的邏輯,我們認為四季度有望獲得超額收益的行業為:鋼鐵、煤炭、房地產、農林牧漁、有色(銅鋁)。

  “從政策維度看,四季度是盈利空窗期,優先關注政策受益品種:房地產、基建鏈、農業等。” 錢海進一步表示,就估值維度而言,美聯儲Taper和通脹壓力背景下,可能制約國內貨幣政策空間,維持低估值配置策略估值分位數處於過去5年50%分位以下的主要為:有色、鋼鐵、建材、醫藥、房地產、金融等。

  對於四季度即將出現的上市企業業績真空期,永贏基金也表示,本月15日前將有部分公司的三季報預告集中披露,由於十月底後將進入長時間的業績真空期,三季報所反映的行業景氣度可能對四季度表現有重要影響,具體關注點包括高景氣賽道的成長性驗證以及中下游製造業盈利受擠壓程度是否緩和,中上游能源和原材料的業績可能相對亮眼,但股價透支較多預期後,博弈情緒較重。

  週期方面,調整後可能有反彈機會,畢竟供需缺口未完全閉合,同時三季報業績可能十分亮眼,但參與難度變高;科技方面,新能車、新能源和國防軍工景氣趨勢猶在,且四季度需求端高景氣,中期仍是重要的方向,建議保持關注。

  消費方面,白酒三季報有改善預期,可保持觀察。此外,市場選股向確定性迴歸,或也有助於消費板塊的表現。

  繼續佈局優質成長主線

  站在當前時點,針對四季度的行業板塊配置,公募基金普遍認為“雙高”的硬科技板塊仍為配置主線。長期策略擁抱大方向,以長打短。繼續逢低佈局以“專精特新”與科創“小巨人”為代表的優質成長核心主線。

  景順長城投研團隊認為,方向上,關注傳統板塊估值修復與風格再平衡需求,硬科技仍然是未來確定主線。

  此外,景順長城認為,消費穩增長優勢或將凸顯,且前期大幅調整後消費板塊本身具備修復邏輯;經濟壓力持續顯現的情況下,週期屬性弱,盈利長期持續增長的低BETA板塊值得關注,其中受益於雙碳政策,公用事業的生態環境價值日益凸顯。

  在具體的行業與主題配置上,平安基金長期看好高景氣、高成長的硬科技板塊。其中,受益於碳中和,與能源相關的硬科技行業將呈現持續的高增速,如新能車、光伏、風電等行業。受歷史性景氣與國產替代雙輪驅動,半導體全產業鏈亦將保持高景氣。雖有“集採”政策出台,但由於全產業鏈交付節奏提速,國防軍工高景氣持續兑現。

  此外,平安基金認為,在政策紅利的推動下,呈現多投資主題機會。比如,在能耗收緊和環保趨嚴的加持下供給端受到強約束,六大高能耗品企業有望帶來業績的持續超預期;專精特新被提到國家戰略的高度,相關行業和個股將持續發酵受益。

  博時基金指出,目前PPI與CPI剪刀差創新高驅動2021年三季度淨利率繼續上行,ROE高點則要到2022上半年,疊加主要指數估值處於均值附近,依然是結構重於倉位。成長+週期鏈景氣相對佔優,是四季度的主方向。

  博時基金補充表示,盈利擴張驅動中小市值的中證500相對滬深300業績趨勢佔優,擴散繼續看好中證500。當前消費品估值相對基本面高估明顯,仍需消化估值,建議規避。週期和成長估值與基本面匹配度尚可,成長中最看好三季度景氣驗證強的新能源車產業鏈,煤飛色舞的資源品行情已進入趨勢交易階段,僅建議重點關注基礎化工。

  金信深圳成長基金經理黃飆表示,預期成長型資產,包括科技、醫藥、大消費將重新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這些行業的中長期邏輯仍然堅實,短期看,這些板塊的調整幅度也已較為充分。後續擾動因素將逐步消化,業績也將逐步印證,優質龍頭公司具備穿越週期的能力。

  整體來看,創金合信認為,經濟下行壓力大,地產銷售差,政策上可能要出現變化,但不可能立刻反轉,大概率是之前收得過緊的地方適當的寬鬆。市場目前對經濟基本面還是存在一定的擔憂,整體上下行的壓力是有的,但空間不大,預計短期內結構性的行情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策略上關注估值相對合理的高景氣賽道,可以圍繞三季報超預期的板塊擇優配置。

  目前消費和醫藥板塊開始企穩,茅台釋放積極信號,板塊整體平穩運行,短期看下行風險基本解除,但在行業基本面沒有出現明顯的積極變化以前,上行空間也較為有限。投資方面可以關注消費和醫藥板塊內利空基本釋放,逐步企穩的個股。

  中信保誠基金也認為,可關注三個方向。其一,高端製造仍是中期主線,持續作為基礎配置,以光伏、新能源車、半導體為代表的高端製造高景氣趨勢不改。

  其二,消費部分值得關注,估值經過前期的一定程度調整後,展望明年或出現配置價值;其三,金融地產,寬信用條件下金融地產行業估值修復的動力和空間兼備。

  諾德基金總經理助理郝旭東認為,中長期角度看,大消費和醫藥行業到了長期佈局的時點。

  未來一段時間若經濟增速仍表現較大壓力,流動性出現合理寬鬆,對股市及債市都會構成利好,而從估值角度看,A股總體估值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但結構性差異較大,前期新能源汽車、光伏等行業上漲較多,估值部分透支未來業績增速,短期股價面臨一定壓力。而消費醫藥等行業由於基數原因業績增速放緩,股價調整也較為劇烈,給予長期投資者較好的配置機會。

  “同時,我們對科技行業也抱有積極態度,科技股崛起的基礎仍為產業崛起,而新興產業是我們當前經濟發展的一個重點,長期受到政策支持,同時在很多領域也實現了從技術到市場的突破。我們在科技行業的投研中,重點關注公司的產品和核心技術,適當忽視短期事件影響,同時視不同產品生命週期和滲透週期給予不同的估值定價。重點關注半導體、先進製造、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投資機會。” 郝旭東表示。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