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俊嶺)訊,“明明港股比A股便宜很多,結果經歷了近兩年以後,越來越便宜了,投資體驗很不好……”今天下午收盤後,一家知名私募的合夥人發出如此感慨。
港股又又又創新低了!今年以來,這位私募合夥人身邊的很多投資者也都很迷惑,港股投資環境是開啓了“地獄模式”嗎?如此“便宜”的港股是否具備投資價值?
與港股同遭市場無情拋棄的,還有被很多人戲稱“房慘”的房地產。在另一位知名私募老總看來,今年市場資金集中於碳中和相關的賽道,主要還是因為其他賽道的景氣度不佳,或者受到政策的嚴厲打壓。
不過,縱觀資本市場的發展規律,機會也常在極度悲觀中萌生。通過理性思考和縝密分析,上述私募管理人也看到了遠方若即若離的點點曙光,悲觀預期終有結束之時,錯殺的估值也定有修復的一天。
誰無暴風勁雨時,“港股”並沒有那麼差!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12月8日,少數派投資合夥人兼研究總監張寧引用了施耐庵這樣一句名言,給自己一篇《跌跌不休的港股,長期看並沒有那麼差》以畫龍點睛。
提到港股,張寧表示,明明港股比A股便宜很多,結果近兩年卻越來越便宜了。當然,投資人也要看到機會,影響兩個市場走勢的環境並不完全一樣,從長期看港股也有其自身的魅力。
從公開數據上看,這兩年的投資港股一直很難賺錢,2020年恆生指數跌幅3.40%,2021年截至12月7日跌幅14.25%,而同期滬深300指數為漲27.21%,跌6.11%,走勢遠遠跑輸A股。
從估值水平看,港股估值一直比較低,截至上週末,恆生指數市盈率不到10,主流市場中市盈率最低水平,低於滬深300的13和德國的15,也遠遠低於標普500的25倍市盈率。
歷史上,港股和A股一樣,也曾經經歷過估值大起大落。從市場定價驅動來看,70-80年代恆生指數走勢主要由估值驅動,而80年代之後,隨着估值中樞合理化,恆生指數抬升轉為由業績(EPS)驅動。
今年下半年以來,投資者對於經濟下行的壓力很擔心,而最近幾個月中概股的問題也讓投資者更加擔心風險;部分投資者也擔心美聯儲收緊流動性的預期下,港股更加雪上加霜。
“我們認為也不用那麼悲觀,港股近兩個季度以來的快速下跌也反應了悲觀的預期,而不到10倍的市盈率已經到了10年來極低水平。”張寧認為,放在更長視角看,港股表現並不差。
回顧2001-2019年恆指走勢,大致經歷了4輪牛市過程,對比A股走勢來看,熊短牛長特徵十分明顯,港股的國際化和機構化程度決定市場的成熟度更高,長期視角的趨勢上行更加明顯。
守得雲開見月明,房地產板塊有望“估值修復”
“隨着地產嚴控和疫情紅利的逐步消退,經濟下行壓力已經明顯顯性化,穩增長有望重回政策重心。”泊通投資總經理盧洋在最新一期《泊通週記》中,開門見山地亮明瞭自己的觀點。
在盧洋看來,今年以來,政策制定者無需擔憂經濟增速,有空間着力推進去槓桿、嚴監管,這導致了地產、互聯網、醫藥、教育等行業大幅下跌,資金集中於碳中和這一個符合政策導向的主線上。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市場資金集中於幾個碳中和相關的賽道,主要還是因為其他賽道的景氣度不佳,或者受到政策的嚴厲打壓。不過,事態正發生着一些微妙的變化。
上週恆大實質性違約之後,一行兩會和住建部的集體表態了,其中銀監會在支持剛需的基礎上,明確表示要支持改善型需求,置換等改善型需求幾乎被冰凍,後續預計會有政策針對性提供支持,擴大需求。
“房企融資端則明確表示要加大開發貸和併購貸款的發放,尤其併購貸在行業下行週期裏,有助於弱者變現資產應付流動性危機,也有助於強者藉機提升市佔率。”盧洋稱。
整體來看,上層定調之後,各部委協同致力於避免地產行業“硬着陸”,房企的現金流壓力將有明顯緩和,也有助於緩解市場對於地產產業鏈極度悲觀的預期,相關產業鏈有望迎來明顯的估值修復。
而隨着政策重心轉向穩增長,尤其是明年初看到社融數據出現快速回升,寬信用初現成效後,盧洋堅信,市場對於未來經濟的悲觀預期也會有所修復,近期盤面風格切換的跡象已經愈發明顯。
在這一邏輯的推演下,盧洋認為,與經濟強相關的地產鏈條,這些已經極度低估的大盤價值的板塊也將分流原有賽道股的資金,市場風格將出現切換,這也符合ROE見頂後風格偏向大盤價值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