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抗週期”?管清友發文:看阿里淘特、淘菜菜“數實融合”實踐
12月30日晚,預見2022·吳曉波年終秀舉行,經濟學家管清友出席並發表演講指出,我們正在經歷一個換檔減速,這是一個經濟規律。在這樣一個減速期裏會出現劇烈的產業變遷以及結構調整,這裏既有機會,也有風險。
當經濟、資本和流量都進入存量時代後,新的週期就會到來,而以“提效”為本質內在驅動力的“數實融合”則具備了“抗週期”的屬性,相關企業會在變動的週期中成為“常青樹”。不同行業“數實融合”的前景和未來,成為亟需研究的命題。
管清友在其文章《互聯網企業的未來》提出,民眾對互聯網行業從全力支持,到口碑兩極分化,現在呈現普遍質疑與批評。如果分析討論只停留內容導向不正確或者是資本無序擴張分析都會過於片面與膚淺,也無法深刻理解國家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與對互聯網行業重拳整頓的邏輯關係,更難以看清互聯網出路在何方。因此,我們需要從更廣闊的角度去理解互聯網經濟背後的邏輯。
中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為了激活市場,數字經濟是未來經濟增長動力之一。互聯網本身已經結束野蠻生長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接下來需要更多地從平台側往產業側轉移,提高商業效率,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融合。高質量發展需要深化供給側改革,發展數字經濟與區域協調發展。數字經濟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共同合作。從企業角度看,互聯網企業具有天然優勢,資本雄厚、有技術儲備、人才眾多等等。
文章舉例指出,阿里近期成立中國數字商業板塊,主要進行數字生態建設和升級商業基礎設施,打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數字化M2C模式。針對實體經濟,淘特在生產區建設智能工廠,淘菜菜深入鄉村的上下行通道,進行產地倉建設,落地“千縣共配中心”項目,打通區縣市場,實現城鄉之間和省市之間的區域協調發展。針對數字經濟,淘菜菜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選種、種植和溯源數字化,實現數字經濟與實體生產相結合,提升生產效率。通過技術和模式的融合將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共振共贏,互聯網企業才能擴大高質量經濟發展的空間。
互聯網企業發展政策上要符合要求,經濟上要帶動科技創新,社會上要保障員工合法權益。如淘特、淘菜菜等,在縣鄉建立產地倉、數字工廠,在城市升級居民小店……全環節下來,生產流通損耗降低,城鄉居民能夠獲得讓利,中小型工廠也可就此實現轉型升級。
長期來看,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有助於延伸產業鏈,促進行業從縱向發展到跨界合作。行業內企業從原本的競爭關係轉向競合關係,個人消費者可以參與產品設計和製造成為產消者,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關係被重新定義,形成全新產業網絡。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將給產業發展邏輯、產業組織形態、產業發展形態都帶來結構性、顛覆性變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