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飛鵬:確保宏觀槓桿率穩定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人表示,我國宏觀槓桿率持續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儘管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出現階段性上升,但2021年以來已經回落到基本穩定的軌道。

  我國宏觀槓桿率,從縱向變化看,增長勢頭得到較好遏制;從國際橫向比較看,也保持了較好的態勢。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一度停擺並且全年經濟負增長,加上各國為應對疫情實施寬鬆的宏觀調控政策,宏觀槓桿率快速上升。我國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導向,宏觀槓桿率在2020年經歷三個季度上漲後從第四季度開始下降,全年槓桿率提高幅度遠低於國際清算銀行統計報告的所有國家和地區總體水平,更低於發達國家上升幅度。

  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既是着眼於長期總體的考慮,也應該是長期選擇。2016年以來,我國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動去槓桿工作的落實,採取多種措施,有效遏制了宏觀槓桿率快速增長勢頭,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取得階段性成果,在實現金融風險整體收斂、總體可控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來看,這些舉措為我國在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宏觀調控政策發力穩定經濟增長時留下更大空間。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但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一般而言,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穩定經濟增長需要適度寬鬆的宏觀調控政策。與此同時,我們在分析宏觀槓桿率的歷史數據變化過程中,還可看到,宏觀槓桿率呈現出明顯的易漲難跌特點,槓桿率增長在不同時期又有明顯的結構性特徵。槓桿率作為債務與產出的比值,在宏觀經濟向好時,經濟產出增加會擴大槓桿率的分母,宏觀調控政策會逆週期收緊,可降低槓桿率分子的增速,使得此時的宏觀槓桿率更容易實現穩定或者下降;宏觀經濟下行時則不然,不僅經濟產出降低從分母上推動槓桿率上升,而且宏觀調控政策也會逆週期放鬆,從分子上推動槓桿率上升。因此,如何在實現宏觀政策穩健有效、保障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同時,確保宏觀槓桿率穩定以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尤為值得認真考量。

  在此過程中,既需要各項宏觀政策協調聯動,又需要跨週期和逆週期調控有機結合,從總量、結構和價格等方面全方位發力。在總量上,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在結構上,創新並利用好結構性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在價格上,圍繞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金融讓利實體經濟開展相關工作。

  面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三重壓力,在穩定經濟的過程中穩定宏觀槓桿率,既需要對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有科學的認識,也需要在政策方面靈活適度、科學精準,在穩增長和防風險之間建立長期平衡。宏觀政策要堅持系統觀念,從跨週期和逆週期、總量和結構等角度綜合考慮,既要積極發力推動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不斷做強經濟基礎,又要切實穩定宏觀槓桿率,有效防範金融風險。這不僅是當下的需要,更是高質量發展的長遠要求。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系國家信息中心博士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 婁飛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6 字。

轉載請註明: 婁飛鵬:確保宏觀槓桿率穩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