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斷出手,又有一家券商巨頭旗下資管公司申請公募牌照。
最新一期《基金公司申請審核公示表》顯示,國泰君安資管遞交了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審批申請,在8月13日公佈的2020年半年報中,國泰君安也曾透露已經啓動了公募資格申報工作。
事實上,國泰君安只是券商積極申請公募牌照的一個縮影,近期證監會出台《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優化了公募牌照制度,放寬"一參一控"限制,允許同一主體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
一位券商資管人士透露,其所在券商資管正在積極準備公募資格申請。他預計,待公募基金“一參一控”鬆綁政策正式落地,多家券商資管會在第一時間遞交公募資格申請。
國泰君安資管申請公募牌照
二季度末資產管理規模6432億元
國泰君安在公募基金業務上又有最新動作,
在證監會公佈的最新一期《基金公司申請審核公示表》,國泰君安也加入申請公募資格的隊伍。
相關信息顯示,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於今年8月14日遞交了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申請,審核期限為20個工作日。
據瞭解,國泰君安資管正式成立於2010年10月18日,是業內首批券商系資產管理公司,公司註冊資本金20億元,是國泰君安證券的全資子公司。
國泰君安資管也是業內排名靠前的券商資管機構,國泰君安在近期披露的2020年中報中透露,報告期末,國泰君安資管的資產管理規模為 6,432 億元、較上年末減少 7.8%,其中,主動管理資產規模 4,036 億元、較上年末減少 3.9%,主動管理佔比 62.8%。
根據基金業協會的統計,2020年上半年,國泰君安資管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排名行業第 2 位。
在公募業務上,國泰君安資管繼首批獲得大集合公募改造試點資格後,已累計完成 4 只大集合產品的參公改造。2020 年上半年完成 2 只大集合改造,並啓動了公募資格申報工作。
事實上,國泰君安已經通過參股華安基金手握一張公募基金牌照。2017年10月中旬,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受讓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持有的華安基金20%股權,正式入主華安基金。此後,國泰君安創新投轉讓華安基金股權給國泰君安證券,華安基金股權也從國泰君安證券全資子公司直接到國泰君安手中。
更早之前,國泰君安將國聯安的51%股權以10.45億元轉讓給太平洋資產,也被業內人士解讀為旗下資管子公司掃除“一參一控”障礙,直接申請公募牌照“鋪路”。
“事實上,“一參一控”鬆綁的新規仍處於徵求意見階段,國泰君安目前只參股華安基金,並沒有控股基金公司,已經具備直接公募牌照的條件。”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分析。
“一參一控”政策鬆綁
部分大券商擬申請公募牌照
今年7月31日,證監會對《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並更名為《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新規”)。新規優化了公募牌照制度,適當放寬“一參一控”限制,允許同一主體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
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獲悉,部分大型券商已經開始籌備申請公募牌照,一位券商資管人士向記者透露,他所在券商資管已經開始準備公募牌照申請材料,只待政策開閘。現在“一參一控”政策放開,待董事會決議通過,並走完內部流程之後,這項業務就會很快推進。
另據行業人士透露,華南一家大型券商也有意向申請公募牌照,該公司旗下的大集合改造公募產品長期業績較好,管理規模較大,申報公募牌照有利於加強公司業務協同,更好提升資管業務。
多位業內人士對此評論,“一參一控”限制的放寬,未來大型券商將可能陸續入局,這將帶來公募參與主體的多元化,提升公募在資管行業佔比,併為普通投資者帶來更豐富的產品和服務。
具體在業務和產品佈局方面,多位行業人士預判,大型券商入局對頭部公募影響有限,但從長期來看,券商在股票ETF等權益類產品、公募REITs等方面,以及高質量人才、基金銷售渠道、投研等方面,都可能給基金業帶來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
在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師李穎看來,就券商資管入局公募基金而言,天然會有兩個選擇:一是發行權益產品轉化現有股票客户;二是搶奪客户的銀行理財資產作為新增份額。無論是哪個選擇,都會帶來券商更傾向於自身公募產品發行,尤其是實力雄厚的大型券商。對於公募基金公司而言,最直觀的影響將是渠道會變得更為昂貴和擁擠,高質量的人才也會面臨市場的搶奪。
創金合信基金副總經理黃越岷也分析,若未來大型券商入局,短期看,對於銀行理財子公司和頭部基金公司影響有限;長期看,會形成一些衝擊,特別是在ETF業務方面。
他認為,大型券商通常業務範圍比較廣泛和全面,此前部分基金公司通過與券商創新合作部分資管產品的階段性機會可能會變少;其次,此前券商作為公募基金的銷售渠道之一,有可能因為更多資源傾向於自家資管產品而減弱對公募基金的銷售力度;最後,在非標業務進行標準化供給方面,比如公募REITs方面,預計券商會積極參與其中。
但也有券商資管人士對此表示了不同意見。他分析,儘管業內有聲音認為券商在拿到公募牌照之後,在ETF領域會與現有基金公司形成競爭,但他認為券商資管在股票ETF產品上不一定比現有公司具備更多優勢,因為ETF銷售主要還是通過券商渠道,而券商渠道一般不太願意銷售別家券商旗下資管產品。不過,有些大型券商自有渠道很強的話,也不一定需要依靠別的券商進行銷售。
此外,上述券商資管人士還説,“除了股票ETF領域之外,更多的券商資管加入公募基金領域,在銀行渠道、互聯網等其他渠道,競爭肯定會更加激烈。在投研領域也會具備差異化優勢,例如,券商研究所會給集團旗下資管公司投研業務提供支持。”
獲公募牌照的券商資管發展差距較大
2013年9月26日,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申請獲得證監會許可,成為全國首家獲得公募資格的證券公司。截止2020年6月末,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共12家。
Wind數據顯示,截止今年二季度末,獲公募牌照的券商資管中,除北京高華證券外,其餘12家均有佈局公募基金業務,合計管理規模3799.38億元,且11家券商資管規模分化明顯,各具特色,上海東方證券資產所管非貨幣公募基金資產規模1252.89億元,在11家券商資管中位列第一,且股票加上混合基金規模超過1000億元,合計權益基金佔比接近8成。中銀國際證券以994.38億元非貨幣基金規模位居第二,債券基金在其規模佔比超過97%;也有國都證券拿下公募資格超過5年,所管公募資產仍不足5億。
“券商資管牌照相比基金公司專户更為靈活,比如ABS、非標等公募基金母公司的專户部門不能開展的投融資業務,券商資管都可以做,券商資管牌照相當於公募基金牌照加上基金公司子公司牌照,此前部分券商更多從事非公募業務。”上述券商資管人士分析,但是,隨着資管新規落地,券商資管通道業務遭受衝擊,未來券商資管會逐漸重視公募業務。
“有些小券商本身也不具備發展公募基金的能力,就將業務聚焦在自身比較擅長的某一塊券商主業上,例如經紀業務,投行業務。”另一位券商資管人士表示,“除此之外,相比公募基金大力拓展各大銷售渠道,券商資管天然較為依賴自己的渠道,普遍在銀行渠道耕耘不深,除了東證資管在佈局銀行渠道上做出成績,很多券商資管發行的公募產品只在自己的券商渠道銷售,即使自身經紀業務夠強,和銀行渠道也不是一個體量,這也是部分券商資管公募業務發展受限的原因之一。”
責編:李震 | 總監:萬軍偉
(來源:中國基金報)
【來源:大河財立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