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美國銀行業為何崛起?

要聞 1990年代美國銀行業為何崛起? 2020年7月30日 10:50:29 國信證券

摘要

1990年代美國銀行業走向繁榮,1995-1998年中旬超額收益明顯

美國銀行業從1990年代初期的困境逐步走向繁榮,盈利能力持續增強,進入穩定發展新階段。1995年初至1998年7月14日,標普500銀行指數上漲了266%,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156%,銀行股投資價值巨大。

1990年代兼併收購潮後,美國銀行競爭力大幅提升

1980-1994年的美國銀行業兼併收購是為了化解危機,為之後銀行業的崛起奠定了基礎。此階段大量中小銀行破產倒閉,且集中在少數幾個地區。另外,對伊利諾斯大陸銀行的救援體現了“太大而不能倒”原則。

1994-2000年美國銀行業併購發生在經濟繁榮時期,主要目的是增強競爭實力,更好的參與全球金融自由化競爭。同時,美國單一銀行制度和分業經營被打破,為銀行併購提供了法律環境。經過1990年代的併購潮,美國銀行集中度快速提升,出現了以花旗集團為代表的大型全能銀行,美國銀行業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美國重新捍衞了金融霸主的地位。

1990年代美國經濟穩定高增長,房地產景氣度持續提升

美國經濟自1992年3月復甦,連續十年呈現“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率”的繁榮態勢。同時,1990年代美國房地產景氣度持續提升,不動產抵押貸款資產證券業務快速擴張,經濟的高增長和房地產繁榮為美國銀行業提供了很好的經營環境。

我國有望迎來一輪中小銀行兼併收購潮,混業經營有序推進

當前我國銀行業面臨着與美國銀行1990年代初期相似的困境,區域性中小銀行風險集中,利率市場推進帶來息差收窄等。去年以來的包商銀行、錦州銀行等風險銀行處置事件反映我國監管層正在考慮有序深化中小銀行改革,化解中小銀行風險。同時,近期媒體報道監管層考慮向大型試點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我國混業經營有序推進,以更好應對全球金融自由化的深入推進,未來我國銀行業抵禦風險和經營能力都有望大幅提升。

風險提示:若宏觀經濟大幅下行,可能從多方面影響銀行業。

目錄

1990年代美國銀行業為何崛起?

報告正文

01 1995-1998年美國銀行股超額收益明顯

1995-1998年中旬美國銀行股投資價值巨大,具有明顯的絕對收益和超額收益。標普500銀行指數在這一時期上漲了266%,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156%。標普500銀行指數PB由1.2x提升至1998年中旬的3.5x。

個股表現來看,我們選取了11傢俱有代表性的銀行,其中,花旗集團上漲了591%,美國合眾銀行上漲了518%,漲幅較小的富國銀行、美聯銀行和PNC財務服務公司也分別上漲了269%、251%和226%,明顯跑贏同期標普500指數。

美國1927年制定的《麥克法登法案》禁止商業銀行跨州設立分支機構,實行單一銀行制度,使得美國銀行業務區域集中無法抵禦局部性的經濟波動或衰退,這也體現在了1980-1994年倒閉的銀行高度集中在少數幾個地區。1980-1994年有三次比較大的地區和部門經濟衰退造成了大範圍的區域銀行破產,受1980年代兩次石油價格暴跌影響經濟嚴重衰退的地區的銀行、1980年代初農產品價格下降導致過於集中農業貸款的銀行大量破產、相關不動產衰退區域銀行。根據《美國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銀行危機研究》披露,1980-1994年關閉或接受了FDIC援助的1617家美國商業銀行中破產數量前五個州佔比達58.6%。

2.2 提升競爭力階段 海外銀行快速擴張,美國銀行亟需提升競爭力

進入1990年代中後期,美國銀行業已走出衰退,這一時期的銀行業併購發生在美國經濟繁榮時期,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實力,擴大市場份額,更好的與海外銀行競爭。1980年代以來,全球金融自由化持續推進,以日本銀行為代表的海外銀行快速擴張業務,搶佔了美國銀行市場份額,給美國銀行業帶來巨大的挑戰。根據英國《銀行家》雜誌披露,1992年以資產額排列的世界十大銀行美國空無一席,而日本佔據了7個席位。同時,1980-1990年代初的銀行業危機給美國銀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打擊,雖然通過兼併收購的方式逐步走出了危機,但美國銀行業系統仍是比較脆弱的。因此,美國銀行業亟需通過併購來提高實力,以更好的參與全球金融自由化的競爭。

4.2 資產質量大幅改善

美國銀行業不良率在1991年2季度末達到階段性高點3.79%,之後進入持續快速下行通道,截止1999年末,美國銀行業不良率已降至0.91%。美國銀行業不良率持續下行主要受益於美國經濟的穩定高增長,同時,1980-1990年代初美國銀行加大對壞賬的處置力度以及通過兼併收購提升了美國銀行業整體抵禦風險的能力。伴隨美國資產質量的好轉,美國銀行業撥備覆蓋率大幅提升,1999年末美國銀行業撥備覆蓋率為170.4%,較1990年初提升了約107個百分點。

4.3 綜合化經營能力增強

1995年以來美國銀行非息收入佔營業收入比重呈現持續快速上升態勢,1999年末美國銀行非息收入佔營收比重為41.2%,較1994 提升了9.5個百分點,主要是美國綜合化經營能力增強。

05 總結

美國銀行業從1990年代初期的困境逐步走向繁榮,在1995-1998年中旬獲得巨大的絕對收益和超額收益,除了宏觀經濟環境改善之外,我們認為1990年代以來美國銀行業監管制度的變革以及以提升競爭力為主要目的的兼併收購也非常重要,不僅助推了美國經濟的增長,同時提升了美國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和盈利能力。

美國經濟自1992年第2季度進入穩定高增長階段,未來十年呈現“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率”繁榮態勢。同時,房地產市場景氣度持續提升,不動產抵押貸款資產證券化快速發展,進一步助推了美國經濟的高增長,為美國銀行業經營提供了很好的經營環境。

1990年代初期是美國銀行業危機化解階段,為美國銀行業之後的崛起奠定了基礎。進入1990年代中後期,美國銀行業已走出衰退,這一時期的銀行業併購發生在美國經濟繁榮時期,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實力,擴大市場份額,更好的參與市場競爭。1994年的《州際銀行法》和1999年的《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打破了美國單一銀行制度和分業經營的限制,為美國銀行的併購提供了法律環境。經過1990年代的兼併收購潮,美國銀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出現了以花旗集團為代表的大型全能銀行,美國銀行業抵禦風險的能力增強,美國捍衞了自身金融霸主的地位。

受益於經濟的穩定高增長以及美國銀行經營能力的強化,1990年代中後期美國銀行業盈利能力持續提升,進入穩定發展階段。美國銀行業資產規模穩步擴張,資產質量大幅改善,綜合化經營能力增強。

當前,我國銀行業面臨着與美國銀行業1990年代初相似的經營困境,利率市場化後息差收窄,宏觀經濟下行導致不良貸款率上升,部分中小銀行面臨區域性風險偏高、大型銀行面臨非銀金融機構競爭越來越激烈等問題。參考美國1990年代經驗,我們認為我國銀行業需要一輪中小銀行兼併收購潮來化解存量風險,以進一步提升我國銀行業抵禦風險的能力和市場化經營的能力。同時,面對全球金融自由化的深入推進,在歐美日等主要經濟體銀行混業經營的大環境下,我國混業經營大勢所趨。從去年以來的包商銀行、錦州銀行等風險銀行處置事件可以看出,我國監管層目前正在考慮有序深化中小銀行改革,化解中小銀行機構風險;同時,近期媒體報道監管層考慮向大型試點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我國混業經營正在有序推進。

06 投資建議

未來我國銀行業有望迎來一輪中小銀行兼併收購潮,混業經營也正在有序推進,銀行業抵禦風險的能力和經營能力都有望大幅提升,但未來銀行經營能力將進一步分化。

07 風險提示

若宏觀經濟大幅下行,可能從多方面影響銀行業,比如經濟下行時期貨幣政策寬鬆對淨息差的負面影響、經濟下行導致不良貸款增加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54 字。

轉載請註明: 1990年代美國銀行業為何崛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