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月16日發佈公告,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3年1月16日人民銀行開展7790億元中期借款便利(MLF)和156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充分滿足金融機構需求。
在利率方面,1年期MLF利率為2.75%;7天期逆回購利率為2%,14天期逆回購利率為2.15%,均與此前持平。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1月MLF加量續做,除符合春節前一般規律外,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支持銀行“合理把握信貸投放力度和節奏,適時靠前發力”,在一季度經濟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背景下,加大貸款投放,以寬信用支持穩增長。
春節疊加寬信用 央行加量續做MLF
央行開年加量續做MLF,業內人士認為,符合近年來春節前央行MLF操作的一般規律。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這有助於維護春節期間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更好地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保障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峯指出,由於今年是早春,因此臨近春節前的一週市場流動性可能會因為繳税高峯期、補繳法定存款準備金、取現需求增加、夾心層銀行存款節前流失等原因面臨挑戰。因此,央行會持續加大誇春節公開市場操作(OMO)的投放力度,節前流動性儘管承壓,但壓力可控,無需擔憂變盤。
除了平抑市場流動性受春節因素擾動之外,多位業內人士還認為,央行加量續做MLF是“政策考前發力”的一部分。
王青認為,1月MLF加量續做,有助於控制市場利率中樞上行勢頭。1月MLF加量續做,不僅會繼續遏制短端市場利率上行勢頭,而且將引導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等中端市場利率中樞下行。這將有效穩定市場預期,有利於銀行以較低成本向實體經濟提供信貸支持。
此外,王青表示,近期監管層多次強調,“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合理把握信貸投放力度和節奏,適時靠前發力。”1月MLF加量操作疊加2022年12月全面降準落地,將直接補充銀行體系中長期流動性,增強銀行信貸投放能力,助力銀行信貸在1月實現“開門紅”。這會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MLF利率保持不變 目前下調必要性不高
2023年開年首次MLF續做,央行選擇將利率維持不變。業內人士認為,這符合市場預期,背後是一季度宏觀經濟很可能面臨“最後一跌”,當前下調政策利率必要性不高。
董希淼認為,本次MLF中標利率與此前持平,主要是考慮銀行負債成本有所下降及內外均衡問題。近期,儘管處於“開門紅”期間,但存款市場競爭有序,多數銀行主動下調存款利率,銀行存款成本有所下降。
王青表示,雖然防疫政策調整後的一段時間內感染數量大幅上升,穩增長需求較高,但醫學專家普遍預計,一季度末前後感染高峯將會退去,一季度宏觀經濟很可能面臨“最後一跌”;二季度開始伴隨居民消費反彈,經濟有望展開一輪較快回升過程。
“這意味着儘管12月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指數均創2022年最低,短期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當前下調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不高,對此市場已有預期。”王青預計,一季度宏觀政策將通過推動基建投資保持兩位數高增,出台較大規模促消費措施,以及加大對房地產行業支持力度等方式,穩定宏觀經濟運行。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亦表示,從金融數據看,國內居民部門信貸需求偏弱,主要受疫情干擾與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但隨着國內持續優化防疫措施,疫情對經濟活動限制減弱;國內一攬子穩增長政策落地見效,居民端融資需求有望逐步回暖,尤其是居民消費信貸需求會早於房貸回暖。
1月降息降準可能性減弱 全年仍有下降空間
“MLF維持利率不動,這意味着以其為錨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在1月份下降的可能性有所減弱。”周茂華表示,部分銀行息差壓力有所增大,對LPR利率下調也構成了一定阻力。
王一峯亦認為,1月份降息可能性在下降,2月份也是觀察期。政策需觀測“寬信用”形勢後再行決定刺激性貨幣政策選擇。受疫情影響,降息刺激總需求的舉措可以在供給側修復之後,2月份也是觀察期,屆時需視信貸“開門紅”投放情況和消費修復情況再定。
不過,5年期以上LPR利率仍有可能下調。董希淼指出,央行應繼續引導LPR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適度下行,既減輕居民住房消費負擔又激發企業中長期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更好地推動宏觀經濟穩步恢復。
王青亦指出,1年期LPR報價方面,當前企業貸款利率明顯低於居民房貸利率,且各類結構性支持政策工具豐富,都會引導企業貸款利率持續下行,由此1月1年期LPR報價有望保持穩定。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為5年期以上LPR報價更大幅度下調騰出空間。
“着眼於年初穩增長、控風險,推動樓市儘快出現趨勢性回暖勢頭,監管層有可能於近期引導報價行下調5年期LPR報價,其中最早有可能在1月20日落地。”王青預計,2023年上半年居民房貸利率還將經歷持續下調過程,這是改善樓市需求的關鍵所在。
此外,王一峯預計,短期內央行無需動用全面降準工具來呵護春節帶來的季節性擾動。就準備金工具來説,當前金融機構實際執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已相對偏低,政策迴旋餘地有所減弱,“降準”的深度流動性釋放適宜緩解持續的流動性總量或結構性矛盾,而非季節性壓力。
“預估下次降準的時間窗口在4月份左右。”王一峯表示,除準備金工具外,一季度可以期待花樣繁多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投放流動性,預估2023年一季度“保交樓”領域流動性投放量或達5000億以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編輯 陳莉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