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一增一新一靠前”:中國積極財政持續發力“穩增長”
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 題:“一增一新一靠前”:中國積極財政持續發力“穩增長”
中新社記者 李金磊
在三重壓力之下,中國經濟亟待止住增速下行的勢頭。在穩增長過程中,積極的財政政策又該如何發力?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給出答案。雖然赤字率下調,但支出規模擴大,而且減税與退税並舉,新的組合式税費支持政策為企業雪中送炭。“一增、一新、一靠前”,托住經濟增長的大盤。
“一增”:支出規模擴大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擬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調,有利於增強財政可持續性。
雖然赤字率比2021年下調了0.4個百分點,但通過統籌財政資源,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的財政支出強度不僅不會下降,而且比去年會有較大提高。
中國財長劉昆用兩個數據來説明問題,一是“26.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這是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支出的安排規模,比2021年增加2萬億元以上,增長8.4%,比預期國內生產總值增幅高了2.9個百分點;二是“近9.8萬億元”,這是2022年中央財政對地方的轉移支付規模,比2021年增加近1.5萬億元,同比增長18%,這是自2012年以來的最高增幅。
“赤字率下降,但支出強度不減,可以給穩增長足夠支撐。”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對中新社記者表示,一減一增之間,體現了財政政策更加註重提升效能和可持續,不能靠無限擴大赤字來解決問題,關鍵是用好手裏的錢。其中,中央財政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大幅擴大,可以解決兩個核心問題,一是不同地區之間財力平衡問題,二是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差距的問題。
“一新”:減税與退税並舉
穩增長,就要更多企業活下去,活得好,而減税降費是助企紓困直接有效的辦法。2021年中國新增減税降費超過1萬億元,2022年中國實施新的組合式税費支持政策,減税與退税並舉,預計全年退税減税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税約1.5萬億元,退税資金全部直達企業。
2.5萬億元是什麼概念?這個退税減税的規模為歷史上最高。此舉將為企業雪中送炭,助企業煥發生機,有力提振市場信心。
“減税降費更加註重精準和時效性。”白景明認為,一方面,沒有“撒胡椒麪”,優先安排小微企業,重點支持製造業等,把有限的財力用在最急需的實體經濟領域,體現精準發力。
另一方面,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對小微企業的存量留抵税額於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還,而且多次強調“直達”,更加強調時效性。上半年往往是企業最缺錢的時候,正缺錢的時候錢來了就是雪中送炭。“打個比方,在雪花飄得最大的時候送炭,和在雪都快下完的時候送炭,邊際效應是不一樣的。”白景明説。
“一靠前”: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投資在穩增長中發揮關鍵性作用。政府工作報告要求,要用好政府投資資金,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十四五”規劃,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
2022年,財政政策靠前發力的特徵愈發明顯。近期,財政部向各地提前下達2022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券額度,下達額度為1.46萬億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温彬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在去年專項債券發行節奏相對滯後、一部分資金結轉至今年使用的情況下,今年新增專項債額度與去年持平,是相對較高的新增規模,體現了財政政策加力支持穩投資、穩增長。為配合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投資,做到政策靠前發力,今年已提前下達額度,專項債券發行節奏比去年明顯加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