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月27日訊(見習記者 王金瑞)監管近期強調中小銀行、地區性的銀行原則上只能在本地發展。“中小銀行必須要有抗拒盲目做大誘惑的能力,紮根在當地,做小、做細、做實。”1月22日,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
據肖遠企介紹,2020年銀保監會進一步明確了中小銀行的發展方向。中小銀行、地區性的銀行必須要做到:一是在本地發展,不能夠全國各地到處跑,原則上它只能夠在本地發展。二是應該聚焦小微企業和“三農”以及個人金融服務,滿足當地企業和居民的金融需求。三是做普惠金融,特別是要把一些薄弱的環節和領域填補起來。這是中小銀行的優勢所在,也是它們應該承擔的使命。
業內專家認為,監管強調中小銀行迴歸本源,堅持本地的經營,從長期來看,實際上是保護了中小銀行的發展,有助於中小銀行進一步鞏固發揮深耕地方的優勢。
中小銀行跨域發展隱藏風險
事實上,近年來,監管多次強調推進中小銀行改革,要求中小銀行迴歸本源,堅守市場定位。2017年,原銀監會印發《關於集中開展銀行業市場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將“未經批准擅自設立分支機構、網點”作為市場亂象的相關表現形式進行整治。2018年,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持續將“未經審批設立機構並展業”納入違法違規範疇進行整治。2018年12月29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規範銀行業金融機構異地非持牌機構的指導意見》,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專注主業、迴歸本源,堅守市場定位,着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避免盲目擴張。
2019年1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推進農村商業銀行堅守定位 強化治理 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要求,農村商業銀行應準確把握自身在銀行體系中的差異化定位,確立與所在地域經濟總量和產業特點相適應的發展方向、戰略定位和經營重點,完善適合小法人和支農支小定位的公司治理機制,專注服務本地、服務縣域、服務社區,專注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不斷加大金融服務創新,切實做好融資成本管理,鞏固好支農支小主力軍的優勢地位。
不久前,銀保監會、央行聯合下發《關於規範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也進一步明確,中小銀行要聚焦本地發展。其中提到“地方性法人商業銀行要堅守發展定位,確保通過互聯網開展的存款業務,立足於服務已設立機構所在區域的客户。”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從理論上來講,銀行作為一家商業機構,跨區域發展也是無可厚非的事,但是從之前城商行跨區域的案例來看,中小銀行跨區域發展容易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業務方向出現了迷失。另外,地方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困難以及短板還是比較多的,在支持地方經濟以及地方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方面,確實需要當地銀行花大力去支持。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在2017年之前,部分中小銀行藉助金融同業、影子銀行這種載體,實現跨區域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有點帶偏了中小銀行的發展方向,使其偏離了主業。
另一方面,跨地域的發展雖然意味着更大的市場,其實也意味着更大的風險,由於中小銀行往往缺乏異地管控的能力,那麼在異地管控能力比較弱的情況下,也就意味着跨區域發展可能會造成更大的風險,反倒不利於中小銀行的發展。
“在2017年之後,監管基本上對銀行跨區域尤其中小銀行跨區域發展保持着一個相對比較嚴格的態勢,實際上也表明了監管一個非常明顯導向,要脱虛向實,迴歸本源,迴歸主業。”曾剛補充道。
紮根當地更利於中小銀行發揮優勢
業內多位專家認為,強調中小銀行迴歸本源,實際上更有利於中小銀行的發展。
在曾剛看來,監管要求中小銀行要紮根當地對於中小銀行而言其實是件好事情。強調中小銀行迴歸本源,堅持本地的經營,從長期來看,實際上是保護了中小銀行的發展,有助於中小銀行進一步鞏固發揮深耕地方的優勢。
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對區域性小銀行而言,紮根當地就是其差異化所在,也是行業分化大環境下的生命力所在,如果不能認清現實、腳踏實地,一旦被互聯網之下的全國性業務所吸引,很容易走上歧路,短期虛胖增長,但喪失了差異化和生命力。所以,要求中小銀行紮根當地、聚焦小微,是中小銀行破局成功的唯一出路,專注做好自己的事,很多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從監管角度來講,曾剛建議應該給中小銀行一些支持。既然要把中小銀行限制在本地,那麼這個市場盈利空間可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監管引導中小銀行聚焦本地發展的同時,另一方面,實際上也應該通過差異化的監管政策,去降低其運營成本,這樣可以進一步強化或者提升中小銀行在當地的競爭力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