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宋然
金融監管體系大變革,“一行一局一會”時代即將到來。
3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公佈,明確提出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在此六天前,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務院機構進行的第九輪改革,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調整被放在此輪改革的首要位置,13項改革內容6項涉及金融監管改革。
改革牽涉機構廣泛,包括在銀保監會基礎上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稱“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負責除證券業外的金融業監管;證監會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負責強化資本市場監管職責,並劃入國家發改委的企業債權發行審核職責,統一負責公司(企業)債券發行審核工作;中國人民銀行迎來分支機構改革,大區分行重回省分行體制,不再保留縣(市)支行,相關職能上收至地(市)中心支行。
“金融是經濟的命脈,金融風險是系統性風險的起源。經濟安全首先要保證金融體系運行安全,所以將金融監管改革視作重中之重是應有之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副院長林採宜接受時代週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此輪改革提高了金融監管機構的地位,可進一步強化各金融分支機構對於金融市場的整體監督和約束力,有效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林採宜長期關注研究金融發展,是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專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中國國際金融論壇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此前,她曾任興業證券研究所負責人、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這輪改革將一定程度打破了此前分業監管的格局,逐步走向混業監管狀態。”林採宜指出,分業監管重在管機構,混業監管則側重管業務。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副院長林採宜
強化金融監管地位
時代週報:將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和證監會從事業單位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能起到哪些作用?
林採宜:這些調整提高了金融監管機構的行政地位,進一步強化其對金融體系的約束力。金融業牽一髮而動全身,金融風險管控失誤易造成系統性風險,影響各行各業乃至宏觀經濟的正常運行。因此,強化金融監管的效率從提升監管機構的行政地位開始。
改革完成之後,金融監管機構人員的編制可能會收緊,有利於國家財政簡政節支。
時代週報:調整實施後,證監會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將納入國家公務員體系,會帶來哪些影響?
林採宜:通常情況下,行政編制和薪酬會同時發生變化,看重個人職業抱負、追求職業穩定性的人員會繼續在政府部門任職。我認為,從長期來看,不會出現人才稀缺的情況。
時代週報:此番調整,是否可以理解為這是由“分業監管”向“混業監管”過渡,以避免監管真空?
林採宜:分業監管側重管機構,混業監管側重管業務。針對同一類業務,無論哪一類機構經營,都必須遵循統一監管規則,這樣才有利於公平競爭和良性發展。
成立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一定程度打破了原先的分業監管格局,對杜絕監管漏洞有積極意義。從監管的統一性和效率來看,混業監管有優勢。
提高監管效率
時代週報:未來,證監會將統一負責公司(企業)債券發行審核工作,債券發審多頭管理格局發生變化。多頭管理存在哪些弊病?調整的意義是什麼?
林採宜:這一改革對解決企業信用債分屬不同的部門審核、監管的歷史遺留問題,對於提高企業債券的發行效率和監管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從審核機制及其效率來看,證監會監管的債券體系審核流程較為透明,審核時間相對較短,企業債券劃入證監會審核,審核流程有望提速。
其次,企業債和公司債的發審工作併入同一個監管部門,有利於統一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評級、投資者適當性、風險管理、對外開放等各類制度和執行標準,全面推動中國信用債市場改革,提高監管效率。
證監會作為直接融資渠道的監管機構,在協調股票和債券發審方面,有着其他機構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把企業債劃歸證監會監管,將有效提高企業直接融資的效率,豐富企業直接融資的渠道和方式。
時代週報:央行也迎來分支機構改革,如何評價過去的大區分行管理體制運行?
林採宜:大區分行管理的弊端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央行分支機構和當地政府部門之間協同性弱,導致金融專業監管和地方行政管理不匹配;第二,證監會、銀保監會等其他金融監管部門都是按照行政區域設置,央行的金融監管和指導與其他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機制不匹配,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央行的監管效力;第三,大區分行監管區域太大,使其監管措施難以有效兼顧不同區域的經濟差異。
迴歸省級分行將有利於加強央行和其他中央金融監管部門的地方派出機構之間的協調配合,這將提高處置地方金融機構風險、地方金融市場事件、加強地方宏觀調控(例如房地產)等的效率。
時代週報:央行不再保留縣級支行,主要是出於精簡國家機構、提高政策執行與監管效率的考量?
林採宜:互聯網促進了央行的數字化體系建設,基層資料上報不再需要當地派出機構人員在一線收集和初審,通過直接上報央行地市中心支行效率更高。因此,不再保留縣級支行不僅能精簡國家機構冗員、還能提高政策執行與監管效率。
規模“大”並不一定代表高質量和安全性
時代週報:金融要高質量發展,金融機構也要高質量發展。評價金融機構高質量發展有哪些維度?“大”是不是重要的評價維度之一?
林採宜:評價金融機構高質量發展第一個維度是信用。例如,銀行等金融機構,公信力是其主要資產,而要維護公信力,必須安全、守信。第二個維度是效率。能否高效運營資金並進行有效的風險管控,不僅決定了金融機構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同時也影響金融機構化解和處置各種風險的能力。
在其他條件相近的情形下,規模大的金融機構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但這並不意味着“大”就代表高質量和安全性。
時代週報:中國融資結構以信貸為主,股權直接融資佔比較低。這意味着金融賦能實體經濟,銀行是“主力軍”。如何理解信貸融資和股權融資對企業發展的利弊?怎麼較快地提高股權融資規模?
林採宜:銀行的信貸業務,無論在主觀還是客觀上,都是賦能實體經濟。但作為間接融資渠道,銀行更重要的使命是保護儲户的資金安全,對儲蓄者負責就不能冒險放貸,這不僅是維持金融機構的運營安全,同時也是維護金融體系的信用和社會公眾的利益。
企業經營風險較大時,主要融資渠道應該是直接融資,即風險和收益對等的股票市場和信用債市場融資。銀行貸款只適合低風險的企業和項目,貸款利率的上限決定了與其相對應的貸款風險。
從長期看,股權融資是企業發展的主要資金來源。要較快地提高股權融資規模,只有一條道:在監管的法律法規完善前提下,用好註冊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