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代財經
蒙牛(02319.HK)與達能(PINK:DANOY)長達8年時間的“聯姻”即將畫上句號。
2月28日晚,達能發佈公告稱,作為達能對其投資的各個品牌和資產進行全面複查的一部分,達能宣佈已與中糧乳業投資有限公司(CDI)達成協議,將目前達能間接持有的蒙牛乳業有限公司(蒙牛)的股權轉換成直接持有相應的蒙牛股票。
達能還表示,將根據市場情況,在2021年通過一次或者多次交易,剝離蒙牛的持股。
3月1日,蒙牛發佈公告稱對達能出於自身需要而做出的上述股權結構方面的安排,董事會表示理解和尊重。同時,蒙牛還在公告中指出,董事會相信中糧集團和Arla將繼續信任並全力支持董事會和管理層,對蒙牛過去發展充分認可,對蒙牛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自2013年達能入股蒙牛以來,蒙牛的股價一直在持續飆升。從2013年至今,蒙牛股價已經上漲400%。根據官方數據,目前達能在蒙牛的持股市值約為8.5億歐元,並通過聯營公司在2019年貢獻了5700萬歐元的經常性收益。
如今,蒙牛的股價依然處在上升期,對蒙牛的投資也在不斷為達能貢獻着收益,在此刻突然結束與蒙牛的“聯姻”,這家跨國食品巨頭在打什麼算盤?
圍繞着此次雙方股權變動的緣由、公司業務是否會受到影響等問題,3月1日,時代財經分別採訪蒙牛和達能相關負責人。蒙牛方面告訴時代財經,蒙牛現有戰略股東架構,業務發展和既定戰略均不受影響,中糧集團仍將是蒙牛第一大股東。達能方面則表示,暫時未有公開消息披露,一切以公告為準。
結束八年“聯姻”
達能與蒙牛的“聯姻”始於2013年。當年5月,蒙牛發佈公告稱中糧集團和達能簽署協議,達能通過與中糧的合資公司持有蒙牛乳業4%的股份,成為蒙牛的戰略股東,並計劃將來根據市場進展增持蒙牛的股份。
根據上述協議,中糧和達能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中糧同意向該合資公司轉讓蒙牛股份,同時引進達能的酸奶技術和品牌管理經驗。新成立的合資公司中糧佔股51%,達能佔股49%。而隨着達能入股蒙牛,達能中國的酸奶業務與蒙牛酸奶業務合併,雙方組建新的合資公司專項從事酸奶生產及銷售業務。對以上兩項合作協議,達能總投資額約26億元(人民幣,下同)。
2014年2月,蒙牛與達能再次宣佈雙方已簽署認購協議,蒙牛向達能定向增發相當於其總股本6.6%的股份,交易涉及資金總量約51.53億港元。配售結束後,達能持有的蒙牛股本由之前的4.0%增至經擴大後股本的9.9%。至此,達能正式超越ArlaFoods成為了蒙牛的第一大外資股東。
乳業分析師宋亮3月1日告訴時代財經,最初達能入股蒙牛,主要是出於投資安全角度的考慮。此外,蒙牛一直在與伊利爭奪國內乳企頭把交椅的位置,處在高速發展期,從投資角度來説,蒙牛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標的。
“與中糧和蒙牛兩個具有國資背景企業合作,不論是在市場銷售層面還是投資層面,達能在中國市場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庇護。但現在,不論是達能在中國市場渠道的佈局還是國內市場政策,都已經變得相當成熟,中糧和蒙牛帶來的庇護效應已經不大。”宋亮説道。
乳業專家王丁棉則對時代財經表示,蒙牛與達能的合作更多集中在股權投資層面,而達能通過對蒙牛的投資,多年來已經獲得了不小的收益。“雙方業務除了酸奶業務等個別業務外,在市場經營層面並沒有太大的交集,達能甚至都沒用到蒙牛太多市場資源。不論是對蒙牛還是達能,此次“分手”在業務上對雙方的影響並不大。”
王丁棉還指出,此次達能選擇剝離蒙牛股權,也不排除雙方投資理念開始變得不一致,達能考慮離場的可能。
合作變競爭?
必須指出的是,隨着蒙牛的壯大,雙方的部分業務在中國市場已形成了競爭關係。
王丁棉和宋亮均認為,在酸奶業務上,蒙牛已經對達能形成了衝擊。
王丁棉對時代財經指出,雖然此前達能和蒙牛將酸奶業務注入到了合資公司,但一直以來,達能在中國市場都運作着獨立的酸奶品牌,而近幾年蒙牛酸奶業務開始崛起,低温、常温酸奶等產品已經具有一定的體量,對達能酸奶的渠道和市場份額造成了擠壓。
根據官方數據,蒙牛低温酸奶已經連續15年排名行業第一。
雙方競爭變得劍拔弩張的還有奶粉業務。
根據達能最新財報,2020年達能在中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規模接近20億美元(約合130億元)。
2020年,達能還對中國奶粉市場進行了大手筆投入。此前,達能已宣佈投入近8億元加碼中國專業特殊營養品業務,包括在上海設立新的科研中心、收購邁高青島奶粉廠及拓展特殊醫學用途食品。此外,達能還在華持續上新,先後引進了全球首個超高端嬰配粉系列愛他美Essensis、特配產品“紐荃星壹加”和“紐康特1+”,並通過推出愛他美AptaGrow正式進軍中國兒童成長奶粉市場。
而蒙牛近幾年也一直把奶粉作為重點新興業務來抓。
2019年,蒙牛收購澳大利亞“網紅”奶粉品牌貝拉米,形成了“雅士利+貝拉米”的奶粉組合:2020年,蒙牛原常温事業部銷售管理中心總經理閆志遠出任雅士利新CEO,這被業內認為是蒙牛奶粉板塊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根據財報,2019年,蒙牛奶粉業務營收接近80億元,同比實現三成的增長。雅士利收入達34.12億元,實現淨利潤1.124億元。旗下有機羊奶系列銷售同比提升16%,旗下羊奶粉品牌“朵拉小羊”“多美滋初穎”“多美滋”在該年度實現了60%以上的增長。
“奶粉和以脈動為代表的飲料產品是達能在中國市場的核心業務,如今在這些領域,國產品牌開始崛起,達能在中國的業務受到了挑戰。”宋亮告訴時代財經。
達能進入調整期
將目光拉回幾年前,不難發現,整合、調整已經成為達能經營中的主基調。
2020年6月,達能還與深圳市互通有無商貿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出售了包括益力大桶水及瓶裝水品牌,以及位於深圳和惠州龍門的兩家工廠。
1998年,益力礦泉水被達能收購,為了將益力的品牌和市場做大,達能投資5億元在廣東惠州龍門建立達能益力(惠州)飲品有限公司。
之後,益力的表現確實沒有辜負達能的期望。1999年,益力被評為“中國飲料十強”之一,還有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益力一直保持全國天然礦泉水銷量第一的地位。
然而,隨着礦泉水市場入局者的不斷增多,農夫山泉、百歲山迅速崛起,益力的業務受到極大的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達能不斷對益力進行業務調整。2016年,達能推出益力產品的全新包裝。2017年5月,達能針對兒童瓶裝水市場推出益力卡通趣味瓶,進軍兒童水市場。2017年,益力還擠掉崑崙山,成為滴滴專車的顧客用水。
儘管如此,達能依舊未能挽救益力銷售的頹勢。自2019年開始,益力的瓶裝水和桶裝水都開始停產。
與益力一樣,被達能脱手的,還有樂百氏。2000年,達能收購了樂百氏92%的股權,成為後者最大的股東。樂百氏純淨水一度多年市場佔有率第二,但到2005年,樂百氏虧損已達1.5億元。2016年,達能把樂百氏品牌及六家樂百氏工廠被整體打包給深圳的盈投控股。
除蒙牛、益力、樂百氏之外,達能在中國市場還先後控股或參股了大量消費品公司,如娃哈哈、匯源果汁、光明乳業等,但最終達能都選擇了退場。
事實上,達能近幾年着手調整的,遠不止中國業務。
據金融時報報道,本次剝離對蒙牛的投資,是達能對投資者承諾的一部分,也是達能進行系列資產處置的第一個。目前,達能目前還在對阿根廷業務、Vega品牌進行評估。
而這一切的調整,可能也與達能近年來的業績和股價表現有關。儘管2020年達能的營收達到了236億歐元(約合1840億元),但管理者和投資者對此並不滿意。
2月19日,發佈2020年業績報告後,達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範易謀(Emmanuel Faber)表示,“達能股價不是我們想要的水平。”
據彭博社統計,2020年達能股價下滑了27%。彭博分析稱,由於股價下降,達能去年市值損失了約四分之一,這也讓激進投資者的施壓有機可乘,並讓CEO受到外界密切關注,前者曾呼籲分離董事長和CEO職務。
達能方面表示,希望通過優化資產配置,實現組合優化和改善股東回報。而此次出售蒙牛持股的大部分所得,將用於回購達能股份的形式,回饋投資者。但達能也強調,中國市場對達能而言依然極具戰略價值,達能會通過在華的品類、運營和員工等方面繼續履行對該市場的承諾。
在調整中國業務的同時,達能的“錢袋子”也有了新的去向。
2月26日,達能達能特殊營養品(青島)有限公司在城陽區正式開工投產。去年4月,達能還對脈動啓動了近年來最大規模的品牌升級。此外,達能還收購了原屬於加拿大乳企薩普託集團(Saputo)的一家位於青島的奶粉工廠,預計在2021年上半年開始生產。
宋亮告訴時代財經,在剝離對蒙牛的投資後,達能可能會為進一步的投資併購做準備,並將投資重點放在中國市場的具有高增長潛力的領域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