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影
在打造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製造業產業體系進程中,我國製造型中小企業不僅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成為製造業產業體系優化升級和創新發展的生力軍。20世紀末以來,全球互聯網和信息產業變革加速,互聯網日益向傳統經濟滲透,並催生了新業態、新模式。國家相繼提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互聯網+”行動和“一帶一路”倡議等,促進兩化融合快速發展,為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巨大市場空間和社會經濟基礎。新時期加快推進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型基建投資,鋪就推動製造業長遠發展的“高速路”,為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帶來重大機遇。與此同時,也應認識到,在此過程中亟須進一步完善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理論模式和政策支持體系,促進製造型中小企業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增長的源頭活水。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中小企業研究院教授王黎螢,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平、王宏偉,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教授包海波等研究團隊共同完成的《中國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路徑與政策支持體系研究》一書,緊緊圍繞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路徑和政策支持體系,進行了全方位、長期的系統跟蹤研究。該部著作基於對2000餘家制造型中小企業近十年的調查,在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和地方政府針對製造型中小企業出台的系列政策簇基礎上,從創新鏈融合發展、企業創新發展戰略訴求和政策體系改革三個層面,揭示了全面推進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相關制度保障和具體戰略路徑,總結了推進中國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實踐的若干思考,對構建和完善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多層次政策體系,具有深刻的理論啓發意義和實踐指導價值。
作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9ZDA07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中國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路徑與政策支持體系研究》系統地闡述了經濟增長與製造業演進、科技體制改革與全要素生產率、區域產業集聚與選擇效應、國際貿易規則變革對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鏈重塑與定位的影響機理,對構建基於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與價值鏈“四鏈融合”的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理論和多層次政策支持體系提出了獨到見解。該書突出強調了適應經濟增長新常態和推動製造業演進的創新鏈是以市場為主導,多功能模塊交互作用、多元化主體協同運作、多階段模式共生競合的全過程價值增值和功能鏈接模式,通過產業鏈、創新鏈和資金鍊融合推進價值鏈升級,實現“四鏈融合”是推動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途徑。
除此之外,書中也明確指出了區域產業集聚異質性發展特徵影響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效率,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規則變革為製造型中小企業全球價值鏈創新帶來挑戰,為此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已成為驅動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系統提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才能保障創新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加快企業為主導產學研互動科技創新機制和科技資源公平分配機制的完善,有利於推進企業創新模式演進和創新路徑躍遷升級;進一步深化了加強制造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政策頂層設計,從健全法律法規、完善組織支撐、推進科技中介、優化產業扶持、強化創新支撐、深化金融支持、細化財税扶持、加強人才激勵等維度,構建支撐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多層次政策體系,為決策者展示了豐富的決策經驗和對策場景。例如,通過深入研究國內外“飛地”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經驗,提出將“飛地創新”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若干建議;為進一步促進小微企業集聚發展,破解土地制約,完善產業生態,打造畝均效益高地,分析研究加快小微企業園高質量發展的對策等。
製造型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之路,也是中國製造業崛起之路。該專著點明瞭數字化、智能化背景下中國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不同方向,分析了中國製造業解決“卡脖子”問題的現實挑戰,提出了創新思想學以致用的理論路徑。為講好“中國製造”和“中國創新”故事,引導製造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點亮了一盞明燈。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