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等新興國家復甦更有後勁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月14日刊發題為《新興國家擁有抵抗住疫情經濟衝擊的更好條件》一文,作者為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魯奇爾·夏爾馬。全文摘編如下:

當富國辯論如何在新冠疫情期間展開“大手筆”刺激措施的時候,新興國家卻在進行一種不同的對話。這一對話圍繞的是以多大力度推進改革——以及它們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因此更好地走出疫情。

新興國家絕沒有能夠匹敵較富裕國家的財政資源。典型的新興國家的確把刺激措施——包括財政和貨幣刺激以及信貸擔保——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從2008年的6%提高到2020年的9%。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這不算什麼。後者此類支出在GDP中的佔比同期增加了兩倍多,從10%增加到33%。

新興國家沒有在討論更大規模的一攬子刺激計劃,作為替代,它們在推進提高生產率和促進增長的一系列改革。印度尼西亞去年減少了税收和監管,放寬勞工管理條例,現在又採取措施開放金融行業。菲律賓剛剛把相對較高的企業税削減至更具競爭力的水平。

最大的變化出現在中國。中國2008年的刺激支出被廣泛讚譽為“拯救”了全球經濟。但現在,北京將採取截然不同的對策。在所有主要發達國家2020年出台遠比2008年多得多的刺激措施的同時,中國卻減少了投入。

中國央行並未承諾無休止的貨幣寬鬆,而是開始削減貨幣刺激,所引述的理由是存在債務上升和金融泡沫的風險。與此同時,北京正提出雄心勃勃的經濟改革計劃,包括進一步對外開放金融市場。

關於疫情應對的這兩種態度提醒人們,新興國家對經濟生存有自己的想法。許多國家正啓動結構性改革。新興國家股市近來一直表現得優於發達國家股市,改革並不是唯一原因,但是原因之一。

當疫情遠去,刺激措施的“甜蜜高潮”消退時,各國感受到的結果將不盡相同。新興國家的增長前景很可能會繼續得到改善。而由於進行大規模支出和推遲改革,發達國家勢必會出現由於債務重壓而造成的增長放緩。它們很可能會面對慘痛教訓:草率刺激後悔多!

來源:參考消息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17 字。

轉載請註明: 英媒:中國等新興國家復甦更有後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