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納爾股份、莊園牧場等上市公司就披露使用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情況,投資金額均在億元左右。
但實際上,在2018年創出峯值後,近兩年A股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模和數量已呈持續減少之勢。
Wind數據顯示,2020年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產品總規模同比減少8%至1.35萬億元,購買的總產品數量減少了16.7%。
整體來看,上市公司理財“降温”的背後:一是部分上市公司“無錢理財”,尤其是2020年受疫情影響,市場環境、經營業績波動較大;二是受保本型產品持續退出、理財收益率下滑、信託產品違約頻繁等因素影響,部分上市公司對理財相對審慎。
規模、數量雙降
Wind數據顯示,2020年共有1214家A股上市公司購買各類理財產品18721只,規模合計近1.35萬億元,購買產品只數、認購總規模分別同比下降16.7%、8%。
其中,2020年有4家上市公司理財認購規模超200億元,分別為歐普照明、江蘇國泰、隆基股份和南方航空。其中,歐普照明全年認購理財產品金額約500億元,連續兩年位居A股上市公司首位;江蘇國泰去年理財認購總金額也近340億元。
對於上市公司理財降温現象,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一是部分上市公司手頭並不寬裕,無錢理財。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業績波動較大。
二是上市公司的理財資金對本金安全性頗為看重,但隨着銀行理財加快淨值化轉型,保本型產品已陸續退出市場,同時,部分信託產品違約也使得企業對理財更為謹慎。
三是理財產品收益率明顯下滑。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報告顯示,受貨幣政策寬鬆及淨值化轉型影響,2020年銀行理財依舊量價齊跌,其中銀行理財收益率全年下跌21BP(基點),但跌幅同比有所收窄。
據瞭解,上市公司使用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與2012年底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管要求》有直接關係,該指引適度放寬了上市公司閒置資金的使用範圍。
而在該指引發布前,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只限於公司自有的閒置資金,不能使用募集資金。也正是在2012年之後,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金額才迎來爆發式增長。
事實上,上市公司利用閒置資金購買理財,被視作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通行做法,蘋果、微軟等國際知名企業投資於有價證券的金額佔總資產的比重也曾超過50%。
結構性存款備受追捧
理財“降温”的同時,結構性存款繼續成為最受上市公司追捧的理財產品。
以江蘇國泰為例,該公司去年認購的近340億元理財產品中,有315億元為結構性存款,佔比超過93%。
不過,隨着結構性存款壓降工作漸進尾聲,疊加財政部等四部門近期發文明確企業持有的結構性存款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有分析人士認為,或將對企業投資結構性存款造成一定影響。
除結構性存款外,通知存款、大額存單和國債逆回購等產品也受到部分上市公司青睞。
其中,南方航空去年累計認購的200億元理財產品,均為在光大銀行的七天通知存款及對公大額存單;渤海輪渡則熱衷於國債逆回購產品,近年該公司幾乎全部理財產品投資均集中於1天期國債逆回購。
此外,部分現金管理類產品對上市公司也有較強吸引力。其中,歐普照明去年累計購買約235.5億元農業銀行“天天利滾利”產品,佔公司全年理財認購總金額的47%;齊翔騰達去年大部分理財認購也集中於“天天利滾利”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略顯“不温不火”的券商收益憑證在2020年發行規模陡增,更有券商出現收益憑證“秒光”現象,部分上市公司也將該產品納入投資範圍內。
以上市公司舒泰神為例,該公司2020年全年累計購買的券商收益憑證總金額約13億元,涉及華泰、安信、德邦等多家券商,產品期限從34天到1年期不等。
銀行理財子公司頻頻調研上市公司
隨着銀行理財子公司加速落地並投入運營,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有望成為承接企業財富管理業務的主力軍。
整體來看,目前上市公司認購銀行理財子公司所發行的產品規模還不大,但接受度正不斷提升。
以上市公司海螺水泥為例,該公司於2019年10月、2020年7月與建信理財簽訂了購買委託理財產品協議,分別將40億元、60億元自有資金用於購買建信理財發行的“鵬鑫”封閉式理財產品。
另一邊,銀行理財子公司羣體增加權益資產配置的決心日漸凸顯,不僅權益類產品發行增多,不少理財子還積極參與上市公司調研,為日後直投股票市場做準備。
不過,由於理財子公司投研體系尚在搭建、權益市場投資經驗較為薄弱,出於風險控制等原因,當前多數理財子公司對於佈局權益市場依舊較為謹慎,主要以委外、FOF、MOM等形式投資。
興銀理財近期發佈觀點稱,經歷2020年的疫情,政策體現出了務實、開放、連續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國內優質上市公司韌性十足,競爭優勢明顯。
此外,居民中長期資產配置漸漸往權益市場走,這是一個非常長週期的過程,爆款基金不斷受到追捧,海外資金在中美利差的大背景下也將持續流入。科創板、創業板等資本市場改革,最終鼓勵的是符合時代特徵的公司通過資本市場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