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境內採購商門檻降低了,外商濃度被“稀釋”了,參展商的投入產出比就降低了。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4月15日,第133屆廣交會開幕。

三天過後,社交媒體上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描述。

一種來自官媒,説廣交會人氣爆棚。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另一種來自參展商,説展位門可羅雀。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我們在廣交會現場,感受到兩種描述都是真實的。

這確實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廣交會。

廣交會在春季、秋季各有一屆,每屆共有三期,每期5天,展覽不同類目的商品。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小巴上次參會,是2019年秋天(第126屆),疫情前的最後一屆。那屆廣交會展覽總面積118.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2.5萬家,採購商到會18.6萬人。成績只能説中規中矩。

而後疫情襲來,127屆、128屆、129屆廣交會改為線上舉辦。

到2021年秋天,疫情相對緩和,而且“逢十大慶”(第130屆),又逢建黨百年,廣交會首次線上線下融合舉辦。

但是形勢所迫,戰線收縮,三期展會合併為一期,線下展覽面積只有約40萬平方米,是此前的1/3,參展企業只有7795家。去過那屆廣交會的參展商告訴我們,“外商很少,都進不來”,只有一些外商的國內代表參會,“基本上屬於內銷會”。

進入2022年,疫情防控趨嚴,131屆、132屆廣交會又改回線上舉辦。

在大多數參展商的表述中,廣交會不是“停了一年半”或者“線上辦了三年”,而是“停了三年”。他們三年沒見客户了。全國出口數據也在2022年下半年持續走弱。

因此不難想象,2023年春天的這場廣交會,從官方到業內,是何等重視。

133屆廣交會首次啓用D區展館,展覽面積擴大到150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近3.5萬家,兩項數據都是歷史新高。

一位貿易商表示,國門打開之後,他們也去西亞、北非參加了一些國家展會,規模大概只有廣交會一兩個展館那麼大——廣交會共有20個展館。

因為會場太大,可以看到五花八門的代步方式。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對於很多新入行的外貿人來説,三年的空白使得這成為他們首次參加的廣交會,問及第一印象,每個人都是脱口而出:“人,太,多,了。”

辦證通道,排成長龍:部分境外採購商是當天到場後辦理證件,部分境內採購商是線上辦理後線下取證,兩撥人一起擠在採購商報到處,第一天動輒排隊兩三個小時,多則排隊五六個小時。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廣交會首日下午14:30,五個票務中心之一 分批次進入的部分待辦證採購商

展會入口,排成長龍:我們第一天上午9點抵達會場門口(15個入口之一)排隊,9:30開場,臨近10點才跨進會場,已經算是較早入場的一批了。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當天下午4點,我們遇到兩位俄羅斯女生,她們辦證、入場一共用去五個小時,根本沒有餘力逛展,癱坐在咖啡點休息。其中一位參加過幾屆廣交會,並不是毫無經驗,但也沒經歷過這種陣仗。

餐飲區域,排成長龍:A區、B區、C區展館各有一大塊餐飲區,共計超過30家各類門店(不算咖啡點),無論堂食還是領取預定的盒飯都人滿為患。一位參展商説:“往年我們排隊只要半個小時,現在排隊要一個多小時,所以這次他們説吃飯我沒去。”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廣交會首日下午13:00,三個麥當勞之一

參展商名錄發放處,排成長龍:A區、B區、C區、D區各有一冊參展商名錄,包含展館內所有參展商的聯絡方式,僅限採購商領取,一本就抵過幾千張名片。然而,想領到沒那麼容易。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廣交會第三日下午14:00,D區名錄發放處

地鐵入口,排成長龍:每日展會在18:00結束,從臨近結束時到閉館一小時後,會場外的地鐵口都會採取分流或限流措施。打車App排隊100位以上,附近道路堵成“深紅”。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廣交會第二日下午18:45,新港東站A口

展館內、展館之間的通道,也是人流如織。不斷讓人想起《史記》裏那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開幕日當晚,官方披露數據,本屆廣交會首日共有37萬人次進場——這項數據已經許久不曾公佈,2016年秋季廣交會(第120屆),首日進場16.7萬人次。

昨日,官方統計,廣交會開展前兩天入場人次超過66萬。

説此次廣交會人氣爆棚,此言不虛。

當我們詢問參展商,兩天接觸了多少意向客户時,得到的回答就印證了另一種真實。

一位要求匿名的外貿企業負責人説:形勢一片大好,你看來了那麼多人,歡迎國內採購商,拉動中國內需——講好話沒問題,不能講真話。

他從1987年開始參加廣交會,幾乎每屆不落。輝煌歲月是在2003年—2005年,自己開辦製造業企業,一年銷售額有1億元。那時的廣交會,一天就能發出去140張名片。

後來生意難做,他改做貿易公司,銷售同類產品,如今已到退休之年,經歷疫情,本想就此歇業,但一羣跟着他幹了二十多年的老員工沒有後路,請他再幹八年,堅持到員工們順利退休。

於是,作為公司里人脈最廣的人,他又來到廣交會。第一天發出去5張名片,其中3張還是給老主顧的——他提前邀約了許多老客,普遍不能趕來,有三位常駐香港,就近參會。第二天又是發出5張名片,第三天“多了一點,兩隻手數得過來”,但還是預約的老客户為主。

“新客也沒什麼用,都是一帶一路國家的,沒什麼錢,光講友誼。”——因為公司壞賬等原因,他對那些國家的客户評價不高。

作為幹了三十多年的“老廣交會”,他説:交易會應該是來搞銷售的,做生意的,而不是搞形象的。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另一位要求匿名的外貿企業負責人説:感覺廣交會“味道有點變掉了,沒有以前那種高質量”。雖然人氣很足,但大部分都是國內採購商,而且這些人只是來看一看,不是真正的採購那種。我們名片、樣本本身帶得有限,這些人過來拿個樣本,拿個名片,也沒跟你交流,什麼都沒有,這種就是無效的模式。

她和丈夫共同經營企業,從2008年開始參加廣交會,此後每屆都在,包括2021年秋季。

這次參加廣交會,新結識的客户不多,提前邀約了老客户,大部分不能來,但是能來的老客户意向普遍比較強烈,畢竟三年沒有當面交流,公司也儲備了很多新產品。

“我們的預期本來就沒有那麼好,已經做好了準備,不可能像疫情之前那樣。”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一位參展商的午餐

現在我們可以講講,廣交會既熱又冷的疊加狀態是從何而來了。

疫情之前,廣交會是沒有“境內採購商”證的,只有“採購商”證,面向外商、港澳台商,或是外商的國內代表(理論上需要一年以上境外有效工作簽證的中國護照)。另有“採購代表”證和“國內採購商”證,名額很少,為進口展而設,多數來自重點邀約。

其他境內企業想要採購,只能申請“參展代表”證(理論上是協助“參展商”的人員),200元/天+50元工本費,通過黃牛辦證更貴。

較高的價格門檻,無形中篩選出了採購需求更強的企業。

而後疫情暴發,線上辦展,開始加大對境內採購商的邀約力度。

2021年秋季,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的130屆廣交會,首次對境內採購商“全面開放”——這就是為什麼有參展商説廣交會成了“內銷會”——但畢竟規模不大,人數有限。

到了今年春天,廣交會恢復線下舉辦,為了增加人氣,全面引入境內採購商。一期5天,全程只需要100元/人,基本上拿營業執照申請就能通過。

海量的境內採購商如潮水湧來,超出了主辦方預計……原本計劃在4月18日截止的境內採購商一期證件申請,提前幾天截止。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處處排隊,物料短缺,其實也反映出主辦方對此情況有些準備不足。一位初次參加廣交會的境內採購商開玩笑説:“第一天感覺比較亂,可能是人多的原因,組織工作有點欠缺,第二天開始,這種大型展會有條不紊的感覺就出來了,是不是好幾年沒辦生疏了?哈哈哈哈。”

門檻變低,人氣有了,但無關的人也多了。

並不是説境內採購商都來看熱鬧,有人真心來採購,有人來了解行情,有人幫外國客户看其他產品,也有人無錢布展,就在主要通道上沿路推廣業務。

但終究,採購商的目的複雜了,外商濃度被“稀釋”了,參展商的投入產出比就降低了。

本屆廣交會首日37萬人次進場,其中外國人6.7萬人。對比2016年秋交會首日16.7萬人次進場,在一些人眼裏是翻了一番,在另一些人眼裏是減了一半。

這就是為什麼,人山人海,有些外貿企業卻不開心。他們在散發傳單時,在展位前歡迎時,會根據證件顏色區別對待,把有限的精力只用在潛在客户身上。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官方物料有限,同樣會向外商傾斜

當然,參展商的感受,也和他們的展位位置有關。例如在黃金區位的A區3.2展館,十幾個家電巨頭就足以佔滿場地,要人氣有人氣,要排場有排場。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而在C區14.3展館,370多家參展商,幾乎每一家都是9平米的標攤,密佈在展館內。作為1/370的展位,很可能被忽視。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廣交會展商主要分為兩種,貿易商和製造廠商,100%做外貿的企業不開心,那麼製造業企業感受如何呢?

我們着重詢問了幾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這些企業產品過硬,也普遍表示得到了本省交易團、商務局的大力支持,廣交會每屆必來。

法拉達有20年的廣交會參展經驗,外貿和內銷七三開。銷售部長鍾新春表示,展會第一天,結識的新客户數量和疫情前差不多。“老客户來是來了一部分,但是量沒那麼多,比2019年少了一些,一個是簽證問題,一個是航班問題。”

這是他們在疫情後第一次大規模接待外商,“懷着感恩的心,特別是有些老客户活着,疫情後還能繼續見面也是有緣分”。三年疫情,工廠內部流程也在改善,比如精益生產、新產品新工藝,“希望有些客户有時間的話儘量去工廠(在廣州番禺)參觀一下”。

桂林晶瑞從2004年開始參加廣交會,外貿佔公司業務的九成。銷售負責人説,從第一天到第二天下午,有意向的客户大概有五六個,而疫情前,一天至少有十幾個。“意向客户主要來自俄羅斯,還有日本,還有一個英國的老客户。”

老客户都對公司新產品很感興趣,但能來的人有限。“我們在網上也聯繫了老客户,他們説秋天會過來。因為現在剛剛放開,老外那邊簽證很麻煩,好多還在排隊,過不來。”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江西百盈從2011年開始參加廣交會,外貿佔公司業務的九成。銷售負責人周小明告訴我們,兩天半下來,來展位的新客有四五十個,意向客户“不多,可能就三到五個”。2019年那會兒大概一天十幾二十個。“和預期差距挺大的。”

“國內的好多都打醬油的,問你這個是幹嘛的。他都不知道,以後怎麼可能成交呢?比較有意向的就會説,這個逆變器、這個電池充電器,我需要多大的,你報價,報價可以,你給我寄樣品,這個意向就很大了。”

他還提到,不僅採購商門檻降低,參展商的門檻也降低了。以前很多公司申請不到展位,能申請到也證明了自身有一定實力和品牌。疫情三年,企業叫苦,各地政府向省裏彙報,省裏大力扶持。於是“好多都申請下來,大魚小魚都來了。蛋糕就這麼大,來搶蛋糕的人多了。”

“政府工作也不容易,組織這麼大的活動。大環境影響,不光是一家企業,我相信整個外貿行業今年都恐怖得很。”

辰力自2006年起參加廣交會,銷售總監和訊表示,參展三天,每天接待的客户量在三四十人左右,和預期持平。“境內採購商比較多,國外客户來得相對不如2019年多。”公司內銷與外貿各佔一半,因此也歡迎國內客户。

他們同樣提前邀約了老客户,但多數因為簽證或機票問題來不了。能來的老客户,主要來自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而新認識的客户來自波蘭、卡塔爾,“西歐很少,美國沒有。”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根據參展商整體反饋,採購商的來源:1. 境內的多,境外的少;2. 老客户多,新客户少;3. 亞非拉多,歐洲的少,俄羅斯的多,美國幾乎沒有。

不僅國內展商有如此感受,一位來自智利的外商也對我們説:外國人變少了。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至於外商少的原因,參展商們提到以下幾點:

1. 外貿整體環境不好,尤其是歐美通脹導致需求走弱,

2. 美國有意脱鈎。

3. 今年3月中旬,外國遊客入境剛剛放開,很多外商來不及辦簽證。而且簽證費用高昂,有人説自己的老客户,原本300元的簽證費漲到了2500美元。

或許可以這樣説,廣交會的大門,放得比國門更開。卡住外商的是前一道門。

4. 今年趕上穆斯林齋月,中東客户也少了。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5. 有外商對國內防疫政策仍有顧慮。

不少參展商,把希望放在了秋季的那一場廣交會。

廣交會在變,企業也在積極應對。

在會場,我們看到一家主做外貿的參展企業通過自家棉花糖機招攬人氣,雖然排隊的多數是內商,但也來者不拒。

採購商在展館內邊走邊吃,自然而然為企業做了宣傳。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我們還看到一家外貿企業,明明已經身處廣交會,但在沒有客户諮詢的時候還會開啓TikTok直播。對於“見面的意義無可取代”之類的傳統外貿觀點,她們頗不以為然。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即便是此前提到的,認為廣交會效果欠佳的企業,也堅持參會,不願錯過。

“來了機會渺茫,不來毫無機會。”

“大環境不好,就比別人更努力,比別人更積極一點。”

“這個東西你必須堅持,碰到一兩個能長期合作的,那就划得來。”

展會第一天開幕前排隊時,我們遇到了韓國CRETEC的會長崔英洙,根據官網介紹,這家公司是韓國最大的產業工具專門企業。77歲的崔會長,從1994年開始參加廣交會,來過五十多屆,是廣交會的VIP採購商。

他讓助理拿出三本厚厚的產品樣冊,説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廣州會場開發的供應商的產品。“疫情三年一直沒能來,感到有些憋悶,這一次過來很高興。”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直到展會第三天下午,我們又在會場裏看到了他,就在“小巨人”企業辰力的展位前。

這些人,開心的或不開心的,都認為廣交會無可取代。一年中最重視的,無非就是“德國展會、拉斯維加斯展會,還有廣交會”。

編輯手記

和桂林晶瑞的銷售負責人聊天結束時,鄰桌正在洽談的英國女士轉過頭來,問:Do you have tea? Cha?

我笑着對拍攝的同事説:這太英國了,下午一定要喝茶。

接着,當我想到茶的特殊意義,一瞬間被擊中了。

茶文化起源於中國,如今卻令英國人沉迷。英語裏有一句“not ...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意思是“哪怕給我全中國的茶葉(也不行)”。

根據記載,英國船員最早在17世紀,從日本人口中聽説中國茶,後來第一次嚐到實物,就在廣州。那一次他們登岸,會不會就問過這句:Do you have tea?

清朝乾隆年間開始,廣州一口通商,東印度公司往來貿易,又曾多少次問過這句:Do you have tea?

18世紀後期,英國在廣州購買的茶葉,超過了歐洲大陸的總和。貿易逆差,觸發了19世紀的戰爭。

多少貿易往事,就在這一句話中了。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第三天結束時,從會場望向廣州塔

本篇作者 | 木有藥師 | 當值編輯 | 武新月

主編 | 何夢飛 | 圖源 | VCG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721 字。

轉載請註明: 直擊廣交會前三天:人很多,單很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