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11年前達成自建物流的共識,愈發關注新基建領域投資

高瓴:11年前達成自建物流的共識,愈發關注新基建領域投資
"高瓴長期看好並支持作為國家基礎設施的物流行業。"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Stone Jin

2021年5月28日,京東物流正式以“2618”為證券代碼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繼京東健康後,京東旗下又一家成功分拆在港上市的子公司。

2018年,京東物流開放了上市前唯一一輪融資,融資規模超25億美元,成為中國物流行業最大單筆融資。IPO前,高瓴持有京東物流2.9%的股份。

事實上,在11年前高瓴首次投資京東時,雙方就達成共識——“京東唯有打造出自己的物流和供應鏈體系,才能創造出足夠的核心競爭力。”

“今天,我們欣喜地看到,經過多年來對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深耕,京東物流提供的高品質物流服務、以及“倉配一體”綜合性解決方案,不但給消費者帶來了超出預期的體驗,更提升了社會整體的物流效能。”高瓴方面表示,“高瓴長期看好並支持作為國家基礎設施的物流行業,而這一傳統的行業,因為有京東物流這樣具有卓越科技創新力、且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的團隊,正在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更深一步,從今天京東的商業模式來看,其最大的競爭壁壘正是在於用户通過京東強大的線下物流體系所獲得的便利性;而京東上市前數輪累計數十億美元融資額中的絕大部分都投向了供應鏈體系的建設。

其中,京東從純電商輕模式向線下偏重模式轉型的關鍵時間節點,即源自2010年那筆近3億美元的注資,這也是當時早期互聯網投資中單筆投資額最大的一單;而這筆投資來自高瓴。

眾所周知的一個故事是: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劉強東當時的融資需求只有7500萬美元,而高瓴創始人張磊則告訴劉強東:"(這個生意)要不讓我投3億美元,要不我一分錢都不投。”

在張磊看來,電商連接商品和消費者的關鍵要素之一就是高效的物流體系,讓商品“更快地飛過來”;而對於京東來説,物流體系端就是重資產,如果不“燒”足夠的錢把物流和供應鏈系統打造出來,是創造不出核心競爭力。

高瓴入資後的第二週,張磊就帶着劉強東去了美國。劉強東在沃爾瑪總部待了四五天,全面瞭解沃爾瑪的物流網絡和倉儲系統,並很快在京東展開了供應鏈再造和物流渠道優化;此外,張磊還安排京東的管理層與高瓴投資的另一家線下零售企業大潤發的高管團隊進行全天的經營管理跨界經驗交流,幫助京東團隊學習線下零售的管理知識。

在運營層面,高瓴亦幫助京東引進不少富有經驗的互聯網運營和營銷等方面的高級管理人才。

據《IPO早知道》瞭解,京東後期引入的部分投資人也有高瓴在其中發揮作用。正如張磊在一次座談中提到的,高瓴非常關注"鄰居風險",希望給京東後期引進的投資人也能像高瓴一樣,沒有短期退出壓力,能真正放眼未來,支持公司的長遠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除京東和京東物流外,高瓴同樣是京東健康的重要投資人——2020年,高瓴向京東健康投資8.3億美元,而在同年年底京東健康在港上市時,高瓴作為基石投資人再次追加投資。

此外,今年3月,高瓴領投了京東旗下“基礎設施物業管理子公司”「京東產發」的A輪7億美金融資,以進一步加深自己在基礎設施、新基建方面的投資佈局。

不難發現,在一向倡導科技賦能傳統行業的高瓴身上,可以看到包括物流、智能製造、數據中心、科技物業在內的“新基建”正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投資主題。

一方面,高瓴佈局物流行業全鏈條,推動科技手段在物流運輸各個環節的充分運用,幫助被投企業持續提升物流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全社會運輸效率提高;另一方面,高瓴也已經成立了專門的新基建團隊,專注這一領域的投資,為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提供數字化和空間服務解決方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46 字。

轉載請註明: 高瓴:11年前達成自建物流的共識,愈發關注新基建領域投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