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中國 | 最近常説“需求側管理”,新需求從哪裏來?
導讀
新世紀以來,全球勞動生產率持續下降,創造新的需求成為根本性解決方案。在此背景下,中央近期提出要注重“需求側管理”。短期看,重點是促進居民收入增長;中期看,是加大對教育、醫療等社會基礎設施的投入,構建國內循環為主體的基礎;長期看,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綠色發展。此外還需穩定外貿外資,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
自本世紀以來,全球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勞動生產率持續下降。世界經濟進入了需要新一輪科技革命來創造新需求的階段。
從“雙循環”的角度出發看需求側管理,短期看,重心應是促進居民,尤其中低收入羣體的收入增長;中期看,是政府和民間共同加大對教育、醫療等社會基礎設施的投入,並以此來構建國內循環為主體的基礎;長期看,則是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在低碳技術領域持續創造新需求,實現國內循環引領雙循環。
中國趕上了經濟全球化的大潮,藉助於全球產業轉移,中國不僅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而且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目前,隨着中國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我們遇到的挑戰也開始與全球同步。全球經濟長期低迷,意味着中國現有產能的絕對過剩,於是創造新的需求就變成世界問題,也變成中國問題。
如果沒有新的需求創造出來,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以鄰為壑”的保護主義盛行的危險後果可能重演,而中美經貿衝突就是跡象。在這種局面下,即使採用極度寬鬆的財政、貨幣政策也僅是杯水車薪,並不能有效地刺激需求,反而會助長資產價格的暴漲。
出路就是創造新的需求。
綠色轉型如果碳排放作為全球性標準出現的話,它就跟GDP一樣,同等重要地成為衡量經濟現代化的尺度。國際可再生能源署 (IRENA) 認為,每一美元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將獲得8美元的回報。能源結構轉型將會使2050年全球GDP增加100萬億美元,並且能夠帶動相關行業就業崗位數量翻兩番。
中國加入了《巴黎協定》,並於去年宣佈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峯,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從需求角度初步測算,如果全球目標是在2050年將氣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中國能源結構改變將需要100萬億元人民幣投資;如果控制目標是1.5攝氏度,那麼這一投資數額將高達138萬億元人民幣。
綠色發展創造了一個很大的市場需求,不僅是投資需求,也是消費需求,因為氣候變暖威脅到人類生存。由此,低碳經濟是全球發展的趨勢,世界正處於適應這一趨勢的需求創造前夜。
值得指出的是,同芯片等高科技產品相比,中國在綠色科技方面與世界沒有代差,從而有可能發揮引領者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鼓勵綠色發展,既體現了供給的技術進步創造需求,也體現了需求引領供給創新,是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共同改變,從而是革命性的,因而成為需求側管理的新方向,需要加以特別關注。
增收提質
從目前國內情況看,中國剛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雖然告別了絕對貧困,但中等偏下收入羣體仍是人口的主體,有將近10億人,構成與發達國家的不同步。因此,提高中低收入羣體的收入成為2035年前需求側管理的第一要務。加快城市化發展,使更多農民進城務工,是提高低收入階層收入的有效途徑,這已被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經驗所證實。尤其是在過去十年,隨着城市化的發展,服務業已成為中國第一大產業,就業崗位快速增長。
2010年,一個百分點的GDP增長可創造120萬個就業機會,但現在卻可以創造200萬個就業機會。這種情況使市場求人倍率常年保持在大於1的狀態,並促使各地最低工資標準不斷提高,形成了在擴大就業的同時,單位工資水平上升的局面,進而使過去十年內農民的可支配收入上升速度略高於GDP增速,個別年份甚至高出10%。
“十四五”期間需求側管理的重點領域應包括:一方面,在加快城市化進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以增加低收入家庭務工收入的同時,建立和完善包括宅基地在內的農村集體用地入市,以增加低收入家庭的財產性收入;另一方面,在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的同時,通過國有股權劃轉社保的方式提高其邊際消費傾向。
與此同時,中國還存在着人口數量已超4億的中高收入羣體。這一羣體的規模已超過美國人口,並且在未來15年還將擴大一倍,達到8-9億,超過目前歐洲、美國和日本人口總和,屆時中國將成為擁有最大中等以上收入羣體的國家。
對這個羣體而言,支付能力已不再是硬約束,相反,他們需要新的供給,尤其是服務品的供給。約束他們消費的是高品質服務,集中體現在子女教育、醫療健康以及養老服務的提供上。
內外相輔
需求側管理也應包括穩外貿、穩外資。從中國與世界互動的關係上看,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已經融為一體。這特別體現在“中國製造”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並深深嵌入世界。
在疫情衝擊下,由於中國製造業門類完整而韌性強,出口有了超常的增長表現,它對中國投資和消費需求帶來了相應的改善。這表明,雖然要以國內循環為主體,但國際循環也會促進國內循環。因此不能把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分裂開來,這也構成當下和未來需求側管理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