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浙大副校長到入獄,如今公司市值超500億,連續十年行業第一

從浙大副校長到入獄,如今公司市值超500億,連續十年行業第一

8月23日,中國流程工業領域龍頭企業中控技術發佈了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數據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33億元,淨利潤2.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27%和52.83%。截至8月27日,公司市值達到552.58億元。

簡單介紹一下,中控技術(SUPCON)成立已有22年,全球員工超過4100人,已在國內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加坡、迪拜、印度等海外地區設立區域事業部、分公司、辦事處等機構,核心產品已應用至50多個國家。

公司核心產品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佈式控制系統)被譽為現代工業的“大腦”和“神經中樞”,廣泛應用於煉油、石化、火電、建材、冶金、造紙等流程工業的各個行業。去年中控技術在國內DCS市場佔有率達到28.5%,連續十年蟬聯第一。

從浙大副校長到入獄,如今公司市值超500億,連續十年行業第一

説到中控技術,繞不開創始人褚健。15歲時,他以全校最高分考入浙江大學化工系工業自動化專業,先後取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期間還留學日本京都大學,成為浙大化工生產過程自動化及儀表專業中日聯合培養第一人。

在日本見識到科技如何助力經濟發展的褚健,取得博士學位後,便選擇回國從事工業自動化控制研究。很快,浙江大學設立了國內高校首個工業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9歲的褚健成了副主任。次年晉升為浙大教授,並受命創辦浙大工業自動化公司(中控公司的前身)。值得注意的是,學校並沒有投入資金,是他自己借了20萬元投入進去。

當時國內大型企業用的DCS系統,基本是霍尼韋爾、橫河電機、艾默生、西門子的。剛成立的中控面臨兩種選擇,自主開發還是代理西門子產品?褚健選擇了前者,結果受到接踵而來的質疑,甚至不少同行斷言,中國研發DCS系統已經沒有機會了。

褚健堅持認為,工業安全的命脈不能掌握在外國企業手裏,“我力主研發出自己的DCS控制系統,要麼輝煌成功,要麼徹底失敗回家。”經過近20年的不懈的努力,中控逐步突破自動化控制系統領域的“卡脖子”技術,實現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國產化和自主可控。得益於此,國內DCS系統降價至原來的三分之一,為國家節約起碼400億元設備引進投資。

從浙大副校長到入獄,如今公司市值超500億,連續十年行業第一

褚健是一位企業家,更是一名科學家,曾獲得過8個國家級的科學技術進步獎,還擔任浙江大學副校長。然而在當時,科學家創業面臨着諸多制約和風險,例如知識產權的歸屬,如何評估和衡量知識分子的科技生產力轉化等,這些模糊地帶並沒有明確的標準。

他為此付出了自由的代價,被關押三年三個月,中控由此陷入混亂,離職率一度高達20%。2017年1月重獲自由,第二天就回到公司,繼續投身科研技術工作。中控重新回到發展正軌,逐漸轉型成為以自動化控制系統為核心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供應商。其服務客户數量超過2100家,不乏中海油、中石油、中核集團、聯想、英特爾等知名企業。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4 字。

轉載請註明: 從浙大副校長到入獄,如今公司市值超500億,連續十年行業第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