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應摒棄門户之見
圖為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總部大廈。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攝
當地時間12月1日,歐盟委員會正式推出“全球門户”計劃(Global Gateway),力爭在2021年至2027年間投入3000億歐元,協助發展中國家開拓數字經濟和綠色能源等領域,着重建設光纖電纜、清潔能源輸電線路、運輸通道等基礎設施。該計劃一經推出便引發議論紛紛,褒貶不一。有人説這是歐盟發揮地緣政治影響力、實現戰略自主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有不少人懷疑內部爭吵不休的歐盟能否真正獨樹一幟,只恐怕“全球門户”計劃到頭來只是個“面子工程”。
歐盟“全球門户”計劃的草案在今年9月就已完成,當時計劃投資總金額只有400億歐元,由於歐盟內部爭議較大,幾經磋商妥協,資金規模放大數倍才滿足各方要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承認,該計劃將照顧到所有合作伙伴國家的利益和訴求,並且將受援助國的發展利益與歐盟的戰略利益結合起來。目前已經得到歐洲議會、歐盟成員國以及商界的廣泛支持,來自亞洲、非洲及美洲的一些發展中國家也表示歡迎。馮德萊恩對此計劃信心滿滿,稱之為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真正的替代選擇”。
雖然計劃並未提及中國,當被問及“全球門户”是否針對中國時,馮德萊恩表示“這顯然是對現有計劃的替代”。歐盟委員會掌門人的話暗含許多內容,其戰略目的不僅僅是要爭奪全球數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大蛋糕”,還包括呼應美國牽頭的“重建更好世界”基建計劃,其牽制、制衡甚至替代“一帶一路”倡議的意圖也昭然若揭。其一再強調“基於價值觀的合作”恐怕將導致貿易投資行為政治化、意識形態化,因此該計劃成了“門户之見”“門户之爭”的代名詞。
既然想着“替代”,那就得拿出吸引人的新花樣來。歐盟“全球門户”計劃主要有兩大特點。
其一,打着“以民主及價值觀為核心的投資”、高效透明等旗號,招徠國際輿論關注。
雖然話説得很漂亮,但很多希望參與的國家都還持有保留態度。從實際內容上看,該計劃將以贈款、貸款和擔保的形式向合作伙伴國提供資金,降低投資風險,提高債務可持續性;同時,吸引當地政府和私營企業、商業部門加入投資計劃,以彌補資本不足。總額為3000億歐元的投資一部分來自歐盟預算資金,例如歐盟通過“歐洲可持續發展基金+”機制可調動最多1350億歐元。另外,歐洲投資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可提供項目融資,為私人企業提供貸款支持。
大規模投資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肯定是有吸引力的。特別對於非洲、中亞及拉美等地區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來説,重點基建項目本就缺少資金來源,歐盟如果真能如其宣傳的那樣在數字、氣候、能源、交通、衞生、教育等領域加大對落後國家的扶持力度,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歐盟的計劃更像援助捐獻,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工期長、見效慢,想要通過國際合作帶動私人和商業投資非常困難。而且,“全球門户”意味着面向全世界,歐委會面臨項目分散、合作區域寬泛等難題,需要由一個具有拍板權的權威機構來統籌安排,真正運轉起來將是難上加難。
其二,美歐相互打氣、聯手染指全球基建才是初衷。
美歐一貫被批評口惠而實不至。今年6月份美國總統拜登牽頭在七國集團(G7)峯會上提出了類似的基建倡議,目前仍處於紙上談兵階段,包括這幾年美國在中東歐和北歐地區搞的“三海倡議”誇誇其談,缺少真金白銀的投入。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美歐抱團的能量。歐盟在公佈“全球門户”計劃時稱,投資基建項目要“符合歐盟的民主價值觀和國際規範及標準”,其目的不光是追求經濟利益、爭奪市場份額,還在於意識形態之爭,拉攏盟友以抗衡中國。歐盟新計劃首先將關照近鄰。例如,為西巴爾幹地區提供300億歐元的贈款和貸款,用於建設公路和鐵路,目的是把該地區所有主要城市與歐盟連接起來;計劃在烏克蘭作為成員之一的“東部夥伴關係”框架內,在黑海下鋪設一條數據電纜;建設連接歐洲與拉丁美洲3.5萬公里海底光纜的“貝拉聯盟”項目。此外,印度和非洲將是歐盟明年基建投入的重點,戰略意圖非常明顯。
在全球抗疫進入關鍵期、經濟復甦舉步維艱的今天,關注民生、儘快恢復經濟增長才是人心所向,大搞意識形態對抗意義何在?面對經濟全球化、全球多極化的時代大勢,冷戰思維必將為歷史所淘汰。世界需要的是搭橋而不是拆橋,是互聯互通而不是相互脱鈎,是互利共贏而不是封閉排他。
8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秉持開放、廉潔、綠色理念,致力於實現可持續、惠民生、高標準目標,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其實,各國幫助發展中國家的不同倡議之間具有互補性,歐盟用不着刻意去替代誰,而應該提倡兼容幷蓄、溝通協調,形成合力。世界市場足夠大,相信中歐雙方可以達成諸多共識,形成互補,共同促進各國之間的互聯互通和全球可持續發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翁東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