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啓航新徵程】百年津門在跨越之路上譜寫創新足跡——渤海之濱氣象新

  靜靜流淌、曲折蜿蜒的海河,穿城入海,流淌在津沽大地,見證了天津人民厚積薄發的百年曆史。當年,留學歸來的周恩來,在天津擔任主編創刊了《天津學生聯合會報》,參與發起成立了愛國青年進步團體——覺悟社。他將進步思想傳遞給每一名學子,啓迪着中國革命先驅者。在天津紅橋區子牙河畔,平津戰役紀念館內陳列的火炮、坦克,講述着天津解放之夜的偉大戰役。新中國成立後,作為我國北方重要的工業基地,天津誕生了我國的第一塊手錶、第一台電視機、第一輛自行車……

  如今,站在新起點上,天津如何闊步邁向新時代?

  老工業基地的新擔當

  4月18日,天津濱海新區首屆蘆花海鹽“春扒節”開幕。天津長蘆漢沽鹽場這座百年老廠,以工業遊的方式,向世人展示我國鹽業發展的鉅變。

  製鹽場結晶區黨委書記董少森是“子承父業”的老鹽人。他把31年的青春,都揮灑在了天津漢沽這片鹽鹼荒灘。董少森介紹:“以前製鹽都是手推肩扛,如今我們實現了機械化、半機械化生產。同時,企業員工數量下降到3000人,減少了70%,但每平方公里產鹽量卻達到了每年萬噸,已經是國內領先水平。”30多年的成長,讓董少森理解了奮鬥的內涵。“奮鬥其實很簡單,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幹。”

  在津門故里這片土地上,2020年底,天津空客亞洲總裝線下線一架全新出廠的空客A320neo飛機,並正式交付給美國通用電氣金融服務公司,它將服務於多彩貴州航空公司。

  目前,天津市建立起以智能科技為引領,以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為重點,以高端裝備、汽車、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為支撐的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同時,天津市正在建設現代中藥、車聯網、先進操作系統等9家市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了天津市“芯火”雙創基地(平台)、中科院工生所、藥研院等一批產業創新平台。“天河三號”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全球首款腦機接口專用芯片“腦語者”、12英寸半導體硅單晶體、康希諾疫苗、240噸AGV自動運載車、水下滑翔機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

  為京津冀增添新動能

  10年之前,天津武清區的高村還是一片鄉村荒野,如今這裏高樓林立、產業齊聚。這就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

  走進武清開發區高村科技創新園,現場600多名施工人員正在建設中國電信京津冀大數據基地,6棟高44米的數據中心大樓已經封頂。項目負責人張志剛説,中國電信京津冀大數據基地將首先滿足承接國家部委和京津冀電子政務類重點項目安全需求,還將帶動京津冀地區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產業、5G、車聯網等上下游產業集聚,吸引三地及周邊地區互聯網、金融科技、智能製造等大批頭部優質企業客户落户。項目將於2022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協同發展共下“一盤棋”。7年間,天津市全面落實“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積極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區建設。通過精準承接,天津正實現錯位發展。與國家電網、華能集團等央企簽訂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亞投行數據綜合業務基地、麒麟軟件總部、北燃LNG等一批優質項目落户。5年來,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新增註冊企業2300多家,註冊資金800億元。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累計註冊企業348家,註冊資本近50億元。近3年,北京企業在津投資到位額4600億元,佔引進內資的42.7%。

  通武廊“小京津冀”試驗示範作用初顯。三地累計簽署實施對口合作協議90項,通武廊市域郊鐵路天津段、廊坊段線路方案初步確定,天津段投融資模式順利推進。與京冀毗鄰的11個鎮在環境衞生、基礎設施、社會治安等領域開展合作,共同築牢首都“護城河”。

  同時,深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天津62家定點醫療機構完成京津冀門診聯網直接結算測試並上線運行。全力推動區域社保、人才一體化,落實京津冀社會保險待遇資格協同認證機制,實現認證結果互聯互通互認。

  綠水青山新畫卷

  今年“五一”黃金週,天津市薊州區五彩斑斕的美景,吸引了無數遊客來此觀光旅遊,也成為村民們綠色致富的好時節。

  在府君山後的西井峪村,有“石頭村”的美稱。疊層岩、石頭屋、特色民宿讓這裏享譽京津。其實,多年前,這裏的村民們還是以開採石料為營生。山被炸得遍體鱗傷,空氣被煙塵籠罩,人們呼吸都困難。

  時過境遷,今天,三十而立的周雲龍已在村裏開起了民宿——“兩棵銀杏樹”。從走出大山,外出求學,異地工作,再到回鄉創業,周雲龍為何選擇了這條不尋常的“逆襲”路?“我希望走出大山,看看這個世界的精彩;而回鄉創業,是看到村子裏的環境好了,更看到鄉村旅遊帶來的改變和機遇。”

  改變,靠的是綠色發展的理念。2015年,天津市薊州區漁陽鎮大力發展高端農家旅遊,專門為西井峪村引進了北京的旅遊公司,把村民老宅打造成高端民宿和優選農舍。“好政策+好思路”,讓西井峪成為了網紅打卡村。今年的“五一”期間,這裏房間再次被訂滿。

  黨的十八大以來,天津綠色發展的腳步越走越快。

  謀增量。面積736平方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出現在津濱雙城之間,它連接七里海、大黃堡、團泊窪、北大港四塊濕地和渤海海岸線,形成了響應北京通州區,中連河北雄安新區的京津冀生態網絡。

  做減法。破解“鋼鐵圍城”“園區圍城”。2020年,天津市3家鋼鐵企業整體退出取得實質性進展,4家鋼鐵企業全部實現超低排放,86個工業園區完成整合。一批智慧科技類企業快速成長,鋼鐵等傳統行業智能化改造加速實施,一批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建設完成,實現了產業鏈、創新鏈“雙鏈融合”。

  截至目前,天津綠色工廠工業總產值已突破3000億元,實現綠色發展和經濟效應“雙贏”。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自然 商 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41 字。

轉載請註明: 【奮鬥百年路 啓航新徵程】百年津門在跨越之路上譜寫創新足跡——渤海之濱氣象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