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財評|再見中小板——涉及23萬億元的大事件

大眾日報記者 王爽策劃 齊淮東

海岱財評|再見中小板——涉及23萬億元的大事件

速度還挺快,歷經兩月籌備,深市重磅改革落地。

3月31日深交所消息,經中國證監會同意,深交所發佈兩板合併業務通知及相關規則,明確合併實施後的相關安排,於4月6日正式實施兩板合併。

截至3月31日收盤,深市主板上市公司數量為468家,總市值達96614.14億元,以食品飲料、房地產、家用電器等傳統行業為主;中小板上市公司數量為1004家,總市值達131489.53億元,以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等新興行業為主。兩板合併後,上市公司總數將達1472家,總市值達22.81萬億元,分別佔深市的61.41%和69.06%。可見,兩板合併涉及了接近23萬億元的市值公司,可謂引發各方關注。

這次改革中,深交所對相關規則進行了適應性修訂,主要涉及刪除中小板相關表述、統一高送轉定義、調整相關交易指標計算基準指數、取消持續督導專員制度等。也就是説,合併後A股將不再有中小板之説。

由於歷史原因,深市主板自2000年初暫停新股發行,但作為深交所首個板塊,深市主板目前在上市公司數量和市值規模上,已經分別落後於同為深交所的中小板和創業板。其中,中小板和創業板分別有上市公司1004家和925家,市值規模分別達到13.15萬億元和10.22萬億元。

合併後,深市主板恢復上市功能,是否會導致市場擴容?專家表示,深市主板與中小板合併的思路是,保持發行上市條件不變。合併後主板仍然實行核准制,沒有降低上市門檻,也沒有新增上市通道,不會直接導致市場短期內加速擴容。

光大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認為,合併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不僅有利於優化深交所板塊結構,形成主板與創業板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發展格局,而且能夠更好地滿足實體企業融資需求,助力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

兩板合併也令坊間引發了全面推行註冊制時間表加速的猜想。對此,高瑞東表示,全市場註冊制並不會很快就實施,而是要進一步評估,穩妥推進實施,市場對此要有耐心。

確實,別的不説,中國A股“板”太多了,主板、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還分A 、B股,華而不實有之,在全面推行註冊制前亟需釐清。

就拿B股來説,當初設置B股的目的是為了讓外資能夠買入中國股票,但現在又是QFII又是滬港通、深港通,外資已經可以非常方便地買賣A股,當下的B股,大多由內地投資者以外幣持有,可謂多此一舉。再加上B股的融資功能和流動性都很差,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

所以説,現在讓B股退出歷史舞台,有助於提高金融市場運行的效率,也有利於盤活B股市場的存量資金,是一個多贏之舉。由此引申開來,A股惟有在制度層面多些改進,在各方穩妥的情況下推行全面註冊制,才能在未來走出“長牛”行情。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67 字。

轉載請註明: 海岱財評|再見中小板——涉及23萬億元的大事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