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A股市場波動加大,以銀行為代表的低估值板塊逆市走強,逐步演繹成為市場主線。
展望後市,機構人士表示,在市場風格轉換過程中,低估值板塊仍是當前最優選擇,短期有望繼續走強。與此同時,逐步調整到位的成長股也開始顯現佈局價值。後市風格拉鋸的概率較大,市場或呈現價值與成長雙主線並進的局面。
低估值板塊仍是最優選擇
2月14日,低估值品種顯著調整。在申萬一級行業中,非銀金融、建築材料、房地產、銀行等板塊跌幅居前。與之對應的是,CRO、鋰礦等賽道股迎來反彈,藥明康德(維權)、寧德時代、天齊鋰業等龍頭股顯著上漲。
這是否預示低估值板塊行情將告一段落?多家機構認為,低估值板塊仍是當前最優選擇,有望繼續走強。
首先,“穩增長”投資邏輯不斷強化。華安證券策略團隊表示,新冠治療藥物獲批相當於在國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份保險和保障。這無疑有利於國內經濟增長。
其次,低估值品種的估值有修復空間。粵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表示,以申萬高市盈率指數與低市盈率指數的比值來觀察,過去5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17年-2020年,低市盈率相對佔優;2020年至今,高市盈率相對佔優。從均值迴歸的角度上看,低估值品種的估值仍有修復空間。
最後,歷史經驗顯示,金融、地產等低估值板塊與信用環境更相關。在“寬信用”的環境下,這些板塊估值將持續修復。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張啓堯表示,在歷次“穩增長”過程中,社融數據都是影響市場預期的重要信號。1月社融放出“天量”,將進一步堅定市場信心。類似於2014年7月,在6月社融數據公佈並超出預期後,金融、地產、有色等板塊帶動市場上漲。
成長板塊調整接近尾聲
近兩個月A股持續震盪調整,在主要指數中,創業板指調整幅度最大,成長風格顯著受挫。
“從調整的幅度和時間上來看,當前創業板指調整已較為充分。”陳夢潔表示,創業板大幅調整的主要誘因是,在全球資本流動加速的背景下,投資者對於海外資產的不確定性擔憂持續上升。但隨着我國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A股市場的獨立性正在增強,海外市場波動僅是擾動因素,並非主導因素。近期創業板指的調整已充分消化了高估值因素,目前估值已回落至近5年的均值水平。
從歷史上看,華泰證券策略分析師張馨元認為,當下市場風格拉鋸的概率較大,或出現價值與成長雙主線並進的局面。
“去年四季度以來,穩增長主線與成長板塊股價走勢的剪刀差持續擴大。以史為鑑,流動性變化並非是新風格確立的充分條件,業績剪刀差顯著反轉是必要條件,但目前並不具備。”張馨元表示。
中銀證券認為,長期看,在業績趨勢不變的前提下,對於投資者來説,科技成長股的左側佈局機會逐漸顯現。
後市佈局兩條主線
針對當前市場走勢,投資者該如何佈局?不少機構認為,階段表現佔優的低估值品種和顯著調整後的成長風格,當前都有配置價值。
張馨元建議關注兩條主線:一是受益於國內寬信用但不受制於海外緊貨幣的非金融央企,包括電力電網與傳統能源等行業;二是智能車與數據基建板塊。
華安證券策略團隊表示,後市可關注四個方向。第一,信貸“開門紅”背景下,“穩增長”預期進一步強化,重點關注建築建材、城市管網改造、鋼鐵及地產產業鏈。第二,繼續看好中期成長方向,成長風格經過顯著調整,已具備佈局的價值。第三,關注金融板塊中的銀行、券商,並關注受益於長端利率上行預期下的保險。第四,在消費方面,短期重點關注旅遊、機場、餐飲、休閒服務等出行鏈條,中長期把握乳製品、調味品以及食品加工等必選消費品機會。在主題方面,繼續關注數字經濟、國企改革相關主題投資機會。
東北證券表示,行業配置上,關注預期轉好的大眾消費、TMT、新舊基建,以及調整後性價比較高的醫藥、新能源、半導體等。首先,從預期改善角度看,關注受益於防疫政策日趨科學精準的大眾消費(旅遊、酒店、航空、餐飲)、元宇宙催化的傳媒、“十四五”數字經濟規劃落地利好的計算機;其次,從政策導向角度看,低估值的建築建材、新基建等值得關注;最後,從估值性價比角度看,關注景氣度較高且近期調整幅度較大的中藥、新能源材料、半導體設備等。
本報記者 牛仲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