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業務迴歸正軌 險企重疾險轉型迫在眉睫

推動業務迴歸正軌 險企重疾險轉型迫在眉睫

重疾新規產生的實質性影響正在逐漸釋放。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多家上市險企管理層近日在公司2020年度業績發佈會上透露,今年2月新版重疾定義切換後,保險公司在新產品開發、風險控制和新產品培訓銷售上都存在一定壓力。目前,各公司正在積極尋求業務轉型路徑,努力推動業務發展迴歸正軌。

記者調研瞭解到,在今年2月新版重疾定義切換後,舊重疾險產品全部下架,保險公司必須根據新版重疾定義重新開發產品。目前,新重疾險產品還在陸續推出中,已經面世的新產品僅有百餘款。

新華保險副總裁兼總精算師龔興峯坦言,新版重疾定義切換的同時,新版重疾表同步更新。公司在2020年度核算中採用了新版重疾表,來反映行業最新的重疾實際情況。

新規給險企帶來的壓力顯而易見,但由於重疾險是壽險公司業務價值的主要貢獻者,上市險企普遍在2020年度業績發佈會上表態,對重疾險業務依然高度重視,要聚合資源、考核等方面力量,確保在重疾險業務上能夠持續平穩發展。

中國人壽副總裁詹忠表示,新版重疾定義下發後,公司一直在積極研究,也根據新版重疾定義推出了多款產品。在開發這些產品的過程中,一方面嚴格遵守監管約束,另一方面運用多種手段加強風險發生率高的產品管控。在定價上,公司結合大量歷史經驗數據,與產品核保銷售等環節進行了整合協調,以便管控風險發生率,提升業務價值。此外,在再保險方面,公司也對重疾險進行了很多風險分散的安排。

除了產品開發外,目前重疾險在銷售端承壓較大。新華保險副總裁李源表示,疫情給一些複雜型產品的銷售流程帶來了衝擊。去年公司重疾險銷量有所下滑,整個保險行業情況也類似。新華保險去年8月進行了一次線上銷售的嘗試,公司管理層在直播平台上大聲疾呼,對銷售隊伍、客户做宣導。但因為健康險產品確實比較複雜,投保過程中涉及後台的核保、健康告知等環節,公司之後沒有再繼續推廣這種線上模式。

尋求業務模式的創新或許是一個突破口。中國人保集團董事長羅熹表示,發展包括重疾險在內的健康險要在“三醫”上做文章,即整合醫療、醫藥、醫保三方資源,打通壁壘。美國有些保險公司投資了很多藥廠和醫院,通過打通新藥和醫院環節,來降低保險的支付和理賠,實現降本增效。中國在這方面還沒有成功的案例,中國人保正在進行這種探索,希望建立一條新的發展模式。

太平人壽總經理程永紅認為,重疾險業務未來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從需求方面來看,2019年我國商業健康險的覆蓋率只有36%,重疾險覆蓋率更低,保障額度普遍不足,不能滿足重疾治療費用的要求。從供給方面來看,去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中提出,力爭到2025年,健康險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元。這意味着,未來5年健康險總保費的年複合增長率要達到20%以上。因此,重疾險業務仍然有一個很好的發展窗口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2 字。

轉載請註明: 推動業務迴歸正軌 險企重疾險轉型迫在眉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