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昨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大跌,截至收盤,道指跌807.77點,或2.78%,報28292.73點;納指跌598.34點,或4.96%,報11458.10點;標普500指數跌125.78點,或3.51%,報3455.06點。
衡量市場恐慌程度的CBOE波動率指數(VIX)大漲25%。
近來領漲大盤的科技股今日遭遇滑鐵盧,特斯拉跌9%,蘋果跌8%、賽富時、微軟、思科、亞馬遜、Netflix等近期熱門科技股普遍下挫。有分析認為國際關係惡化以及美國財政刺激措施遲遲未能出台導致投資者信心受挫。
Instinet執行董事Frank Cappelleri表示:“雖然我們預計現在美股不會再次崩盤,但我們也不需要它每天都用創新高的方式來保持上升趨勢。標普500指數已經連續上漲了10來天,並且剛剛收穫了兩個月來的最大漲幅,因此它必須有一段回調消化的時間。”
Vital Knowledge分析師Adam Crisafulli説:“有些人進行了‘拋售科技股轉入落後者’的大規模操作,這使前期落後的股票受益,而科技股遭到暴擊。特別對於科技股而言,這些股票大幅下挫,但這也是在近期大漲之後的事。一段時間以來,科技股表現與基本面之間脱節,動能使它們漲跌皆有可能。”
對於未來表現,市場普遍認為週期股將會補漲。Winthrop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Greg Hahn表示:“在某個時間點板塊上漲將會輪換。未來每個人都將得到疫苗保護,生活將恢復正常。”
Oanda高級市場分析師Ed Moya認為:“週四美股暴跌還有技術上的原因:由於國際關係惡化,投資者將資金從科技領域轉移出去,因為科技企業可能會因潛在的進口税上漲而遭受最沉重的打擊。”
他表示:“隨着持續的板塊輪動、資金轉入週期性股票,大型科技股將最終將淪為國際關係惡化的犧牲品,納指將遭受最嚴重的打擊。”
此外,隨着經濟持續復甦,週期性股票也有望受益。自今年夏季以來,亞馬遜、谷歌及微軟等公司都已成為最佳避風港投資對象。但在科技股迭創新高之際,投資者已開始擔憂漲勢會何時終結——漲勢終結的誘因或是監管力度加大,或是整體經濟復甦到投資者足以忽視避險性質的投資。
財經分析師Mark DeCambre認為:“標普500指數和納指週三創新高後,投資者的樂觀情緒有所減弱,週四大型科技類股領跌。投資者一直押注共和黨和民主黨會在本月晚些時候就疫情紓困財政刺激計劃達成協議,為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提供更多支持。但對國會議員們是否會出台進一步財政刺激措施的疑慮,可能是令投資者灰心的一個因素。”
一位分析師認為,前所未見的財政與貨幣刺激政策創造出了“寬鬆信貸”環境,使美股市場極易突然崩潰。
RW諮詢公司市場策略師Ron William表示,資產價格可能正處於急劇崩潰的邊緣,即所謂的“明斯基時刻”,美股可能重新測試3月份的低點。
以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的名字命名的“明斯基時刻”,指的是在不可持續的牛市之後市場突然崩潰,它可能是由於前所未有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所創造的“寬鬆信貸”環境所推動的。
此外,商務部週四公佈數據顯示,7月商品服務貿易逆差擴大到636億美元,6月修訂為535億美元。彭博調查得到的經濟學家預估中值為擴大至580億美元。服務貿易順差三個月來首次下降,降至174億美元。
商務部稱,出口環比增長8.1%至1,681億美元,進口增長10.9%至2,317億美元。美國進出口總額增長至3,998億美元,仍遠低於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貿易逆差繼6月下降後在7月再度擴大,表明美國經濟復甦之路將充滿顛簸。貿易額高於5月份疫情期間的低點,但繼經濟重啓初現上升後,仍然保持低迷。
服務進口增長速度超過出口,導致服務貿易順差縮小。反映赴美國旅遊狀況的旅遊出口連續第五個月下降,同比萎縮四分之三。從保險和金融服務到建築和旅行在內的進口出現增加,導致服務貿易進口整體增長到353億美元,為2月以來最高水平。
商品進口額與出口額雙雙上升,其中增幅最大的類別均為汽車。汽車、零件及發動機出口環比增長46%,進口增長41%,兩者幾乎都達到了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Charles Evans表示,美國經濟復甦“關鍵取決於能否從財政政策中獲得大量額外支持”。
Evans週四稱:“黨派政治威脅到進一步的財政紓困。缺乏行動或行動不足會給經濟帶來巨大下行風險。”
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週三對未來幾周國會能否達成新的紓困協議感到懷疑。即使能達成協議,Evans也對經濟發展前景持悲觀態度,認為在疫苗面世前,疫情在全國的間歇性爆發將打壓消費支出。
他説:“即使在控制病毒方面取得了穩步進展,並提供了額外的財政支持,我預計經濟也要好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元氣”。
他預計,直到2022年底,失業率都將在5%至5.5%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