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的商業價值決定了B站商業化的想象空間。
作者/子雨
出品/新摘商業評論
從美股到港股,再到申請雙重主要上市,B站一直在尋找能夠充分認可其價值的資本市場。
最近,B站發佈了22年Q1財報,一季度實現營收50.54億元,同比增長30%,這是B站近三年營收最低增速。其中包括大會員、直播業務等在內的增值服務仍是B站營收的最大來源,達20.52億元。
二次元起家的B站,是Z世代年輕人含量“最高”的文化社區與視頻平台,新一季財報電話會議中,B站董事長兼首席運營官李旎提到,B站用户平均年齡23.5歲,有86%的用户是35歲以下。
瞄準年輕人文化消費的B站一直把自己與“後浪”緊密捆綁,“只要用户站在你這邊,你必將戰無不勝,只要用户站在B站這邊,B站未來一定戰無不勝,這是我的信仰。”
把用户當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流量,是掌舵者陳睿的堅守,也是B站的立身之本。但一行行財報數據透露出一個事實:用户擁躉與商業化效率並不天然劃等號。
一、沒能等到的盈利拐點
效率與韌性之間,B站正重新思考平衡點。
2022年第一季度,B站月均活躍用户同比增長31%至2.94億,逼近3億大關;移動端月均活躍用户同比增長33%,達2.76億。照這一態勢發展,陳睿此前喊出的2023年內4億月活用户的目標,有望實現。
但他在去年四季度喊出的盈利目標,沒有如期而至,反倒營收成本持續攀升,淨虧損也在擴大。
一季度,B站淨虧損22.84億元,同比擴大152%,經調整淨虧損16.55億元,同比擴大85.7%。
這一季B站營業成本42.47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43%。其中收入分成成本21.46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53%,營收佔比達到42.5%。
從上述數據中我們可以解讀出兩個重點:1、B站成本增速明顯超過營收增速2、UP主的激勵分成(包括視頻播放次數激勵、花火廣告分成、直播打賞分成等)是導致B站營收成本攀升的大頭,也間接拉低了B站的毛利。
B站本季度毛利率為16%,而此前B站毛利率一直在17-24%之間浮動,2021年同期為24%,上一季度為19.4%。
B站一度被外界視為“中國的youtube”,畢竟都是以UGC(用户自制內容)為主的視頻網站,但細究二者的商業變現邏輯,還是有些許不同。
一個最明顯的差異就是,youtube並不需要像B站一樣“自掏腰包”給內容創作者補貼,而是讓廣告主與內容創作者自行匹配,近兩年youtube把衡量創作者的收入指標從CPM(每千次展示費用)升級為RPM(每千次展示收入),創作者的收入也從最初的單一廣告分成到直播、店鋪、訂閲等更多元化的收入。
“B站購買的正版番劇永遠不加視頻貼片廣告”是陳睿給予用户的承諾,B站做到了,這一堅守也的確獲得大批用户的青睞,但也由此埋藏下商業化效率始終跟不上外界期待的“隱疾”。
增值服務、移動遊戲、廣告、電商是B站四大營收板塊,一季度分別貢獻了20.52億、13.58億、10.41億和6.03億元。
廣告和電商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大,其中廣告環比下滑34.44%,電商環比下滑39.87%。不過官方表示,隨着6月份國內抗疫進入新階段,對兩者業務的影響會逐漸消退。
一個細節是,B站廣告業務雖環比下滑,但同比46%的增速還是高於行業平均增速的。在財報電話會議中,B站副董事長兼首席運營官李旎稱,一季度遊戲、美妝護膚、3C數碼、汽車和食品飲料仍是B站廣告主的優勢品類,其中,遊戲和汽車行業表現更為突出。
廣告某種程度上是B站內容豐富度的映射,也是平台“長線價值”的體現。中信證券分析師發佈研報提到,B站短期內商業化提速會受到宏觀經濟環境對於廣告主投放意願影響的壓制,長期仍看好其作為面向Z世代高活躍社區的商業價值。
而作為營收“扛把子”的增值服務則是衡量B站用户價值的一大指標,財報中提到,B站活躍主播數同比增長88%,直播業務月均付費用户同比增長了60%。一季度增值服務收入的增長也主要是因直播與付費會員活躍所致。
遊戲業務一直讓B站“又愛又恨”,2018年,B站遊戲業務營收近30億人民幣,貢獻了超七成的營收,自此開始有“B站是靠遊戲上市”的聲音傳出。後來,B站開始有意識地降低遊戲營收佔比,且取得成效,無奈外界對其“困於遊戲”的質疑之聲卻未曾停歇。
二、商業化與價值認定的錯位
一眾互聯網產品中,似乎沒有比B站“競對”名單還長的了。從自制劇、説唱類綜藝內容維度,對標愛優騰;從豎版短視頻story-mode維度,對標抖快;從社區屬性維度,對標知乎、微博……
這種競對的多維一方面給外界評估B站產品價值帶來了難度,另一方面其實恰也體現出B站產品的獨特性。
曾經,西瓜視頻在18-20年連續兩輪進攻B站,前後燒掉40億元,主帥從張楠換到任利峯,直到西瓜視頻與抖音合併,都沒能撼動B站的地位。
今年3月,B站尋求雙重主要上市已經獲得港交所確認,預計今年10月生效,可以想見,在資本市場的高壓下,B站自己也會加快降本增效,扭轉“增收不增利”的境況。
“過去B站在用户增長跟收入增長之間分配的精力是七三開,用户增長佔七成,收入增長佔三成。在2022年工作的規劃裏,會調整分配比例,會五五開,即用户增長花五成的精力,收入增長花五成的精力;收入增長在今年會成為比在過去更為重要的工作。”
顯然,陳睿已經在行動。
其實早在2021年,B站就對商業化團隊架構進行了升級,把原來的商業流量管理系統、廣告系統以及花火系統打造成了B站的商業中台,用於挖掘B站生態的商業資源、分配商業流量,同時提高變現效率。
從新一季財報中廣告增速的強勁我們也能看到B站在商業化上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這還遠遠不夠。
DAU/MAU最早被Facebook拿來做用户活躍度指標,通常這個APP的比例高於20%,便可認為用户活躍度較高。一季度B站用户活躍比例為27%,活躍用户日均使用時長95分鐘,創下公司運營史上最高記錄。
但若與短視頻雙雄的快手相比,這個活躍度就要打個折扣了。快手22年一季度用户活躍比例為 57.8%,活躍用户日均使用時長增長至 128 分鐘。
2019年,B站的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一度高達60元,此後連年下降,從46元降至43元。這一季財報,B站直接沒有披露ARPU值,而是披露了B站月均付費用户比例攀升至9.3%。
在找不到用户認可度與商業變現效率之間的精準量化指標的情況下,圍繞在B站身上的商業化與價值認定的錯位,將一直存在。
三、B站還是要靠年輕人回血
如果單從營收增速上看,B站給人的感覺是“沒什麼想象空間了”。要知道,B站在2016-2021年的總營收增速分別為299.49%、371.7%、67.27%、64.16%、77.03%和62%。
但若是從歷史角度回溯,同樣是二次元起家,B站不僅沒有像A站那樣被掃進歷史塵埃,市值還翻了十倍不止,説明陳睿與管理團隊一定是做對了什麼。
今年5月,海外虛擬主播Vox Akuma在B站進行了中國直播首秀,在不到兩個小時的全英文直播中,有近4萬人付費,營收111萬元,還讓Vox Akuma成為了網絡熱門話題。
在人人皆談元宇宙的當下,B站已經躬身入局,已知,B站自己正在測試“高能鏈”——提供數字資產上鍊的渠道,且是Vox所屬的彩虹社的第三大股東。
截至一季度末,B站通過100道社區考試答題的正式會員數量同比增長41%達到1.58億。第十二個月留存率達83%。針對社區核心用户,B站還首次開放“硬核會員”認證,引發大量六級用户參與答題,增強核心用户歸屬感。
其實B站對未來發展的答案已經寫就:盡一切可能滿足年輕人的文化消費,而這種文化消費不拘泥於任何形態,它可以是圖文,可以是視頻,也可以是元宇宙、虛擬偶像。
今年3月初,B站宣佈將於未來24個月內進行5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據瞭解,目前陳睿已使用其私人資金300萬美元在公開市場購買約10萬股的B站美國存托股。在第一季度,B站回購和註銷了本金總額為2.04億美元的於2026年12月到期的可轉換優先票據,總現金成本為1.48億美元。
看得出,無論是陳睿還是管理層,都對B站的未來發展抱有殷切希望。
時至今日,B站早已不是那個用“小眾二次元人羣集聚地”就可以簡單概括的了,B站希望的,是建立一套兼顧商業化與用户高質量體驗的運行機制,可以持續刺激年輕人的神經並吸引年輕人加入,這也是B站努力練就的“產品引力”。
自2009年成立起,B站就一直與“後浪”相伴而行,未來決定B站商業化想象空間的,也一定是無法被定義的年輕人。
想通了這一點,也就看清了B站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