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雷達財經(ID:leidacj),作者丨張凱旌,編輯丨深海
不出意外,董明珠又連任了。
2月28日,格力電器在珠海總部召開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68歲的董明珠再次當選公司非獨立董事,並在之後的董事會上通過半數投票當選董事長,任期三年。
與此同時,此前格力電器“計劃2022-2024年每年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當年淨利潤50%”的大手筆分紅方案也獲得通過。
在格力電器28日下午舉行的股東會上,董明珠談及了格力的手機和新能源業務,並表達了對格力旗下幾個大版塊分拆上市的願望。“格力的產線已經全線覆蓋,不是像過去只有空調,如果只有單一的空調,現在可能真的是死路一條,沒有機會了。”
雷達財經注意到,在此次股東會的表達中,董明珠的措辭與此前兩次連任時相比有了不小改變,少了一些豪言壯語,多了幾分謹慎。
但多元化、接班人和業績目標這些在董明珠上一個任期內都未曾解決的問題,再過三年,會有質的改變嗎?
董明珠再次連任,淡化了業績指標9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2月28日,董明珠再次高票當選格力董事長,而這個結果也與此前外界的預測相符。早在1月格力公佈新一屆董事會候選人名單時,就有觀點認為董明珠連任“毫無懸念”。
此外,股東大會還審議通過了此前頗受爭議的大額分紅計劃。根據公告,格力電器計劃在2022-2024年每年進行兩次利潤分配,在公司現金流滿足正常經營和長期發展的前提下,每年累計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當年淨利潤的50%。
有觀點認為,從格力電器的股東背景來看,分紅計劃的最大受益者是董明珠和高瓴集團,在格力電器股價不如預期的情況下,此舉可以幫助兩者回收一定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董明珠自2012年從朱江洪手中接手格力後的第三次連任,而目前媒體披露的公開信息顯示,與此前兩次不同的是,董明珠並未再在業績上大做文章。
2015年6月,剛剛結束巴西之行的董明珠,風塵僕僕地趕回珠海,參加了格力電器年度股東大會。彼時,其也剛剛在董事會的選舉中全票當選董事長。
“過去三年,第一,我們實現了銷售收入從800億到1400億,人均產值180萬,成為家電行業第一個單品類超1000億的企業;第二,格力成為第一個超百億利潤的企業。”彼時,面對蜂擁而至的近200名投資者,董明珠在講話時大談自己在第一個任期內的業績增長。
此外,董明珠給初出茅廬的格力手機定下了銷售目標:“目前產能受限仍供不應求,定價將在1600元,預計未來出貨量將在5000萬台。”
她還表示:“格力要保證無風險進入多元化時代,無論做什麼產品,做出來就能賣掉,做出產品就是世界第一。”
2019年1月,董明珠再次全票連任格力董事長。此時的董小姐依然自信心爆棚,對於公司未來的業績,其在股東大會上稱,到2023年要實現6000億元的目標,公司對股民的承諾,預期增長幅度在10%以上。
而在被投資者問到“未來10%以上增長的來源是什麼?”時,董明珠則回應稱,未來智能時代是以消費者需求決定的,格力的成長空間沒有問題。“空調老大不會動搖,也不排除我未來會在別的領域當上老大。”
不過,根據現在的情況來觀察,格力做手機7年,連十萬級的爆款都尚未誕生;2020年,格力“空調老大”的地位也被美的反超,而2021年公司預期不足2000億元的營收,更是讓6000億元的豪言顯得遙不可及。
或許是吸取了此前的教訓,董明珠在這次連任時只是表示,有信心完成股權激勵的業績目標。
“第一個信心來自團隊;第二個信心,我們自身除了空調領域,已經做到了全品類的覆蓋,目前已經到了收穫的時刻;第三個信心,是新能源領域,格力鈦(原珠海銀隆)。未來可能每家每户都有儲能方面的需求,儲能的市場我認為是非常巨大的。”
雷達財經瞭解到,上述“股權激勵目標”或指向2021年年中公司發佈的一期員工持股計劃中所提到的,“2021年、2022年歸母淨利潤較2020年的基數分別增長不低於10%、20%”。
相比此前的目標,這次董明珠要務實很多。
據財報,2020年格力電器的歸母淨利潤在經歷了連續兩年的下滑後已降至221.75億元。格力想完成指標,2021、2022年的歸母淨利潤至少要為243.92億元、266.10億元,前者尚不及2019年的成績,後者則僅比2018年高出4億元。
上一個任期內,發生了什麼?業績目標上的變化,反映了格力在董明珠最近的三年任期中所遇到的瓶頸。
同花順iFind顯示,2018年的四個季度,格力營收均保持了同比30%以上的增長,淨利潤的同比增長幅度最低也有33%。而2019年一季度,格力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僅有2.45%和1.63%。
雷達財經曾在《光靠董明珠“炮轟”奧克斯美的,難撐住格力市值》一文中提到,2019年美的憑藉自身在銷售渠道體系上的優勢打響了空調價格戰,格力也借雙11喊出“30億大讓利”、“百億大讓利”等優惠活動來應戰,但結果是公司淨利潤大跌,美的則於2020年一季度完成了對格力市場份額的反超。
面對不利局面,董明珠嘗試過改變。
首先是對主業空調銷售的渠道進行精簡。天風證券發佈的深度點評中提及,在當下以消費者需求為主的商業運營模式下,格力層層分銷的渠道模式問題凸顯,在產品方面因缺乏與消費者的直接接觸,或無法及時按需調整產品結構;在價格體系方面,層層分銷則導致加價率過高,終端與競爭對手價差較大。
為了主導這場變革,格力在2019年發動了混改,原珠海國資委控股的格力集團將其持有的15%股份轉讓給了珠海明駿合夥企業,而珠海明駿的背後則是董明珠和高瓴。混改完成後,董明珠在話語權上得到了充分支持,得以無視三股東京海互聯的反擊。
當年年底,格力開始通過取締各地銷售公司下的省級代理、降低開店門檻、減少經銷商庫存的方式,讓銷售渠道盡量“扁平化”。
為配合這場變革,2020年董明珠還進行了直播帶貨,並在13場直播中總計創下476.2億元的銷售額,佔當年公司總營收的27.93%。2021年,董明珠進一步將22歲的秘書孟羽童推上前台,目前,“明珠羽童精選”的短視頻賬號已是格力直播帶貨的渠道之一。
不過,這次變革也動了銷售體系中不少人的奶酪。據騰訊新聞稜鏡報道,包括山東、河南等地的銷售主力紛紛出現了轉投對手美的的情況;另一方面,直播帶貨的低價,讓有業績指標要求的各地銷售公司不得不進行降價促銷,變相拉低了利潤。
其次,是發力多元化業務。長久以來,格力多元化並不成功,收入依賴空調業務。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空調收入仍佔格力電器總收入的73.80%。相比之下,海爾營收佔比最高的電冰箱僅為30.14%,美的營收佔比最高的暖通空調則為43.96%。
具體而言,手機方面,格力在2020年將品牌名更換為大松後,已經發布了大松G5、大松G7兩款產品。據瞭解,大松即“TOSOT”,是科技、原創、風格、卓越、信任的英文首字母縮寫詞,原本為格力旗下主營生活電器的專營品牌。
新能源方面,格力則在2021年先後入股了銀隆新能源和盾安環境,其中前者主業為生產新能源客車,後者則是全球製冷元器件行業龍頭企業,產業鏈中處在格力的上游,目前對新能源熱管理器產品也有佈局。
現在,銀隆新能源已更名為格力鈦;盾安環境的收購也於日前通過了反壟斷審查。
再次,董明珠在上個任期中還針對員工激勵推出了不少新政策。如史上最大規模員工持股計劃、以及承諾將優先保證技術部門的已婚80後、準備結婚的90後能分到格力自己蓋的房。
不過,對此也有網友吐槽董明珠“吃相難看”。有分析指出,參與持股計劃的員工,若想完全自主地處置本次計劃中獲得的股權,要麼是在公司一直幹到退休,要麼則需要等待該計劃終止清算後完成剩餘分配;而人才房則相當於變相不讓離職。
三年又三年一個現象是,縱使董明珠用盡渾身解數,格力的股價仍難逃萎靡。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以來,格力股價跌幅超41%。
這導致混改時以46.17元/股的成本購入9.02億股股份的高瓴資本,出現了超84億元的浮虧。即使剔除高瓴入股以來累計獲得約46.9億元的分紅,賬面仍虧37.35億元。
事實上,主業業績增長、多元化、接班人,這三個關鍵詞早在很多年前就被業界視為格力身後的隱憂,但從董明珠的上個任期來看,這些問題在短期內將很難得到解決。
其一,格力業績也受家電行業、房地產行業整體的影響。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家電市場零售額就同比下滑3.82%,出現了2012年以來的首次下跌,行業增長陷入停滯。
而董明珠在此次股東大會上也表示:“這兩年外部變化帶來的壓力,相信大家從不同角度、不同位置都感受到了,而家電企業是首當其衝承受這種壓力的——首先是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其次是原材料漲價。”
其二,董明珠雖然表達了對格力多元業務的看好,但難掩公司在此方面尚未有明顯成績的現狀。
事實上,董明珠自己的態度也有所改變。股東大會中,董明珠稱手機還是會堅持做,“此舉不是為了搶佔市場份額”、“相信堅持下去就會有收穫”。這與當初揚言“格力做手機分分鐘滅掉小米”、“希望華為做到世界第一的時候,格力是世界第二”時的董明珠形成了鮮明對比。
誠然,格力造手機,是為了打造更完善的智能家居場景。但在手機業務自身難以實現盈利,只能仰仗集團輸血,銷量始終未有起色的情況下,手機也很難起到入口的作用。
另外,2021年格力鈦新能源雖然銷售量同比增長25.69%,但僅排名市場第七,且其位居的新能源客車市場並非新能源市場的主流。2021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達到333萬輛,同比增長181%。但新能源客車市場累計銷量卻同比下滑20.8%。
其三,隨着2020年和2021年格力電器董事望靖東和黃輝兩大被視為最有希望接班董明珠的高管離開格力,目前有希望接班董明珠的人選也還未明確。
“現在的管理團隊已有認為可以交班苗頭和跡象的人,幾位副總裁都在快速成長。”近期董明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不過,2021年董明珠談及退休時也曾稱:“如果明年退休,我也相信格力會走得更好。”
“三年又三年,三年何其多。”有網友評論道。
不知三年後年過七十的董明珠,是否會繼續戰鬥在格力的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