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交所理事會“破圈”有深意

近日,上海期貨交易所召開第十次會員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和監事會。11個理事會員中,除了期貨公司,還出現了4張新面孔,引發業內關注。

過去,我國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的理事會成員不僅高度重合,而且絕大多數是期貨公司,以至於外界有期貨市場小眾、圈子封閉的“刻板”印象。

近年來,我國期貨市場已發生結構性變化,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的能力增強,市場交易量、持倉量爆發式增長。一方面機構資金大量進場,金融衍生品作為風險管理工具備受市場青睞;另一方面實體企業參與積極性提升,期貨市場的“避風港”作用凸顯。與此同時,隨着金融業雙向開放加大,證券、基金、期貨三大機構的外資股比限制全面放開,外資全資控股證券、基金、期貨公司順利落地,期市國際化加速推進。從投資者結構上看,不僅有境內投資者,也有境外投資者,產業客户和機構投資者比重日益增大;從市場結構看,場外市場蓬勃發展,交易所場內市場與場外市場融合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從產品結構上看,商品期貨、期權和大宗商品指數ETF日益豐富。如今,期貨市場不僅是資源配置市場,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功能也日益凸顯。

雖然我國期貨業發展已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距離“提升重要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更好服務和引領實體經濟發展”的要求還有相當大差距。

提升重要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離不開提高市場影響力,也離不開提升交易所影響力。作為大宗商品要素市場的重要金融基礎設施,期貨交易所優化治理結構勢在必行。

此次上期所理事會改選呈現多元化特點,囊括了中國聯合石油有限公司、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外資復瑞渤商貿(上海)有限公司等。他們作為倉儲物流企業、基金公司、國際貿易企業等非期貨公司力量參與交易所治理,體現了“跳出期貨看期貨”的站位,是紮實推進落實中央要求“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產品體系、機構體系、基礎設施體系”的重要舉措。基金公司代表可以就金融機構做大類資產配置,優化指數類產品等方面貢獻智慧;倉儲企業代表可以為期貨市場期現結合,以至國際化過程中推進境外設庫等方面貢獻智慧;外資貿易商的代表,可以在國際化品種合約優化等相關方面,從國際視野貢獻智慧……

我國商品期貨交易總量已連續11年位居全球第一,新力量進入交易所理事會將有效助推期貨業激發內生動力,擴大行業影響,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祝惠春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92 字。

轉載請註明: 期交所理事會“破圈”有深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