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表外表裏,作者 | 汪慧敏、謝秤清、赫晉一,編輯 | 付曉玲、閔知
三季度,快手交出了一份不錯的財報。
用户數恢復增長,DAU實現3.204億,MAU實現5.729億,均創歷史新高。同時,人均用户使用時長同比增長35%。
關鍵業務數據反轉下,市場似乎也改變了此前的態度,財報發佈次日,快手股價一度漲超10%。
表外表裏在《抖快“買買買”,走上優愛騰老路?》一文曾論述過,快手已從追求用户增長,轉變為致力增長用户黏性、提高留存。而內容SKU擴充、新內容板塊的補齊,帶來了業務數據上的成效。
而Q3財報驗證了這一點,同時也一定程度消除市場對“快手增長基本盤被動搖”的質疑。
但確定快手估值錨定變遷後,市場似乎又有了新的擔憂:
在現有龐大的用户基數下,不斷用高價內容,維護“高獲客成本拉來的用户”的粘性提升,這門生意真的划算嗎?
B站在一週前,剛剛上演血淋淋的一幕,用户繼續增長而內容投入過大,出現B站“優愛騰”化,股價一晚大跌17.17%。
那麼,市場的擔憂是否有道理呢?本文將通過建立經濟性判斷模型,從歷史對比和行業對比兩個層面,進行分析。
買內容VS發紅包,哪個更划算?事實上,在互聯網人口紅利見頂的局勢下,各平台在搶佔用户和留存上,很少只用單一方式。在電商平台做產品SKU擴充、內容平台做內容SKU擴充等之外,業內還有一個共性打法:補貼。
快手也是如此。既然經營目標是類似的,不妨看看,這兩種花錢方式,哪一種的花錢效率更高。
具體來説,就是付出單位成本(無論是紅包補貼還是買內容),獲得更高單位收益,則經濟性高。
具體邏輯為:
備註:1、由於快手未公佈確切的內容採買成本,且相關總成本無法嚴格區分有多少支出,貢獻在提高留存。比如,購買內容是內容成本,為內容宣傳、營銷則屬於銷售費用,這兩部分支出既可提升用户留存率,同時也會吸引新用户,實現拉新。因此,我們這裏以相對性趨勢,代替絕對值比較,來作為判斷效率的標準。
2、用“單個用户能為企業帶來的價值(單用户價值)”代指收益,“為單個用户獲取和留存付出的成本(單用户成本)”代指支出。(詳情請參考《以快手為例,談談以內容SKU擴張為錨定點的估值方法》)
3、相關總成本,由全部銷售費用與內容採買成本構成,其中,內容採買成本,近似約等於當期其他銷售成本。
可得出,經濟性的判斷標準為:
- 單用户價值的增速大於單用户成本的增速,經營活動投入經濟。
- 單用户價值的增速小於單用户成本的增速,經營活動投入不經濟。
下面我們來一一代入分析。
就單用户價值來説,是內容擴充和補貼共同作用的結果,無法具體區分誰做得更多,所以設定,內容擴充投入和補貼投入的單用户價值是同一個。那麼,我們來看看單用户價值的趨勢如何。
數據顯示,2020Q1以來,快手的用户使用時長及用户粘性,在持續上升。由此可計算出,快手的LTT(用户使用時長/(1-DAU/MAU)),也在持續增長。
與此同時,快手用户在逐漸呈現出一種轉變:一二線城市的佔比不斷提升,地域擴充向發達城市移動,從而帶來了用户消費能力的上漲。
而這或將意味着,平台貨幣化率的上升。
由此可知,平台的單用户價值(LTT*貨幣化率),處於增長趨勢。
不過,由於在季度內貨幣化率變化不明顯,這裏可以以LTT增速,直接代替單用户價值增速。
而單用户成本上,上述説過快手內容成本支出為“其他銷售成本”,補貼營銷為銷售費用支出。
梳理資料可以發現,近幾年每年春節,快手都會有大手筆的紅包補貼舉措。
比如,2020年與央視春晚合作,分發10億紅包;2021年與湖北衞視、重慶衞視等10家省級衞視,達成春晚合作,分發21億紅包。
反映在財務數據上,就是每年Q1,快手的銷售費用以及環比增速都高企。
與之相比,Q2、Q3、Q4則是其他銷售成本,也就是內容成本的支出以及環比增速更高。
這兩種投入行為,從業務效果看不錯。
據2021Q2電話會議:Q1春節運營活動效果不錯,年輕用户較多;Q2用户和時長同時增長得益於短劇、體育、熱點品類表現突出。
但具體的花錢效率如何呢?
我們根據上述經濟性測算模型,將快手2020Q4-2021Q3的數據代入,計算出快手單用户價值增速和單用户成本增速的表現情況為:
- 2021Q1,單用户價值增速小於單用户成本增速,説明補貼營銷對現階段的快手,於用户拉新和留存上,已顯得不經濟。
- 2020Q4、2021Q2、2021Q3,單用户價值增速大於單用户成本增速,説明內容擴張來提升用户留存,是更經濟的方式。
綜上,對平台來説,和方式粗暴,但效果也直接的補貼方式相比,通過優質內容擴充,獲得用户留存,是相對更具效率的方式。
不過,現在每個內容平台,都在做內容擴充,競爭激烈下,快手的花錢效率還具備競爭性嗎?
“買買買”大環境下,快手抗打嗎?近幾年,和快手一樣,B站、知乎等內容社區平台,都走上了內容SKU擴張之路。其中,動作最大的就是B站,在OGV內容採買以及自制上大舉投入。
內容上的輸出補充,推動業務的良好表現。2021Q3,B站月活用户達2.67億,增長35.5%;付費用户達0.24億,增長59.3%。
當然,如此業務表現,少不了花錢。可以看到,2019Q1以來,B站的內容成本同比增速,一直處在相對較高的水平。
快手也是類似的表現,其他銷售成本(假定內容成本佔據“其他銷售成本”的多數)增速,持續攀升。(增速較高也有起步較晚,初始基數較低的原因)
那麼,同樣的擴張路線,兩家的花錢效率是否也一致呢?我們接着分析。
數據顯示,大力投入下,今年以來B站和快手的用户粘性和人均使用時長,都有所提升,但整體上,快手的這兩個指數,比B站要高出不少。
由此根據上述的判斷模型計算可得,2020Q4之後,快手的單用户價值增速,遠高於B站的單用户價值增速。同時,兩者的單用户成本增速相差不大。
如此來看,快手內容投入的花錢效率,要優於B站內容投入的花錢效率。
這樣的投入效率差距,反映在業績表現上,就是B站利潤嚴重承壓。如下圖,2018Q4開始,B站的利潤虧損持續擴大,2021Q3虧損猛增至26.86億。
這顯然讓市場信心受挫。可以看到,Q3財報發佈當日,B站股價跌近9個點,次日跌幅超17%。
與之相反的是,快手2021Q3實現營收204.9億,同比增速33.4%,高於市場一致預期的30.6%;同時,淨利潤率下滑有所收窄。
由此來看,快手的內容擴張節奏,在行業範圍內,也屬相對更為經濟的模式。
小結Q3快手用户規模關鍵業務數據反轉,一定程度消解了市場對其“Q1-Q2增長基本盤被動搖”的質疑,卻也有了新的擔憂:高價換流量和留存,到底值不值?
我們通過經濟性判斷模型,對相對趨勢進行測算發現,就自身舉措來説,內容SKU擴張的花錢效率,優於補貼換用户的模式;而在行業對比上,快手的花錢效率也具有競爭性。
而如何保持這一優勢的穩定性,是快手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