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年多的過渡期後,《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已於今年正式落地實施。這意味着,投資者以前熟悉的保本保息理財產品正式退出歷史舞台,全面淨值化產品將成為資管行業的主旋律,投資者也將迎來更多的選擇和回報空間。
打破剛性兑付、估值採用市值法,全面淨值化的產品會帶來哪些變化?對投資者有哪些影響?投資者又該如何更好地適應全新的理財市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
樹立風險意識
資管新規於2018年4月正式發佈,從投資範圍、槓桿約束、信息披露等多個方面做了要求,旨在防範金融風險、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監管套利空間和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從投資者的角度看,資管新規的核心內容就在於打破“剛性兑付”,過去銀行理財產品承諾的類似於“保本保息”“零風險”等都成了過去式。
作為國內資管行業轉型發展的主體,銀行理財產品的轉型與廣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可謂息息相關。據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僅統計2018年10月1日之後發行的理財產品)達7125.71萬,其中個人投資者達到7096.84萬人,佔比高達99.59%。
在資管新規出台之前,我國銀行理財產品很多為預期收益型產品(保本型),其特點在於不管銀行投資結果盈利與否,產品到期後都將按投資者購買產品時承諾的收益率支付收益給投資者。而在資管新規的要求下,淨值型理財產品不再有固定收益率,投資者自己承擔一部分風險,自負盈虧。
這就意味着曾經習慣了銀行保本型理財“穩穩的幸福”的投資者們,必須摒棄曾經保本保息的理財觀念,儘快樹立風險意識,才能適應新的市場、新的規則、新的產品。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峯對記者表示,對投資者來説,保本型理財產品不復存在,有助於其投資行為更好地適配真實風險偏好。過去資金池模式下,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獲得相同預期收益,產品收益並未真實對應其實際風險承受能力,部分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實際上放棄了獲得更高收益的可能;同時,池化運作並不能做到風險跨期切割,存在潛在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理財淨值化運作後,產品收益映射資產端實際表現,投資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應自身投資訴求的產品。
“資管行業打破剛性兑付是大勢所趨,投資者不能盲目追求收益。”資管研究員袁吉偉對記者表示,未來投資者所面臨的投資理財決策會更復雜,一部分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可能迴流到存款,其他投資者可能重新選擇部分低風險的理財產品。總之,投資者需要更好地瞭解理財產品特性,購買與自身風險偏好相符的產品。
對於未來銀行理財市場在產品端的變化,普益標準研究員陳雪花認為,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相對於其他理財產品的購買者來説風險偏好相對較低,因此風險較低的固收類產品預計會更加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同時“固收+”類產品因將部分資產投資於權益類產品以增厚產品收益,因此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這類產品相對於純固收產品將更受歡迎。另外,創新類產品也將受到投資者的追捧,例如此前發佈的REITs主題、養老主題理財產品均受到投資者的熱捧,隨着銀行理財產品的運作向公募基金對齊,其發行的產品種類也將不斷豐富。
資管機構同台競技
我國資產管理行業的參與主體廣泛,資管新規正式實施後,包括銀行、基金、信託、保險資管等機構資產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各類資管機構將同台競技,如何用自身特色贏得投資者,服務好投資者也成為各類資管機構接下來展業面臨的必答題。
業內人士指出,隨着各機構完成淨值化轉型,具備主動管理優勢的機構具備更強的競爭優勢,其中在產品設計、資產配置能力方面突出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公募基金有望脱穎而出。
中基協此前發佈的《2020年全國公募基金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中顯示,在受調查人羣中,個人投資者投資公募基金的主要資金來源為“從存款轉入”“新增收入”,分別有76.3%和74.5%的投資者符合此選項;“從銀行理財產品轉入”以及“從股票轉入”為次選擇,分別有37.6%、35.8%的投資者選擇,可見公募基金正逐漸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光大保德信固收低風險投資部總監沈榮表示,從公募基金的角度看,由於其投資者對淨值化產品的接受程度較高,投資者教育較為完善,淨值化轉型對公募基金的規模衝擊將較小,加上近年來互聯網銷售平台對公募基金的宣傳,公募基金客户羣體進一步擴大。未來公募基金將繼續發揮其規範運作、投研體系成熟、投研實力相對突出的優勢,為投資者提供更加專業的標準化資產管理服務。
“資管新規對基金產品投資資產集中度、投資範圍、產品分類、產品質押融資等方面進行了規範,對投資者來説,投資公募產品更加透明、規範,但同時對投資者專業知識要求也相對較高,會在基金選擇與底層資產分析方面考驗投資者。”光大銀行分析師周茂華指出。
當然,作為資管市場多年的“主力軍”,銀行理財產品依然存在吸引力。植信投資研究院副院長劉濤認為,銀行理財產品總體穩健、准入門檻較低、線下銷售渠道對中老年客户更具親和力、客户羣體黏性較高等;同時,近年來一些大中型銀行也在不斷增強自身投研能力,或與外部專業投顧合作,由於主打中低風險理財產品,加之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資產標的安全性更高,其產品收益的波動性總體可控。
面對眾多資管機構,投資者又該如何抉擇?袁吉偉表示,對普通投資者而言應根據機構專業優勢選擇資管產品,諸如銀行理財一直都是非常穩健的,比較適合風險偏好比較低的投資者;公募基金投研能力更強,在權益資產的把控上更專業,想要配置權益資產,可以購買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託等屬於私募產品,門檻較高,主要適合高淨值客户。
加強投資者教育
隨着資管新規落地,金融產品類型將越發豐富、結構更加複雜、產品展示方式也會更加專業,對普通投資者理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加強投資者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
去年9月30日,財政部發布《資產管理產品相關會計處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明確資產管理產品的會計處理,將嚴格實施新金融工具準則(IFRS9)。該新規已於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統一規範了各類資產管理產品的估值方式,進一步推進從攤餘成本法轉向市值法的進程。
“在此前產品估值通常使用攤餘成本法下,理財產品底層資產溢價與折價會在其剩餘期限內平均攤銷並每日計提收益,因此理財產品的淨值曲線相對平滑,但並未實時反映底層資產的收益表現。如今,採用市值法的產品隨投資標的淨值上下波動,更真實反映市場變化,可充分向投資者展示產品的淨值風險。”陳雪花指出。
對於曾習慣通過預期收益率挑選產品的投資者,現在又該如何挑選淨值型理財產品?陳雪花表示,首先,投資者可以看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它是衡量產品在某一期間內的業績中樞,通常有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近三個月年化收益率等指標;其次,投資者還可以查看理財產品的淨值走勢,一款好的淨值型理財產品投資目標更偏向於“穩”,其淨值曲線一般呈現平穩向上的趨勢;最後,新產品發售時沒有歷史業績做比較,投資者還可以參考業績比較基準來判斷收益目標。
“理財產品從預期收益型轉化為淨值化運作,對投資者來説意味着更真實的風險收益反饋,潛在的淨值波動也將加大,甚至不排除個別產品階段性破淨可能,投資體驗可能受到影響。對銀行來説,在剛兑文化尚未完全破除的情況下,投資者教育已成為保證資管新規順利實施的重要前提。”王一峯坦言。
王一峯進而對投資者建議:當面臨更多元選擇,投資者應結合風險偏好,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產品;同時,當前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更加規範,對產品屬性、業績比較基準等信息披露更為完善,投資者購買前應仔細瞭解相關產品信息;此外,對於部分低風險偏好投資者,如果確實對保本產品有較強需求,可考慮轉為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等替代產品。(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