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美國人臨時掏出1000美金都很難,這是真的嗎?

美國人確實喜歡超前消費,即便沒有錢照樣刷信用卡買買買,也正因為超前消費觀念非常濃,所以大多數美國人每個月的收入當中很多都用來還信用卡賬單,真正存下錢的人很少,有很多人平時連1000塊錢的現金都拿不出來。

2016年的時候,美聯社和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聯合發佈了一份市場調查報告,根據這份市場調查報告數據顯示,美國75%年收入低於5萬美元的家庭以及2/3年收入在5萬美元到10萬美元之間的家庭,他們表示難以拿出1000美元應對意外資助,即便對於美國最富有的20%家庭(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有38%的人認為未來拿出1000美元應急款有一定的困難。

看到這個數據,很多人都表示很驚訝,畢竟美國人的工資收入水平是非常高的,目前美國的人均GDP超過6.5萬美元,普通工人的月薪也達到三四千美元以上,對於那些職業相對比較好的律師、醫生來説,他們月收入甚至達到上萬美元,所以美國人的收入水平是比較高的。

按理來説收入水平越高對應的他們的儲蓄水平應該越高才對,但美國是一個例外,雖然他們的居民收入水平非常高,但是居民的儲蓄率就非常低。

比如截止2019年,我國儲蓄佔GDP的比重達到44.56%,而美國的儲蓄率只有18.5%左右,這個儲蓄率明顯要比我國低很多。

而美國儲蓄率之所以這麼低,就是因為美國人不習慣存錢,他們更習慣超前消費,花明天的錢來享受今天的生活。

美國居民之所以有這樣的觀念,主要跟他們國內的一些經濟環境以及社會福利待遇各方面有很大的關係。

第一、美國的社會福利待遇各方面比較好。

美國是全球社會福利待遇最完善的國家之一,從養老到醫療保險都有完善的體系,對普通居民來説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所以很多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除了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之外,美國還有一些社會救濟措施,比如對於低收入家庭來説,美國會給他們發放一些食品券,對於一個4口家庭來説,他們每年最多可以領到5000美元左右的食品券補貼,目前美國食品券大概覆蓋了4500萬左右的人口。

大部分美國人臨時掏出1000美金都很難,這是真的嗎?
除了政府發放的食品券等其他補貼之外,美國還有眾多的慈善機構,這些慈善機構也會給窮人發放一些其他生活補貼。

第二、美國工資收入水平比較比較高。

很多美國人之所以敢超前消費,這主要是對於自己收入的自信,畢竟目前美國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都是比較高的,很多人的收入水平都達到5000美元以上每個月,對這些人來説,他們即便提前消費了,他們也有能力在未來把債務還清,所以他們根本不用擔心太多的事情。

第三、工資發放形式比較靈活。

在我國大家的工資基本上都是一個月發一次,大多數公司都是在10號,15號或者20號發。

但是美國僱主發放工資的形式是比較靈活的,有的可能按月發,有的兩個星期發一次,甚至有的一個星期發一次。

因為工資發放的週期非常短,所以很多人只需要等一個星期就有工資收入,可以支付日常的生活開支了,因此很多人都不用儲備大量的資金去應對日常的生活開支。

即便對於那些有錢人來説,很多人也更傾向於把錢投入到基金或者其他理財產品當中,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益。

不過美國這種低儲蓄率超前消費國家在平時可能沒有什麼問題,一旦遇到了特殊時期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有可能暴露出來。

比如今年因為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美國經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很多員工都只能在家待業或者失業,因此導致短期之內領取失業金的人不斷增加,甚至有很多人連債務到期都沒法償還。

還好美國擁有美元這個武器,美元作為全球通用貨幣,美國缺錢了就可以把美元印刷出來用於補貼居民,所以我們看到在疫情發生之後,美國就推出了2.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這裏面有很大一部分錢就是直接給居民發放現金的。

由此可見美國這種超超級消費國家的模式很多國家是學不來的,因為很多國家不論是社會福利待遇還是貨幣地位,都沒法跟美國相比。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9 字。

轉載請註明: 大部分美國人臨時掏出1000美金都很難,這是真的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