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神壇的海底撈,似乎已正在下沉“海底”,越來越少人願意給“撈起來”了。
最近,海底撈發佈了上半年的業績預警。今年上半年預計的淨利潤在-2.25億至-2.97億元。和去年的同期淨利潤9650萬相比,今年近3億的虧損,頗顯慘淡。
但是利潤下滑並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問題是收入不再保持高增長,出現了首次下滑。
今年上半年,海底撈的預計最低營收為167億元,相比去年上半年的約201億元營收,同比下降約17%,顧客人均消費從去年上半年的112.8元減少到107.3元。
這幾個數據的變化,對海底撈的資本價值影響,恐怕不亞於“核彈級”。
15日,微博話題“人們為啥不愛吃海底撈了”一度衝上熱搜榜第一,閲讀量高達4.2億。“價格貴”、“分量小”、“吃不起”、“服務不值”“不如吃一頓牛肉火鍋”……各種抱怨層出不窮。
曾經需要排隊等位,店內人頭攢動的“火鍋一哥”海底撈,為何如今收入的高增長也終結了?
對於並不理想的業績,海底撈給出的一個解釋是:疫情的反覆,讓人們的生活、出行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人們的消費信心下降,消費慾望降低。
誠然,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回彈給餐飲行業帶來了不小的衝擊。根據11日央廣網發佈的《2022中國餐飲產業生態白皮書》,今年上半年我國餐飲行業的總營收是20040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7.7%。
但消費者對海底撈的“拋棄”,不能全歸類到疫情上。一直以來,火鍋在餐飲細分賽道中都領先得十分突出,《中國餐飲大數據2021》顯示火鍋品類的搜索熱度是各品類第一,今年6月的餐飲品牌細分表現排名,火鍋依然是第一。
可見,人們依然喜歡火鍋,只是海底撈不再是他們的“心頭好”了。為什麼如今海底撈不再吃香了?
服務差異化被追平
做火鍋類餐飲有一個很明顯的弊端,就是容易陷入同質化。海底撈選擇將服務作為最主要的賣點,這給海底撈帶來了極大的成功。送小禮品、做美甲、擦鞋、添水遞毛巾等各種體貼周全的熱情服務,讓很多消費者寧願排隊等位幾小時去吃。
在經濟繁榮、消費旺盛的過去,餐飲行業普遍粗放式經營,海底撈的特色服務被顧客視為“一股清流”,倍感暖心,願意接受服務溢價,甚至還把消費海底撈作為談資,甚至發朋友圈分享。
然而隨着近年房地產市場下行,加上疫情的劇烈衝擊,餐飲市場迎來格局大轉變,服務、品質和口碑差的門店被快速擠出市場,能存活的服務品質也不弱,海底撈構建的差異化服務優勢被追平,海底撈不再是“萬綠叢中一點紅”。
但是,海底撈的成功經驗形成的思維慣性,不得不加碼細化服務重構“護城河”,只是相關投入並沒能讓消費者滿意,反而引起了疑慮。
今年2月,海底撈被曝出利用攝像頭和大數據,私下給就餐的顧客偷偷打標籤,曝光視頻中除了記錄顧客的消費習慣和就餐頻次,還對消費者的容貌、身材等做出評價記錄,甚至還有諸如“喜歡在APP上投訴”的記錄。
儘管海底撈立刻出來澄清這麼做是為了提高服務質量,並且公司早就禁止了備註顧客個人信息,但是這一事件引起了市場廣泛的警覺,眾人擔心個人隱私被侵犯甚至被濫用,也有法學人士提出標籤化存在歧視之嫌。
消費主義理念的退潮
曾經房價上漲和創業狂歡,給人們一種財富舉手可得的幻覺,整個社會風氣偏向於追捧消費主義,商務招待、企業團建聚飲等消費成了海底撈的最大推手,年輕人請客吃飯也熱衷於偏貴的海底撈,企業對營業收入,員工對薪資,都對未來有着較高的預期。
然而這兩年風向變了,16-24歲年輕人失業率接近20%,市場蕭條導致各大企業收縮業務線,裁員減薪,與此同時房貸和商業利率倒掛,人們不再敢於放開手腳消費,紛紛提前償還房貸,按揭早償率逐月增加,整個社會消費額處於下滑狀態,今年1-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6302億元,同比下降0.2%。
商務招待和團建聚飲等活動減少,對海底撈的砍單效應明顯顯露。
此外,餐飲消費的主體,一直都是25-35歲之間的人羣。當z世代逐漸成為餐飲消費的主體,餐飲消費理念也發生了迭代。
他們的消費需求複雜多變,潮流的、養生的、追求趣味的、顏值主義的、實用主義的,都共存於這個羣體。這種多樣化的需求,催紅了一系列“特色”火鍋:主打毛肚火鍋的巴奴、招牌是大刀腰片的周師兄、以滷味火鍋走紅的滷校長、台式火鍋湊湊、粵式火鍋撈王……還有各種各樣的新式創意火鍋,強勢搶奪火鍋市場。
相比起來,海底撈的菜品無甚特色,且價格相對偏貴,網友在熱搜話題李吐槽:“6片毛肚40多”、“4個人鍋底加餐位就100”、“半份土豆也就半個土豆的量”、“沒有重慶火鍋好吃還比重慶火鍋貴”、“一頓三四百不如吃潮汕牛肉火鍋”……
當海底撈的服務不再具有吸引力而變成負擔,需求的迭代、菜品的高價少量,都構成了消費者不去海底撈消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