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神坛的海底捞,似乎已正在下沉“海底”,越来越少人愿意给“捞起来”了。
最近,海底捞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警。今年上半年预计的净利润在-2.25亿至-2.97亿元。和去年的同期净利润9650万相比,今年近3亿的亏损,颇显惨淡。
但是利润下滑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问题是收入不再保持高增长,出现了首次下滑。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的预计最低营收为167亿元,相比去年上半年的约201亿元营收,同比下降约17%,顾客人均消费从去年上半年的112.8元减少到107.3元。
这几个数据的变化,对海底捞的资本价值影响,恐怕不亚于“核弹级”。
15日,微博话题“人们为啥不爱吃海底捞了”一度冲上热搜榜第一,阅读量高达4.2亿。“价格贵”、“分量小”、“吃不起”、“服务不值”“不如吃一顿牛肉火锅”……各种抱怨层出不穷。
曾经需要排队等位,店内人头攒动的“火锅一哥”海底捞,为何如今收入的高增长也终结了?
对于并不理想的业绩,海底捞给出的一个解释是:疫情的反复,让人们的生活、出行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人们的消费信心下降,消费欲望降低。
诚然,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回弹给餐饮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根据11日央广网发布的《2022中国餐饮产业生态白皮书》,今年上半年我国餐饮行业的总营收是2004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7.7%。
但消费者对海底捞的“抛弃”,不能全归类到疫情上。一直以来,火锅在餐饮细分赛道中都领先得十分突出,《中国餐饮大数据2021》显示火锅品类的搜索热度是各品类第一,今年6月的餐饮品牌细分表现排名,火锅依然是第一。
可见,人们依然喜欢火锅,只是海底捞不再是他们的“心头好”了。为什么如今海底捞不再吃香了?
服务差异化被追平
做火锅类餐饮有一个很明显的弊端,就是容易陷入同质化。海底捞选择将服务作为最主要的卖点,这给海底捞带来了极大的成功。送小礼品、做美甲、擦鞋、添水递毛巾等各种体贴周全的热情服务,让很多消费者宁愿排队等位几小时去吃。
在经济繁荣、消费旺盛的过去,餐饮行业普遍粗放式经营,海底捞的特色服务被顾客视为“一股清流”,倍感暖心,愿意接受服务溢价,甚至还把消费海底捞作为谈资,甚至发朋友圈分享。
然而随着近年房地产市场下行,加上疫情的剧烈冲击,餐饮市场迎来格局大转变,服务、品质和口碑差的门店被快速挤出市场,能存活的服务品质也不弱,海底捞构建的差异化服务优势被追平,海底捞不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但是,海底捞的成功经验形成的思维惯性,不得不加码细化服务重构“护城河”,只是相关投入并没能让消费者满意,反而引起了疑虑。
今年2月,海底捞被曝出利用摄像头和大数据,私下给就餐的顾客偷偷打标签,曝光视频中除了记录顾客的消费习惯和就餐频次,还对消费者的容貌、身材等做出评价记录,甚至还有诸如“喜欢在APP上投诉”的记录。
尽管海底捞立刻出来澄清这么做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并且公司早就禁止了备注顾客个人信息,但是这一事件引起了市场广泛的警觉,众人担心个人隐私被侵犯甚至被滥用,也有法学人士提出标签化存在歧视之嫌。
消费主义理念的退潮
曾经房价上涨和创业狂欢,给人们一种财富举手可得的幻觉,整个社会风气偏向于追捧消费主义,商务招待、企业团建聚饮等消费成了海底捞的最大推手,年轻人请客吃饭也热衷于偏贵的海底捞,企业对营业收入,员工对薪资,都对未来有着较高的预期。
然而这两年风向变了,16-24岁年轻人失业率接近20%,市场萧条导致各大企业收缩业务线,裁员减薪,与此同时房贷和商业利率倒挂,人们不再敢于放开手脚消费,纷纷提前偿还房贷,按揭早偿率逐月增加,整个社会消费额处于下滑状态,今年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302亿元,同比下降0.2%。
商务招待和团建聚饮等活动减少,对海底捞的砍单效应明显显露。
此外,餐饮消费的主体,一直都是25-35岁之间的人群。当z世代逐渐成为餐饮消费的主体,餐饮消费理念也发生了迭代。
他们的消费需求复杂多变,潮流的、养生的、追求趣味的、颜值主义的、实用主义的,都共存于这个群体。这种多样化的需求,催红了一系列“特色”火锅:主打毛肚火锅的巴奴、招牌是大刀腰片的周师兄、以卤味火锅走红的卤校长、台式火锅凑凑、粤式火锅捞王……还有各种各样的新式创意火锅,强势抢夺火锅市场。
相比起来,海底捞的菜品无甚特色,且价格相对偏贵,网友在热搜话题李吐槽:“6片毛肚40多”、“4个人锅底加餐位就100”、“半份土豆也就半个土豆的量”、“没有重庆火锅好吃还比重庆火锅贵”、“一顿三四百不如吃潮汕牛肉火锅”……
当海底捞的服务不再具有吸引力而变成负担,需求的迭代、菜品的高价少量,都构成了消费者不去海底捞消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