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自疫情爆發以來,2023年華爾街曾經炙手可熱的交易全都崩潰了,這是對市場專業人士一次又一次的打擊。
市場難以捉摸
2023年已過去近一半,共識押注卻紛紛蒙受巨大損失,不論是拋售大型科技股、冷落美元,還是買入新興市場股票的前景,都走向失敗。美國成長型股票全面上漲,中國股市深陷低谷,而美元不但沒有下跌反而走強,兑日元升值6%。
甚至那些押注固定收益回報更好的人,也不堪重負。跟蹤全球股市的MSCI指數漲了10%,而全球債券指數只漲了1.4%。
這是華爾街傳統智慧遭遇的最新挫折,令賣方策略師和宏觀對沖基金經理感到困惑。從無休止的通貨膨脹到2022年的大熊市,事實證明,過去三年掌握投資和經濟趨勢已極為困難。
索科羅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Mark Freeman表示,“投資者低估了美國的增長前景,高估了亞洲大國的復甦速度,”他們“當時還沒有考慮到人工智能,而這很容易成為推動市場的最大因素。”
股市節節攀升
2023年迄今為止,在美國政府債券極度波動的情況下,事與願違的押注讓Said Haidar和Chris Rokos等關注宏觀的基金經理日子不好過。HFR跟蹤的宏觀/CTA基金指數下跌0.2%。
對於那些避開股票而轉向債券的投資者來説,這種痛苦尤其嚴重,他們擔心美聯儲激進的貨幣緊縮政策會使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脱軌。美國銀行去年12月對基金經理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預計政府債券將是2023年表現最好的資產,相對於股票,固定收益資產的配置將達到2009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美國,美債有所上漲,但遠遠落後於股市。相對於標準普爾500指數,美債在前五個月下滑了7個百分點,創下10年來第二糟糕的年初開局。
去年11月ChatGPT發佈後,人們對人工智能的樂觀情緒推動了股市的意外表現。這股熱潮導致電腦和軟件巨頭的股價飆升,微軟(MSFT.US)和英偉達(NVDA.US)等七家最大的科技公司幾乎貢獻了市場的全部漲幅。
人工智能帶來的樂觀情緒,加上好於預期的企業盈利和經濟數據,幫助美國股市沒有理會債券市場發出的衰退警報,也沒有理會摩根士丹利分析師Mike Wilson等人發出的標普500指數將在上半年創下新低的警告。該指數已從去年10月的低點攀升了19.8%,接近通常定義為牛市的門檻。
這對專業人士來説是個壞消息,根據美國銀行的調查,他們在2023年初將美國股市敞口降至17年低點。
高盛集團對沖基金業務主管Tony Pasquariello表示,“人工智能像火箭一樣起飛,吸引了各種各樣的投資者。”他補充稱,未來12個月,“人們仍明顯強烈且相當普遍地預期美國將陷入衰退”。“這種觀點——如果説比目前的定位更偏向心理——受到了近期宏觀數據集和股市價格走勢的挑戰。”
亞洲市場萎靡不振
與此同時,對亞洲市場的熱情被證明是錯位的。今年1月,對亞洲經濟的增長預期達到了17年來的最高水平,而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的配置攀升至2021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如今,追蹤發展中國家股市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指數今年落後於美國股市8個百分點。中國股市非但沒有像華爾街預測的那樣成為表現最好的股票,反而成為表現最差的股票之一。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公司的策略師紛紛下調預期。
Forsyth Barr Asia研究分析師Willer Chen表示,“今年早些時候,人們對中國重新開放後的復甦持樂觀態度,”“但現實是,我們正面臨着一種疤痕效應。”
日元繼續疲軟
外匯市場是投資者誤判的另一個領域。去年12月,在美國銀行的調查中,關注美元貶值的基金經理比例升至200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支撐這種謹慎觀點的觀點是,美國利率見頂將抑制對美元的需求。然而,由於經濟的彈性和持續的通貨膨脹使美元成為發達國家收益最高的貨幣之一,美元一直保持強勢。
這對日元多頭來説尤其令人沮喪,他們曾預計日本央行超寬鬆貨幣政策的潛在轉變將扭轉日元持續兩年的跌勢。儘管通脹強勁,但日本央行新任行長值田和男一再強調過早減少刺激的風險。
貨幣政策的分歧讓許多人措手不及。1月底,當日元兑美元匯率為1美元兑130日元時,調查的分析師預計,到6月底,日元將上漲約2%,至1美元兑127日元。相反,日元匯率已跌至140。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外匯策略主管Bipan Rai承認,他是那些認為美元走弱為時過早的人之一。但他堅持認為,隨着美聯儲緊縮週期接近尾聲,美元仍有下跌空間。
Rai表示,"我仍相信美元中長期看空," “我們只需要更有耐心。”
不過,現在還處於初期階段——美聯儲幾十年來最激進的緊縮行動之一的餘震將在未來幾個月波及整個消費和投資週期。所有這些都有可能重振2023年之前被大肆宣傳的戰略。
花旗全球財富管理公司北美投資主管Kristen Bitterly表示,“現實情況是,我們的財務狀況仍較為緊張。”“最終,如果我們繼續沿着這條路走下去,並不意味着不可能盈利,也不意味着消費者不會繼續消費。無論是從消費者的角度還是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這都讓它更具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