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2日,國內共有31家上市、掛牌乳企披露了2020年半年報數據,合計營收約為1372.26億元。其中,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光明乳業、中國飛鶴、健合集團等頭部企業營收佔比達八成以上;奶粉企業成為上市乳企中名副其實的利潤收割機;上游乳企在奶價上行的大背景下,依託與下游乳企的有效聯動,取得了較好的業績增長。
儘管疫情對一季度乳品銷售造成重創,但電商、O2O、社羣營銷、直播帶貨等新零售模式為奶業消費升級帶來了新的引擎,乳企普遍在第二季度迎來了業績的大幅反彈。隨着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增加,“大健康”已成為不少乳企重點佈局的方向。
奶粉市場逆勢增長
2020年上半年,31家上市、掛牌乳企合計營收1372.26億元,其中伊利股份(473.44億元)、蒙牛乳業(375.33億元)、光明乳業(121.46億元)、中國飛鶴(87.07億元)、健合集團(51.67億元)分列前五位,合計營收佔比達80.81%,反映出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就盈利水平而言,嬰幼兒奶粉企業的實力不容小覷。其中,中國飛鶴憑藉27.53億元的淨利潤位列第二,僅次於伊利股份;健合集團、澳優淨利潤排名分列第四、五位。這一排序與機構調研結果基本相符。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常温、低温液態奶零售額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5.1%、7.8%,而奶粉細分市場零售額增長了4.9%。
與全國乳企相比,部分特色乳企如“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水牛奶企業廣西百菲的業績也是可圈可點。上半年,廣西百菲營收同比增長131.86%,增幅位列31家乳企首位。另一家水牛奶企業桂牛乳業憑藉78.78%的營收增幅位列第二。而妙可藍多則憑藉營收、淨利分別同比增長51.74%、727.87%,位列營收增幅第三位、淨利增幅第二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乳企一季度銷售普遍受到衝擊,加之防疫、噴粉、捐贈等額外費用支出,進而影響上半年業績表現。反映在財報中,有8家乳企的營收及13家乳企的淨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科迪乳業、三元股份、莊園牧場、皇氏集團淨利降幅分別達170.09%、155.06%、107.4%、94.68%;同時,有4家乳企虧損,分別為三元股份、科迪乳業、桂牛乳業、莊園牧場。
比如三元股份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下屬冰淇淋公司艾萊發喜、送奶到户事業部、外埠、學生奶、餐飲等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大,加之執行新收入準則,進而導致營收下降、淨利虧損。科迪乳業則面臨融資渠道受阻、大股東違規佔用資金、違規對外擔保等多重困境。其半年報顯示,科迪乳業上半年資產受限額度約1060.72萬元,捲入的金融借款糾紛及供應商合同糾紛涉案金額合計約1.73億元。
三大行業趨勢凸顯
在經歷一季度的疫情“黑天鵝”事件後,下游乳企業績普遍自今年4、5月起觸底反彈。伊利股份第二季度營收增速反彈至22.4%,淨利潤同比增長72.3%,液體乳、奶粉、冷飲增速分別為16.89%、85.64%和9.11%。蒙牛第二季度可比業務收入為197.65億元,同比增長19.2%,可比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為11.85億元,同比增長86.2%,鮮奶業務銷售額同比增長近100%。此外,光明乳業、新乳業、三元股份、燕塘乳業、皇氏集團等均表示已在第二季度扭虧為盈或實現業績大幅增長。
面對疫情帶來的消費模式及健康觀念的提升,各乳企紛紛“出招”應對市場變革,新零售、大健康、高端化成為三大重要趨勢。
蒙牛乳業在半年報中表示,受疫情期間居家防疫需求帶動,電商、O2O、社羣營銷、直播帶貨等新零售模式在一季度呈現爆發式增長,加速了全渠道發展趨勢,線上線下渠道進一步融合,實現供應鏈、物流、用户等數據共享,成為奶業消費升級、市場培育的新引擎。
半年報顯示,伊利液奶累計完成了21000多個社區點的拓展;光明乳業送奶到户“隨心訂”轉型肉菜等鮮食宅配平台;新希望乳業電商業務同比增長超300%;合生元嬰幼兒奶粉中國市場線上銷量增長32.8%;皇氏摩菲水牛奶在李佳琦直播間3分鐘售出21萬件。
而在抗擊疫情中,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達到新高度,進一步推動了乳企向大健康方向轉型。健合集團益生菌中國市場營收同比增長48.4%,成人營養品業務免疫力品類銷售同比增長48.5%;澳優重點佈局並推出益生菌新品,並交由旗下嬰幼兒羊奶粉頭部品牌“佳貝艾特”團隊運營;貝因美髮力特殊醫學配方食品,上半年相關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19.85%。
從業績貢獻來看,高端產品已成為乳企的“創收”利器。三元股份在半年報中表示,當前乳製品行業集中度提高,整體增速放緩,由高速增量期進入結構調整期,但高端化產品、低温產品需求旺盛,消費向品質化、功能化、高端化升級。以中國飛鶴為例,因旗下超高端奶粉收益及營收佔比增長,中國飛鶴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67.5%增加到70.9%,淨利潤在31家乳企中排名第二。
上游養殖業集體走強
在虧損牧場陸續退出、奶牛存欄量下降、奶價明顯回升的背景下,我國奶牛養殖業自2019年起迎來複蘇。儘管今年疫情對各類乳品消費均造成了一定影響,但高品質低温乳品需求上漲,帶動了優質奶源企業業績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生鮮乳產量為1431萬噸,同比增長7.9%。賽科星、現代牧業、中國聖牧、原生態牧業、中地乳業、駿華農牧淨利增幅分別達到58.49%、76.79%、294.45%、266.15%、109.51%、2064.97%,位於31家乳企前列。
中地乳業在中報裏表示,儘管外部經濟環境面臨極大挑戰,但奶業頂住了疫情的不利影響。在一季度經歷了由原奶短暫過剩引發的倒奶、噴粉後,隨着疫情緩和以及消費市場復甦,二季度大包粉庫存壓力逐漸消減,牛奶供需恢復至平衡偏緊狀態,原奶價格從低位開始拉昇並呈現穩定上升趨勢,生鮮乳產量也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
反映在數據上,得益於單產提升及有效成本控制,現代牧業原料奶外部平均售價同比增長0.5%至3.87元/公斤,原料奶銷售額同比上升10.3%,原料奶毛利增加17.1%;中國聖牧原料奶銷售額提高7.9%,有機原料奶對外銷售額上升21.4%;中地乳業原料奶單價為3.87元/公斤,頭均年產奶量為13.5噸,同比增長10.7%;原生態牧業毛利同比上升24.5%,原料奶總銷量上升6.7%。
隨着下游乳業爭相佈局優質奶源,乳業上下游協同效應也逐漸顯現出來。目前,伊利通過旗下香港子公司及參股公司優然牧業已入主賽科星,並有意認購中地乳業16.6%的股份。蒙牛也在入主現代牧業後,於近期宣佈擬認購中國聖牧約11.97億股的認股權,成為後者單一最大股東。此外,新希望乳業在去年9月認購了現代牧業9.28%的股份,光明乳業也於去年12月收購了江蘇輝山乳業及牧業資產。
在巨頭“加持”下,現代牧業、中國聖牧均在2019年實現扭虧,在原奶銷售、品牌奶銷售、財務融資、飼料採購等方面與蒙牛的協同不斷深化。2020年上半年,藉助蒙牛的市場策略及渠道優勢,現代牧業下游液奶品牌取得盈利。中國聖牧則憑藉蒙牛這一穩定戰略伙伴,使其原料奶銷量在疫情期間得以保正,且價格穩步上升。賽科星則表示,通過與控股股東優然牧業(伊利持股40%)共享大宗飼草料採購資源,控制了成本,保障了原料供給。
業內認為,通過上下游聯姻的方式,中國乳業找到了一條獨特的中間路線,牧場利益和乳企利益都得到了保障。在奶價上行的背景下,規模牧場建設熱潮正在全國持續,而下游乳企對上游資源的爭奪已進入尾聲。
新京報記者 郭鐵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趙琳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