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8月19日電題:量化寬鬆副作用顯現 美聯儲年內縮減購債可期
新華社記者高攀 許緣 熊茂伶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8日公佈的7月貨幣政策例會紀要顯示,多數美聯儲官員認可在美國經濟復甦符合預期的情況下於今年年內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計劃。分析人士認為,隨着美國經濟復甦取得階段性進展以及量化寬鬆政策的副作用日益顯現,美聯儲官員越來越接近就年內開始退出量化寬鬆政策達成共識。
(小標題)縮減購債的條件取得進展
為應對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造成的衝擊,美聯儲去年年初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零至0.25%的超低水平,並啓動量化寬鬆政策,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從去年年中開始,美聯儲按照每月1200億美元的規模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以壓低長期利率並刺激經濟復甦。
去年12月,美聯儲為縮減購債計劃設置了前提條件,即在實現充分就業和2%的通脹目標方面取得“進一步實質性進展”。最新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美國已達到縮減購債所要求的通脹條件,但就業條件尚未滿足。
紀要顯示,多數美聯儲官員認為,只要未來美國經濟復甦大體符合預期,就業市場也將在年內取得“進一步實質性進展”。一些美聯儲官員認為,未來幾個月的經濟和金融狀況可能足以支持美聯儲開始縮減量化寬鬆。
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學家德斯蒙德·拉赫曼告訴新華社記者,美聯儲考慮到政府推出強力財政刺激政策及美國經濟顯現持續強勁復甦跡象,認為今後不再像之前那樣需要超寬鬆貨幣政策支持。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分別增長6.3%和6.5%,經濟總量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近幾個月來就業增長也保持強勁,這增強了美聯儲尋求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的底氣。
(小標題)量寬政策副作用顯現
拉赫曼認為,美聯儲尋求縮減量化寬鬆的另一大理由是,這一政策副作用日益顯現,美國房地產和證券市場已出現資產價格膨脹的“不健康跡象”,可能會影響金融市場穩定。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6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5.4%,為2008年以來最大同比漲幅,7月物價漲幅與6月持平。
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埃裏克·羅森格倫日前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説,當前美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供應瓶頸而非需求不足,美聯儲繼續量化寬鬆更可能推高物價而非促進就業。以美國房地產市場為例,如果建築材料成本繼續大幅上漲,將很難找到建築團隊開工建設新房,即便低利率政策刺激住房需求,也不必然帶來就業增加。
美國商務部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美國新房開工數量環比降幅超出預期,凸顯建築材料和工人短缺抑制新房開工建設。
羅森格倫指出,長期量化寬鬆政策也會鼓勵投資者過度冒險和追求高槓杆交易,如果資產價格大幅回調,這可能會危及宏觀金融穩定、阻礙經濟復甦。
7月會議紀要顯示,鑑於近期通脹數據持續高於預期,一些美聯儲官員認為應在未來幾個月相對較快地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規模,以緩解通脹攀升風險。
(小標題)年內縮減購債可期
儘管多數美聯儲官員支持今年開始縮減購債計劃,但他們尚未就縮減購債的具體時間和節奏達成一致。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羅伯特·卡普蘭、羅森格倫等官員近期公開表態支持美聯儲在9月貨幣政策例會上宣佈縮減購債計劃,並於明年年中之前結束購債計劃。
卡普蘭認為,儘早啓動可確保縮減購債計劃過程較為平穩,同時給予美聯儲利率政策調整的更大靈活性;如果太晚啓動,可能會造成市場更大波動。
考慮到疫情反彈給美國經濟復甦帶來的不確定性,也有美聯儲官員主張保持耐心。美聯儲理事萊爾·佈雷納德上月表示,希望等到10月初美國公佈9月就業數據後再作決定。
根據日程,今年美聯儲還有9月、11月和12月三次貨幣政策例會。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或許會在8月底的一次經濟政策研討會上透露有關縮減購債計劃的更多信息。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經濟學家蒂法妮·懷爾丁預計,美聯儲可能會在9月表明政策意圖,12月正式宣佈縮減購債計劃。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美聯儲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的步驟是,先逐步縮購債規模,等結束量化寬鬆政策後再加息。多數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或許會到2022年年底或者2023年年初才啓動加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