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7日,德意志銀行發佈報告警告稱,目前的通脹風險在未來或將引發經濟危機。該行經濟學家在報告中表示,“這種影響可能是毀滅性的,尤其對社會中最弱勢的羣體。”
矛頭指向美聯儲
今年以來,全球通脹勢頭明顯。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警告,通脹實際上存在着潛移默化的影響,更會持續存在,並在未來幾年內導致危機。
報告將矛頭指向美聯儲,稱後者“專注於刺激措施而忽視通脹”的錯誤將在2023年以後顯現。若在通脹顯示持續上升之前,美聯儲再不收緊政策的話,後果將是“可怕的”。
“(美聯儲)延遲行動的後果將對經濟、金融活動產生巨大破壞,並造成嚴重的經濟衰退。”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大衞·福克茨·蘭道(David Folkerts Landau)在報告中説。
今年以來,美國通脹率一直在穩步攀升,從木材、水泥、玉米,再到尿片、衞生紙,價格肉眼可見地上漲。
(進入今年以來,美國月通貨膨脹率增勢,數據來自ycharts官網)
但美聯儲多位官員表示,在看到經濟增長“進一步取得實質性進展”之前,美聯儲不會提高利率或縮減其資產購買計劃。而目前,他們離“實現這些目標”還很遠。
美媒稱,目前華爾街和美聯儲普遍認為通脹是一個暫時性問題,隨着時間的推移,當新冠早期蔓延時造成的供應中斷和損失逐漸恢復的時候,通脹就會減弱,所帶來的影響也終將消退。
蘭道反駁了這一説法,稱目前的刺激措施和經濟變化導致了通脹,而美聯儲對此將無力應對。“忽視通脹將會在全球經濟中投下一枚定時炸彈”。這種影響可能是毀滅性的,尤其是對社會弱勢羣體來説。
恐將觸發金融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德意志銀行的立場並未得到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們的廣泛採納。事實上,華爾街精英大多同意美聯儲的觀點,通脹只是暫時的。而比起通貨膨脹,美聯儲最忌憚的是通貨緊縮。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簡·哈齊烏斯(Jan Hatzius)表示,目前有“充分的理由”支持這一立場。在價格壓力方面,哈齊烏斯表示,當前大部分商品價格上漲是由“異常值前所未有的作用”(the unprecedented role of outliers)所推動的,這些異常值終將回落,並使物價迴歸正常水平。
“一切證據都表明,美聯儲官員只有非常緩慢地退出當前的寬鬆政策立場,才能實現他們的計劃和目標。”哈齊烏斯説。
但德意志銀行報告認為,迄今為止,美國國會已經批准了超過5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措施,通過每月的資產購買,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幾乎翻了一倍,目前略低於8萬億美元。假使在2021年,美國經濟以預計的10%速度增長,且就業情況達到預期(也就是2021年每月新增47.8萬個就業崗位),美聯儲的刺激措施仍將發揮作用。
“我們從未見過如此協調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隨着產出高於潛在水平,這種情況將持續下去。”蘭道表示。
德意志銀行的經濟學家團隊還警告,美國可能會走上上世紀70年代的老路。在那十年中,美國通脹平均接近7%,在一些年份,通脹率甚至高達14.93%。當時的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為了壓制通脹,採取了大幅加息的手段,食品和能源價格的飆升最終以價格管制的形式結束。一系列舉措最終觸發了經濟衰退。
“風險在於,即使通脹只存在幾個月,也非常難控制,特別是在如此龐大的經濟刺激政策之下。”
報告稱,若美聯儲加息,可能會給“債務沉重的世界造成嚴重破壞”,特別是在新興經濟體無法負擔更高的融資成本時,可能會進一步觸發金融危機。
但在華寶基金副總經理、申萬宏源前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看來,如果美聯儲以及全球其他央行過早退出目前的政策,代價也許是巨大的,甚至有可能使復甦夭折。
李慧勇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美聯儲需要更大的經濟刺激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過早退出實際上是不合時宜的。
“我個人認為,全球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產能過剩需求不足。大量的貨幣發酵可能不是出現在傳統的商品領域,而是在房地產、股市、大宗商品等資產領域。”李慧勇説。
記者:周秭沫
編輯: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