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先鋒報》網站4月28日的報道指出,中國經濟反彈面臨兩大挑戰:重建供應鏈,尋找新訂單。文章編譯如下:
隨着大小企業開始重新打開工廠和服務中心的大門,我們將更容易理解許多經濟學家關於經濟活動在突然幾乎完全停止後重啓的複雜性的預測。這些困難解釋了為什麼停工的負面影響會超出直觀上給人的感受。各國央行和各個國際組織希望儘量減小經濟凍結對企業和就業機會的衝擊。
中國在歐洲和美國之前經歷了復工復產。中國最先遭受新冠肺炎大流行和停工的痛苦,而後才在逐漸控制住疫情後重啓經濟活動。西方在接下來的幾周和幾個月內將開始經歷這一過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沒有出現V型反彈,雖然復甦充滿活力,但比較緩慢,而且各個部門的復甦進度並不均衡。消費的復甦乏力,尚未恢復至疫情之前的水平。儘管中國人已經快速重拾了開車外出的習慣,但汽車銷售仍在等待全面復甦時刻的到來。
這個亞洲巨人的企業,首先是那些大型跨國企業,然後是中小企業,已經開始謹慎地恢復生產經營活動,但減少了同時在崗的員工數量,以避免疫情再次暴發。
迄今為止,中國的主要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供應鏈的重建,即設法獲得製造產品所需的零部件。疫情導致零部件斷供,一些零部件生產商已經因為無法熬過停工期而倒閉。因此,除了優先考慮維持就業之外,幫助企業挺過最困難時期也很重要。
另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是客户的消失,更確切地説,是客户訂單的消失。上游受到的影響一定會傳導給下游。當下,許多客户企業也已經倒閉,或者也在重啓之中。
當中國企業充分做好了恢復生產的準備後,卻發現許多以前的客户尚未走出危機。在全球層面上,對於中國的大型跨國企業而言,其客户包括來自歐洲、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企業。
從中國的表現來看,數據表明,工商業投資已經以相對較快的速度恢復到甚至超過疫情之前的水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參考消息